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扎根于文化之中。英语在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产生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中国英语被认为是正确的英语语言变体之一,对待中式英语不应一味地批判,而应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有必要区别对待低级中介语和得体中式英语,后者在对外输出过程中,对特有的中国文化的传递有着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众多英语变体中的一种,新加坡英语与英、美、加、澳、新等所谓标准英语明显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受中国普通话、广东话、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的影响。新加坡英语已因其鲜明的语言特色被认同为"新式英语"。新式英语中很多表达习惯与我国南部沿海各省方言相似,因为大多数新加坡人来自我国南方。在此旨在解读具有华文和中华文化元素的新加坡英语中的中式词汇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英语变体在特征上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各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上又各有特点,这体现了中国英语变体的不完备性、不系统性和不稳定性。中国英语变体不是英语的国别变体,而仅是英语的一种国际使用型变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英语变体在特征上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各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上又各有特点,这体现了中国英语变体的不完备性、不系统性和不稳定性。中国英语变体不是英语的国别变体,而仅是英语的一种国际使用型变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也出现了地域变体。新加坡英语是英语的重要变体之一,由于受到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新加坡英语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与英国英语有较明显差异。本文拟就新加坡英语的历史背景,以及语法、词汇等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回顾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以动态的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现象,总结了新时期中式英语呈现出的新特点、新动向,立足中介语理论,认为中式英语不会消亡,会持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以动态的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一现象,总结了新时期中式英语呈现出的新特点、新动向,立足中介语理论,认为中式英语不会消亡,会持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英语与中国英语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与"中国式英语"(Chinglish)在起因、发展、影响等各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式英语则是中国语言和文化对英语的干扰影响的产物,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消极意义.我们应充分发展中国英语,避免一些不正确的中国式英语.  相似文献   

9.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了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上的三种表现形式:望文生义、词汇冗余和文化词汇误用.认为中式英语的形成与思维方式差异和文化差异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英语变体研究的现状和争论的焦点.认为中国英语变体存在着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错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中国英语变体的接受态度和表达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