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描述含水层中油气运移的驱动力——水力与浮力关系的最基本的Hubbert方程,经发展并与描述毛管压力的Plateau方程结合可以用来研究油气运移及圈闭类型.由此得到的新方程还可用以评价圈闭过程受各种变量影响的程度,这些变量包括温度、流体密度及其它地质参数.除非石油运移的地层倾角非常缓,在其它情况下,浮力驱动占主导地位,而水力驱动则是不重要的.只有当储层的孔隙度低于5%时,毛管压力的增加对形成石油圈闭看来才是很主要的.该组合方程还可通过计算机综合分析各种变量的影响,并对两种假想的实例进行检验.尤其是计算机模拟可以检验输导层传导系数的变化对油气圈闭的影响,由此导致的低角度构造上的等势面梯度的变化可引起圈闭势能及构造上圈闭位置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断层的地质构造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的研究,有利于分析油气运移的情况,为了进行更深入的地质研究打下基础。断层与油气运移的关系非常复杂,由于断层的出现,引起油气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达到油气聚集的条件,形成油气藏,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油气藏,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达到油气田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所有至今未受破坏而保存下来的那部分古老的陨石(撞击)坳坑称之为古陨石坑.古陨石坑中含有很多形成油气储层的大型(通常是弱胶结的)角砾岩体.不仅在古陨石坑中央隆起的下部岩层中,在其外围长垣中均产生了大容量的大洞穴.在古陨石坑中隆起的外围长垣中具有同样的情况.位于非渗透岩石之下的古陨石坑则是油气聚集带中最具远景的潜在油气圈闭.在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的威廉斯顿大型含油气盆地中,已查明了深埋的古陨石坑中的产油圈闭(石油地质储量达1千7百万吨).具有中央隆起的构造复杂,而且具有中  相似文献   

4.
对ETM+、SPOT5、Landsat TM、ASTER GDEM和高分一号影像数据进行研究,探讨多源遥感影像的特征与选择,详细阐述了地震断裂构造解译的方法和流程。最后,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对解译方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苏格兰Orkney地区North Scapa断层上盘North Scapa砂岩进行显微构造和成岩作用分析,可帮助认识盆地发展过程中断裂作用与流体运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一关系影响到断层的封闭作用和油气运移.在中泥盆世Orcadian盆地发展期间,断层呈张性.与碎裂变形相关的膨胀作用促使了局部的流体运移,并且在North Scapa砂岩中距断层1m的范围内导致了石英和伊利石胶结物的沉淀.这一成岩事件以及相伴生的碎裂岩大大地减小了紧靠断层的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这些作用在砂岩中是有效的封闭机制.Orcadian盆地的湖相生油岩在泥盆纪晚期至中石炭世就已成熟.在此阶段后期,盆地被抬升,North Scapa断层重新活化,性质为正断层,但以斜滑为主.此种后发生的变形被直接调整到封闭带以外,从而形成了宽的(10~20cm)角砾岩带和窄的(<10cm)碎裂带.与碎裂变形相关的进一步膨胀为油气在高应变的角砾带和碎裂带中的运移开辟了途径.这些观察表明,与盆地中油气的成熟和排驱大致同时发生的断裂活动,可直接影响运移选径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7.
神木北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北部,富集油气资源,其在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和石盒子组上发育小型正断层、逆断层、个别切割能力较强的走滑断层及高角度裂缝,由构造作用产生的断层、裂缝及后期由烃源岩内部异常高压使泥岩破裂所形成的裂缝都影响油气运移和油气田分布。该文利用地震资料、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和成像资料结合人工地震合成记录标定法、野外露头调查法等对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和结合野外露头调查法、岩心观察法,镜下薄片鉴定法和成像测井方法等识别裂缝构造、发育类型和发育基本规律,上述方法对神木北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具体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地层倾角技术、高分辨率相干加强技术等技术,落实车镇南坡下古生界潜山构造特征,探讨潜山油气运移模式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车镇南坡下古生界发育的10排潜山;其中,1-8排山由反向断层控制,9-10排山由顺向断层控制。建立三种潜山油气运移模式:源山对接型、不整合面型和内幕疏导型,相应地发育了三种油藏类型:风化壳油藏、地层油藏和潜山内幕油藏。潜山也同样具有断层分割油藏的特点,反向遮挡断层断距与含油高度正相关,反向断层断距越大,侧向遮挡越好,含油高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是一个由中生代与新生代近似于向下弯曲的断层构成的复杂盆地,其基底由燕山时期大陆边界反复活动带与燕山时期断层-褶皱带所构成。珠江口盆地基底的中生代大陆边界活动带是由华南沿海区地向海洋自然扩充而形成。其基底由中生代断层与大陆边界反复活动所形成的酸性侵入岩、火成岩和动力变质岩组成。燕山运动时期,珠江口盆地基底的断层活动非常激烈,形成了一个以东北向,东北—东向和西北向为主的断层组。这个断层组构成了珠江口盆地基底的基本构造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讲述了遵循地质选线理念在公路隧道通过断裂构造带的实际应用。拟建公路隧道通过或位于多条区域断裂带附近,断裂构造对岩体的工程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洞室围岩稳定性起着控制性作用。通过详尽的地质调绘,并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和钻探,对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种隧道方案进行了初步围岩级别划分和施工风险评估,并对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为隧道选线提供了地质依据。隧道方案应尽量避开断裂带,尽可能垂直穿越,避免平行通过。  相似文献   

11.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也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体内氟含量过高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等常见的地氟病。土壤的性质不同,氟含量就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土中各类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异对氟的吸附及迁移有不同影响,而且随着温度、时间等物理条件的变化,氟的含量也有明显变化。文章对氟及氟化物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的吸附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研究氟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地氟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各段中每个准层序的进积规模和各准层序海相上倾终端的位置,在犹他州上白垩统布莱克霍克组的段内建立了两种独特的重复出现的堆叠地层模式。在同一段内,不论层序界面是否分隔开准层序,最早的准层序总是比较晚的准层序进积较远。其结果是在各段中,进积距离的样式导致了从先进积到后加积的地层堆叠模式。在布莱克霍克组各段,只要其露头适宜追溯非海相—海相的相变位置以判定进积距离,就能观察到上述模式。这些地层模式被用来解释白垩纪前陆盆地海平面随时间相对变化的进程,并可以提供冲断岩片变位特征的信息。作为准层序界限的洪泛事件可代表强化道冲作用期,而最大洪泛面(段的界面)则代表最大冲断岩片运动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使用国产TSM-1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对生丝在拉伸过程中的表面形貌及其拉伸断口进行观察、拍照及分析,提出了生丝的断裂过程及几种典型断裂过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经过勘探设计、野外采集、资料解释等工作,得出三李煤矿二1煤层的底板形态总体上为一走向近NW,倾向NE的单斜构造,倾角10°~16°,浅部陡,深部相对较缓;以DF,断层为界西部较陡,东部较缓。所解释的断层均为正断层,大于100m的断层1条,即三李断层;落差小于100m、大于30m的1条,即DF5;落差小于30m(包括30m)、大于10m的2条,即DF3、DF6;落差小于10m(包括10m)、大于5m(包括5m)N2条,即DF1、DF2;其余为落差小于5m的断层5条,即DF4、DF7、DF8、DF9、DF10。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层构造演化有着复杂性、时空差异性等特点,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的难易程度,同时对勘查手段的选择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文章对我国东部煤炭资源特点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深部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从老矿区深部外围勘查区、深部新区勘查区以及复杂地质条件勘查区的角度对勘查模式与构造控制进行了分析,还对不同勘察类型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探讨,希望文章的分析与阐述可以为同行的研究带来一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米仓山前带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构造变形强烈,油气成藏过程复杂。为此,从该区构造特征分析入手,建立了米仓山基底垂直隆升+侧向挤压断褶型构造模型,认为受扬子北缘刚性基底的阻拦形成构造楔叠加导致垂直隆升,同时产生挤压应力,控制了米仓山"扇状冲断"的构造变形特征;通过对米仓山前典型井与气田的解剖,建立了米仓山前带新生古储-强烈抬升剥蚀型、断裂通源-断凹封堵型、近源侧向疏导-高陡倒转破坏型、近源侧向疏导-叠加调整型与断裂通源-构造稳定型五种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构造稳定、持续保存"是山前带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要素;以构造单元划分为基础,结合构造变形强度和地层流体、地层压力、包裹体分析等开展动态与静态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攻关研究,指出联合走滑挤压压扭变形控制保存条件差异性,提出在持续保存有利区主要寻找相带有利、近源充注的原生岩性圈闭气藏;而在较有利保存区应"动中找静",避开深浅层压扭一致变形带,寻找构造-岩性圈闭的方法开展川北构造复杂区选区评价。  相似文献   

17.
自流井构造岩盐体规模小、厚度薄、但盐体咸化程度高,盐溶水K^+、Mg^2+含量高。盐体为湖上蒸发坪盐沼成盐模式及预为浓缩卤水的成盐机理所形成,具有成钾条件。盐体受古地貌控制,在古地貌低洼处及“X”棋盘格式构造交叉处,TM遥感图象上环形影象的点,部署钻探验证,可望找到新盐体。本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展自流井构造深盐找钾工作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流量——压差法分别测定了聚合物在高低渗透率单根填砂管中的启动压力梯度,利用多测点高低渗透率并联填砂管非均质模型研究聚合物溶液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同时利用冻胶体系封堵高渗透层作为非均质油藏聚驱的调整技术,研究了调剖以后聚合物溶液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在高渗透率地层和低渗透率地层存在不同的启动压力梯度,在高渗透率地层中的启动压力梯度低于低渗透率地层,聚合物溶液首先在高渗透率地层启动;在渗透率级差较高的非均质地层,聚合物溶液能够在高渗透层有效地运移,却很少进入低渗透层,导致聚驱效果较差;采用冻胶型调剖剂处理非均质地层以后,注入聚合物溶液能够进入低渗透层,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构造地貌作为新构造活动在地貌上的直接显示,是研究新构造活动特别是活动构造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论述了构造地貌的形成机制、野外研究方法和构造地貌的年代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GB/T14336—93“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和以往执行的FJ536—85“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有两点做了较大改变。 1.每个试样从30根增加到50根,使试验范围更广泛,更具代表性,数据更严密、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