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场通信业务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文章阐述了近场通信业务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方案,并选取近场通信技术在校企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分析手机一卡通的业务功能,并介绍集中一卡通业务运营平台的系统架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近场通信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协议规范也目臻完善。讲座将分3期对该技术进行介绍:第1期讲述近场通信的背景及概况,概述性介绍近场通信技术的技术架构;第2期对近场通信的具体技术规范做详细介绍,包括数字协议规范、相关动作规范、逻辑链路控制协议、标签类型及数据交换格式;第3期介绍近场通信的安全技术、设备的连接切换规范和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和IC银行卡迁移进程的不断推进,手机近场支付业务也随之兴起。目前国际国内金融支付体系普遍采用基于13.56MHz国际标准(ISO14443标准)的非接触式近场通信技术。作为近场支付通信的关键技术,不仅要保证通信的安全可靠性,还要适应和推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金融支付应用的角度对13.56MHz近场通信技术方案进行分析,重点对该技术方案在金融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业务国际化、多行业融合等方面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近场支付通信技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场通信技术的技术架构包含多方面的协议规范,完整掌握其技术架构对于全面认识NFC技术至关重要.本期将依照其技术架构介绍近场通信技术的各协议规范内容,包括数字协议规范、相关动作规范、链路控制协议、近场通信的标签和数据交换格式.上一期介绍了近场通信的概况,描述了NFC的整体技术架构;下一期将介绍近场通信的安全技术、设备连接切换规范,和NFC的业务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ICT新词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近场通信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RFID一样,近场通信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近场通信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由于近场通信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来,近场通信(NFC)技术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等不同角色纷纷开展应用试点,一些国际性协会组织也积极进行标准化促进工作.据业内相关机构预测,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手机应用将会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近场通信波达方向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场通信波达方向准确估计,提高目标信源的定位能力.传统方法中对近场源通信信源的波达方向估计采用多普勒估计方法,由于近场通信的空间信源为窄带信号,多普勒估计会导致DOA估计频谱失真.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近场通信波达方向估计算法.采用均匀间隔线列阵构建近场通信的信号模型,进行近场源目标特征构建,提取近场源通信信号的斜度和峰度等特征,采用高阶累积量特征提取方法,分别求得对应近场通信信源的方位角、频率和距离三维参数,使得每个信源的参数自动配对,提高了近场通信DOA波达方向估计的效率和精度,实现近场源通信信号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近场方法波达方向估计的精度较高,对信源方位的定位准确,性能优越于传统方法,在近场通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时代下,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不断提升,各种新的通信技术不断涌现,为提升通信效率和通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场通信是一种新型的半双工通信技术,在移动支付、电子票务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近场通信技术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移动通信方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本文将对近场通信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并探讨近场捅进设备的系统中继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大规模智能反射面(Extremely Large-sca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XL-IRS)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其可以通过调节信号的反射来实现无线传播环境的智能可重构,从而大幅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不同于现有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远场通信的小规模IRS,考虑建模更加准确的XL-IRS辅助近场通信场景。指出XL-IRS辅助通信系统中考虑近场信道模型的重要性,介绍XL-IRS系统中的近场信道建模,指出近场信道模型下的通信性能极限。从基站波束对准、XL-IRS波束训练以及波束跟踪三方面详细阐述XL-IRS辅助通信的波束管理设计方法,针对XL-IR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in, ISAC)的场景,详尽讨论其在近场通信的关键设计难题以及有前景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刘浩 《中国无线电》2010,(12):34-35
本文对NFC技术应用的三种工作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基于NFC三种工作模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寻求近场通信业务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不断提高的数据传输需求,未来的通信技术会向更高的载波频率发展,基于太赫兹频段的通信可实现高稳定性和高数据速率通信。本文综述了太赫兹近场信道特性及信道建模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太赫兹频段下对近场信道分析的必要性,对比了远近场信道的区别;针对太赫兹近场通信信道,介绍了球面波前建模与基于电磁波理论的模型;结合信道建模技术与近场信道特点,介绍了可用于近场信道建模的方法论;最后对太赫兹近场信道特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超大规模阵列可以有效提升传输距离,克服路径损耗,为通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中,用户和散射体更可能位于近场辐射区域,通信系统应采用更精确的球面波模型。然而,目前针对超大规模阵列近场通信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着码本搜索开销大、波束追踪复杂度高等问题。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分析了近场通信中的关键问题,包括波束训练、波束追踪以及天线可视区域,指出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愿景。  相似文献   

13.
近场通信(NFC)已成为无线终端的标配功能,工作范围小、抗干扰性和安全性较高的特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终端的移动支付和虚拟卡片等领域。由于近场天线产生的感应磁场会在临近的金属上耦合出反向涡流,并且金属屏蔽物覆盖会降低收发天线间的磁场耦合,紧凑终端中的电池、主板、外壳等金属元件将大幅影响NFC天线性能。本文从近场通信的历史、标准、系统结构出发,以终端NFC天线工作环境中的金属覆盖情况作为分类依据,对终端近场通信天线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赵经纬 《通信世界》2011,(35):45-45
NFC作为新潮的移动支付技术,受到了此次展会的广泛关注,中国电信、普天、大唐等都展出了NFC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本届展会上,新业务、新应用成为三大运营商展示的亮点,而在各大创新应用中,基于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的手机支付业务得到了广泛关注。以中国电  相似文献   

15.
手机支付业务平台将手机变成支付、转账的控制器,给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与转账服务。手机支付业务现状1.1项目背景移动电话流动性强、位置分布松散,而目前没有成形的电子转账支付系统支撑移动用户实现手机支付,本文介绍基于13.56M近场通信模式及手机支付平台向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支付工具和系统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移动通信》2012,(13):94-94
以13.56MHz为基础的移动非接触支付国家标准正在审批中,有望年内出台。据介绍,此国标的提出,将明确我国移动支付金融标准体系框架,使得移动支付离大众更近一步。此国标涵盖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的业务模式,对联网通用可信服务管理、支付安全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明确近场通信频率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收集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5月26日,搜索巨头谷歌公司推出了名为谷歌钱包的服务。通过这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购物的支付。这个举措难掩谷歌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野心,但对电子行业来说,支撑这项业务的NFC(近场通信)技术开始火热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日益移动化和网络化的数字世界中,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有效)性是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构筑成功业务模式的先决条件。英飞凌智能卡与安全部门中国区经理潘晓哲表示,英飞凌在智能卡市场有超过25年的经验,在智能卡与安全芯片市场占有率连续15年位居第一。英飞凌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竭力提升面向诸如近场通信(NFC)、支付交易(业务)、移动和预付费通信、人员和物体识别、公共交通、收费电视、可信计算和系统安全等应用的解决方案的安全性,并确保遵循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9.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2,(22):44-44
"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送审稿,有望在年内正式发布,近场支付明确了近场通信频率采用13.56MHz。"  相似文献   

20.
近场无线通信技术(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在短距离内实现非接触式对点数据传输,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应用中.本文将从近场通信技术的三种应用模式出发,深入研究近场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