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祁新华  毛蒋兴  程煜 《规划师》2007,23(2):89-91
土地利用担负着城市空间架构和空间优化的重要功能.从生态位的角度看,城市空间优化具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驱动力,分别是土地生态位扩充和土地生态位差.在内外两种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土地变化方向总是朝着效益最大化和生态适宜度最高的方向发展.根据土地生态位整体效益最大化原理,增城市城市空间优化应当采取以下策略:承接西南、充实中部、优化东部、平衡西部、联合南部、调控北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生态机制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所产生的驱动力的研究,分析长沙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趋势,根据其潜在的规律性以及和现实形态发展的差异性,找出在现有的规划政策指导下,能更好的与区域发展规划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5.
休闲绿地——城市环境建设的新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一种介于广场绿地与小游园之间的新型绿地形式——休闲绿地,已在国内城市中悄然兴起。休闲绿地更注重营造景色宜人的绿色环境,更强调适于广大市民户外活动、人际交流的开阔空间,更突出与周边环境即城市的大环境相融合。在国外,强调生态环境和突出人性化空间的休闲绿地早已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在我国,城市环境建设亦日益务实,“以人为本”的思潮渐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于是,与时俱进的休闲绿地,以其布局灵活、空间开阔、景色宜人等特色应运而生,在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6.
邱实 《四川建筑》2014,(3):34-36,38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现代化机械作业的数量增加,势必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何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兼顾到生态效益,显然,城市绿地系统延缓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环境而言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质量,而且还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块状绿地和带状绿地是常见的两种不同模式的绿地系统,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文章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线内的绿地为例,初步探讨了块状绿地与带状绿地植物环境比较,希望为今后的类似研究提供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徐卫创 《中外建筑》2009,(7):123-125
滨水绿地对一个城市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的生态肺,也是市民游憩、观光的理想场所。城市滨水绿地的开发和利用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以中汾泾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浅析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9.
区域绿地的空间管理体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青  潘峰 《规划师》2011,27(7):76-79,83
区域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调节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将区域绿地保护作为实现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重要载体,从规划编制管理、保护管理、建设管理、监察管理等方面提出对区域绿地管理体制的构想,使区域绿地的管理由单一的部门管理转向专门化管理,为建立完善的区域绿地管理平台、提高区域空间管制效率打下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10.
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具有交互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关系,该作用的空间形式及强度演化规律仍有待揭示。在15分钟生活圈和斑块尺度,借助规划与土地部门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经验贝叶斯验证的空间自相关和MPI、MNN指数,对南京主城区2004、2012、2017年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空间关联水平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绿地与各功能空间的数量分布具有一定相斥性,强弱分化逐步加剧。(2)在15分钟生活圈尺度,绿地与水域、交通、居住的整体空间相关性最强,与水域、交通的关联性持续较强,与居住则具有一定滞后性。绿地与各功能空间形成绿地核心区、城市核心区和一般发展区。(3)在斑块尺度,绿地与交通、居住、水域、商服的空间聚集性突出,与交通的关联性持续加深加强,其余则有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成果可深化绿地与城市空间交互作用理论,为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高效协同发展、宜居美好生活环境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近郊绿地在城市生态与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曹骊 《中国园林》1989,(1):21-24
我国大中城市日趋“膨胀”,小城市不断兴起,如何注意在拓建的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效果,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本文针对我国城市用地紧张的国情,从生态和景观两方面提出了重视城市近郊绿地的建设,并使城郊和市内绿地系统组成一个整体城市空间的设想。最后,文章提出了城市近郊绿地调查与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内,绿地空间有限,城市风貌和城市功能无法充分体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公共卫生空间和环境质量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通过城市绿地空间的设置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人们更多地融入自然,更直接地感受生活环境的变化.此次研究主要从绿地空间的基本功能着手,以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拓展城市开发中建...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绿地合理的空间分布能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亲绿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提出以人口密度、多重覆盖服务区覆盖服务次数、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为指标,通过GIS平台网络分析法对武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1)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公园绿地多重覆盖服务区分布呈相反分布;(2)城市公园绿地多重覆盖服务区覆盖服务次数与其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呈反比;(3)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不能反映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4)武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不尽合理。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武安市主城区合理优化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恢复性环境理论,对首都核心区内的居住区、商业区、商务办公区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微绿地分别进行实地调研并发放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微绿地使用者对环境的使用偏好,进一步确认各个因素的影响强弱,以期对首都核心区微绿地的优化提质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吴榛  张凯云  王浩 《中国园林》2022,38(4):56-61
绿地生态网络对维护城市生态结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网络结构与城市发展、扩张及结构演化在时空层面有动态的耦合关系。现阶段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多处于一种静态的构建与优化思路中,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与城市间的动态变化。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通过多期遥感数据,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城市未来发展情景,并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时期用地分类基础上,对城市动态扩张演变下的绿地空间与其所形成的生态网络进行研究,以期构建适用现在、面向未来的绿地生态网络,将丰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新思路,并为中国风景园林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当下以扩张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人地矛盾,这一问题在建设用地困难的城市中尤为突出,小微绿地可以在有限建设面积下填补服务盲点,提供高效的游憩服务.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上重要的山地城市,绿地建设受诸多因素限制.本研究从场地可达性、空间服务效率与空间使用效率三个维度构建小微绿地空间效率测度体系,以地块为研究单元,对十...  相似文献   

18.
一、人居环境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扩展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发展中由城市逐步遍及周边地区的郊区农村,进一步扩散为更加严重的交叉性大面积污染。面对各项触目惊心的“生态赤字”,区域性环保问题已经越来越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资源枯竭、环境衰退、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矛盾,都要求人们必须更新观念,从城市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去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人居环境绿色空间规划思想的拓展。“大城市区域”的扩展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城市化地区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城市绿化必须由原来…  相似文献   

19.
陈明  杨超  戴菲 《中国园林》2023,39(10):104
城市公园绿地具有较大的生态功能,尤其对PM2.5 的消减作用显著,然而当前研究缺乏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 周围环境的考量。以武汉市10个公园绿地为对象,通过实地 测量PM2.5数据,从绿地的总体特征、绿色空间格局、周围 建成环境3个方面定量分析它们对PM2.5消减的影响。结果表 明:1)公园绿地规模与PM2.5消减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绿化 覆盖率具有潜在影响;2)公园绿地的绿色空间格局方面,核 心、分支越多的绿地,其PM2.5消减量越少,其中核心的贡献 度更高;3)公园绿地周围建成环境方面,最高建筑指数、建筑 密度、平均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密度在5个缓冲区中发挥着对 PM2.5消减的相似作用,且对PM2.5的贡献度依次递减,尤其 需注重300m范围内这4项指标的管控。从改善大气颗粒物污 染的角度,为公园绿地自身的空间格局及周围建成环境的优化 调控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COVID-19疫情提高了民众对健康城市的关注度,也促使我们从疫情防控的角度重新思考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文章通过梳理COVID-19疫情的发展概况、聚集特征、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归纳其中与城市空间环境相关的因素,以城市规划、景观环境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提出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优化策略,有利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防疫能力及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达到控制疫情暴发范围及传播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