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RGP在屈光矫正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GP是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简称,与传统的屈光矫正工具如框架眼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相比,RGP具备光学性能好、视觉质量佳、材料透氧性高、对角膜生理影响小等优点,对一些特殊角膜形态具有良好的矫正作用。 1 材质优势 光学视觉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一直是眼科和视光学领域的研究主题之一。对于一种屈光矫正的方法,不仅要考虑其单纯的视力效果,更要考虑其视觉质量,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视觉更高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屈光不正的矫正分为戴镜矫正和手术矫正,两者达到的目的相同,不同的是矫正方式。屈光手术矫正是通过手术改变角膜原有的形态,使角膜的屈光力发生改变,进而使入眼光线聚焦在黄斑中心凹上成清晰的物像而达到明视。屈光矫正手术存在一定的创伤,若一次手术达不到最佳矫正效果,对患者的心理感受会有影响,所以屈光手术前的各项检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屈光度的确定,即屈光矫正手术处方。屈光矫正手术处方要根据视功能检查后综合分析各项数据来确定,目前存在调节障碍的人群比例很大,所以对屈光矫正手术前制定科学的屈光矫正手术方案调节功能检查非常重要。此外,调节功能检查也是屈光矫正术后采取调节训练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眼镜店里,验光师应对人体眼球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掌握眼底检查技术,因这两者对验光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检眼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眼部结构有无异常,排除眼病引起的视力下降,同时也可以直接观察到某些屈光不正在眼底的特定表现,来帮助验光师初步了解屈光不正的性质、程度和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与非矫正状态下近视者眼-足反应时问的差异。方法:使用运动视觉测试仪(Wayne Saccadic Fixator)对31名近视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为(25.8±1.9)岁。根据屈光状态将受试者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0.50D~-3.00D)9人,中度近视组(-3.25D~6.00D)12人,高度近视组(6.25D~-9.00D)10人。在屈光矫正和非矫正两种状态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和动作反应时间,重复测量5次,取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屈光矫正与非矫正两种状态下,低、中、高度屈光组的眼-足反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1、-1.16、0.15,P〉0.05)。3个屈光度组的视觉反应时间和动作反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正与非矫正两种状态下,优势足与非优势足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形觉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屈光矫正与否对近视者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多数近视眼矫正视力可达到正常,但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眼,有部分患者矫正视力不理想。我们知道,矫正视力的好环与屈光间质是否透明,眼底是否有病变,尤其是黄斑部的功能以及视神经的传导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关系。另外与角膜是否有不规则的散光也有一定关系。一般常见影响矫正  相似文献   

6.
在验光过程中,常有顾客会要求视力矫到0.8~1.0就可以了,有的参考书上对验光处方原则也这样要求,主要是担心近视眼过矫(近视眼成因的调节假说认为.眼睫状肌的过度收缩会导致近视眼或使其程度加深),这其实混淆了屈光矫正与视力矫正的含义。我们有时在验光过程中会不断地强讽眼镜只能矫正眼的屈光缺陷,看得更清楚是因为屈光不正矫正后,提高了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作为视觉信息感知功能的视力并未发生改变。矫正屈光不正,可能提高视力,也可能不提高视力。比如轻中度远视眼矫正前后视力并无显著变化。矫正视力与矫正屈光不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陆熹 《美容院》2023,(11):84-85
<正>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前,从而导致视网膜无法形成清楚的图像,也被称为近视眼。在我们的眼睛验光时,可以测出具体的近视度数,例如检查显示近视度数50度,检查报告上会记录为“-0.50D”。目前根据近视度数,可分为轻度近视(<300度)、中度近视(300~600度)、高度近视(>600度)。根据发病原因,又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度数一般在600度以内,且多数患者无眼底病变,度数进展速度慢,使用框架眼镜矫正即可恢复正常视力,  相似文献   

8.
<正>不规则角膜可能是由角膜疾病、角膜移植术后、屈光术后、圆锥角膜或眼外伤等原因引起,进而导致角膜地形图出现异常,这类患者配戴框架眼镜矫正效果往往不佳,目前有效的矫正方式为配戴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以下简称RGP)。需要指出的是,虽然RGP优势显著,但不规则角膜患者的验配流程相对复杂,验配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与技巧,才能为患者找到相对良好的配适状态,而且有些非常不规则的角膜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矫正效果。相比RGP,  相似文献   

9.
从角膜地形图观察分析,多数人的角膜高屈光部位位于上下区域,由此判断顺规散光是角膜屈光产生,逆规散光是晶状体屈光产生,验光检查需酌情考虑晶状体散光的调节,对于逆规散光患者建议欠矫,顺规散光患者建议足矫。屈光矫正后,为重新使眼睛恢复视功能平衡,需做视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1.眼镜要适应眼睛。为了满足视觉需要,眼镜应该矫正眼睛的屈光不正,提高远、近视力,减少视疲劳,根据实际需要矫正屈光不正的程度,即需要矫正多少就矫正多少。并针对不同性质的屈光不正进行有效矫正,即有远视矫正远视,有近视矫正近视;有什么类型的屈光不正,就矫正什么类型的屈光不正,即有  相似文献   

11.
多数屈光不正眼或多或少伴发一定量的散光,框架眼镜采用球柱面光学透镜进行矫正,球面接触镜则利用镜片下的泪液透镜进行矫正或部分矫正。根据屈光矫正的原则,矫正眼在戴镜后理应获得最佳的视敏度,于是有了环曲面接触镜的问世,柱面或球柱面角膜接触镜称为环曲面接触镜。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以后在眼镜店不仅可以免费做基本的视力检查,还可以进行专业的眼底、角膜等检查,筛查出早期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的两眼屈光检查(验光)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左、右两眼的屈光不正程度完全一样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人屈光不正都有差别。即使是屈光不正的性质相同、度数接近的患者通过矫正后表现出来的视力状态也不完全一样。总之,屈光参差是验光配镜中一种非常普遍、需要重视的屈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李莹 《食品与药品》2005,7(5):49-50
随着近视眼患者的逐渐增多和激光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有500多家医院或眼科中心开展了此项手术,使很多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屈光矫正。结果证明,无论采取哪种术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强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特别是对近视及近视散光的矫正,使98%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预期的视力矫正。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相似文献   

15.
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高度散光等疑难屈光不正患者配戴常规的框架眼镜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或舒适的视觉感受。与传统的框架眼镜相比,RGPCL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置于角膜表面时,能较好地维持镜片形状,实现良好的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矫正视力和清晰的像质。对于疑难屈光的矫正临床效果极佳,诸多临床研究也表明大部分疑难屈光患者配戴后的矫正视力较框架眼镜有明显提高,其中一部分可达到正常视力。RGPCL也使高度屈光参差双眼像差大大减少,配镜的舒适性和可耐受性大为提高,能帮助患者重建双眼视功能[1]。本文案例将从RGPCL在屈光参差伴高度散光引起双眼视功能异常的验配重点出发,阐述RGPCL在疑难屈光不正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角膜塑形术是应用角膜塑形镜进行屈光矫正的过程和方法,能够暂时性降低角膜中央区屈光力,减小近视屈光度数,从而提高裸眼视力的屈光矫正方法,部分临床研究也证明了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展,但是角膜塑形镜作为"接触镜"之一,与人眼直接接触,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伴随着安全性方面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屈光不正的一种,散光对视觉的干扰作用尤其严重,患者常感有视力下降、视觉疲劳和视物变形等各种症状。从发病率来讲,低于0.50D的散光我们认为是生理性散光,一般无需矫正,这种类型的散光约占散光眼患病率的23%左右,而剩余人群实际上都是需要对散光进行矫正的。传统矫正散光的方法是配戴框架眼镜,大多数散光患者采用此种办法都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但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于角膜接触镜的需求上升,如何用角膜接触镜更好地矫正散光则成为了广大从业人员常常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视光学人员及眼镜验光人员,都不外乎同眼打交道,特别是眼的屈光组织部份,只有熟悉乃至通晓这些组织,才能顺利地检查出器质性病变,功能性病变或可靠的屈光度数。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正常眼底及其表现,否则难以辨别正常与不正常眼底,在验光中也就难以辨识眼底病变。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部分双眼屈光度相差很大的患者,由于长期未矫正视力,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感到头痛、眼部干涩、视物疲劳等,从而造成了屈光参差的症状。经验光矫正后戴上了框架眼镜,不适感加剧,出现头晕恶心、视物重影造成的融像困难等现象。为了使这一类顾客摆脱视觉不适感并建立起正常的双眼视功能,可以使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来矫正屈光参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供健康视觉的第一步就是对视力状况进行评估.由于未经确诊和矫正的屈光偏差是导致视障(全球1.53亿人)和功能性盲(全球800万人)的主要原因,确定可矫正视敏度需求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准确,仔细的屈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