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围龙食府”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雁洋镇国家AAAA级旅游区——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是茶田度假村标志性建筑,围龙食府装饰工程于2003年9月10日竣工验收,10月1日开业,2005年7月获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钟祥麦米茶     
张毅 《四川烹饪》2005,(6):42-42
说到湖北钟祥的特色小吃,就不能不提“米茶”。从“米茶”字面上理解,好象“米”和“茶”有搭配关系,其实并非如此,“米茶”名“茶”,但非“茶”,因为它与“茶叶”毫无关系。米茶是以大米或小米或麦米,经过入锅炒制后,再用清水煮成的一种黄色或棕色的清汤饮品。因为这种饮品既有米的香味,又有茶的颜色,故被当地人称为“米茶”。  相似文献   

3.
刘亚国  张莉 《中国宝石》2007,16(4):192-193
龙 中国人数千年来,奉龙为神灵,以龙为图腾.它的形象深植大众的心目中。居屋有龙柱.山脊有龙脉.风景有龙势.属相有龙命等等.连在生儿育女时也赶在龙子龙女的良辰出生.这些都说明它的无所不在。甚至生活中用的语汇. 也有“天龙豪气”、“白龙鱼服”、“云龙得水”、“龙马精神”的应用.衣饰,器皿、建筑上也无所不用,以龙命名、装饰的事物比比皆是.“龙”代表了一切美好和神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有行茶礼的婚俗。男女结亲,在订婚时,男方必须给女方家送茶叶作为聘礼。若女方家接受了送来的茶叶,就算答应了婚事。所以把受聘叫做“受茶”或“接茶”。下聘叫做“下茶”或“过茶”;把双方订婚前男方非正式送给女方的婚礼叫“下小茶”。明·郎英《七修类稿》云:“女子受聘,其礼曰‘下茶’,亦曰‘吃茶’。”说的就是这种习俗。为什么男女结亲必须以茶为聘礼呢?据有关资料表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与茶树有关。陈耀文的《天中记》至解释说:“凡种茶林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故俗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我国古代在栽培茶树过程中得出:凡种茶树必下籽,茶树移植不可复活的结论。故男女婚事以茶为聘礼,意为说定了的事不能更改。用茶树象征着坚贞的爱情  相似文献   

5.
每当说到杭州的西湖,人们不但会想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会想到西湖龙井的茶,虎跑的水。在游览山光湖色的同时,若能够品尝一杯用虎跑泉水冲泡的西湖龙井茶,不失为一个绝妙的享受。 龙井是以泉命井,以井命地,以地命茶。龙井原名龙泓,又称龙湫,在杭州市峰峦起伏,古木、苍藤、花木  相似文献   

6.
饮茶漫话     
茶史拾片我国发现并利用茶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在唐以前的文史资料中并没有“茶”字 ,而只有“荼”字。“荼”古作野菜 ,因其味苦又叫苦菜。《诗经》对这种苦菜多有记述 ,如“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周原忽忽 ,堇荼如饴”。“荼”在古时又作“苦” ,如“采苦采苦 ,首阳之下。”中唐以后的文献记载开始出现“茶”字。茶有许多别称 ,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有较详细的介绍。今只保留同义的“茗”与茶 ,余皆不见再用。茶最初只产于蜀地。秦取蜀后才得以移植各地。茶作为饮品 ,初始只是入药 ,用以清热解毒。三国时 ,华佗在《食论》中有“…  相似文献   

7.
老猫 《食品指南》2014,(4):108-109
《春渚纪闻》里说,苏东坡有一次和黄庭坚、张耒等人一起搓饭,有道菜叫“骨琏儿血羹”,大荤。吃完了,有人口渴,想要碗薄茶喝。可苏东坡手里的茶就没次的。最后找了龙团出来,碾了,煮了,“遍啜坐人”。大家喝茶解了荤腥,就议论:“要是茶能说话,肯定为自己叫屈。”意思是这么好的茶,配这么荤的食物可惜了。苏东坡拍掌道:“别说,这个题目还真有意思。”就按照朋友建议,写了篇《血羹龙团称屈赋》,  相似文献   

8.
雁荡山猴茶     
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浙南胜境雁荡山所产的云雾茶,又名白云茶,为“雁山五珍”之首,自古以来就遐迩闻名。然而,雁荡山有一种神奇的“猴茶”,却鲜为人知。 “高山云雾出名茶”,雁荡山区向以山岩突兀见胜,悬岩似柱,峻峰如锥,不易攀登。因此在高山悬崖上生长的茶叶,其品质十分优异,雁山茶就属于此类。据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乐清县志》记载:“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龙湫背清明采者极佳。”《雁山志》中说:  相似文献   

9.
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 ,以买卖方式进行的茶钱交换自然是主要的 ,但茶物交换的例子也不少见。在茶诗中就有茶与蔬、米、酒、纸、墨、马等等交换的描述 ,而这种交换并不都是量价而为的 ,有的只是临时的调剂余缺 ,而更多的则是友朋之间的互赠性质的交换。下面就茶物交换诗作一分类与浅注。1 茶蔬交换南宋葛长庚《茶歌》诗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 ,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诗的后一句典出《蛮瓯志》 ,说的是刘禹锡用“菊苗齑”、“芦菔”换取白居易“六班茶”醒酒的故事。菊苗齑 :细碎的菊苗。菊苗、芦菔都是美味的野菜。即…  相似文献   

10.
虫茶是云桂湘等地苗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品,其制法奇特、极富民族特点。其实虫茶并不是真正的茶,而是一种名为“化香夜蛾”的排泄物。人们食用这种虫子排泄物的方法与饮茶相近,故而将其称作“茶”。  相似文献   

11.
winnie 《上海调味品》2011,(9):24-34,36-47
以茶入馔,不是现在才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原料里包含了茶的糕饼点心统统叫做“茶食”,用茶做的菜叫“茗菜”,加了茶的粥叫做“茗粥”。秋季天气干燥,而茶菜滋味平和,可以缓解秋燥。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4):133-133
我国科研人员日前成功研制出茶含片,变传统的“喝”茶为“含”茶,从而为茶叶这种世界性饮料进一步拓展市场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无龙不成席     
在湖北钟祥,有“无龙不成席”之说.这里的“龙”就是著名的“蟠龙菜”.多年来,钟祥人民一直把“蟠龙菜” 视为“皇菜”,广泛流传.现在,人们结婚办酒要有“龙”; 请客吃饭要见“龙”;家庭团圆要做“龙”;逢年过节要吃“龙”.真是无席不见“龙”.“蟠龙菜”最早始于湖北省钟  相似文献   

14.
傅建伟 《中国酒》2022,(12):32-39
关于开门诸件事的出典,源于宋朝人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当时他列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酒”八件事,不知为何,到了元代,“酒”竟然被隐去了,成了“七件事”,尤其是元曲中,更是明显,影响至今。对于这种形式上的退隐而事实上的“无处不在”,并不影响其内容和实质的存在,这种“无”中胜“有”的文化现象恰恰与中国文化中的含蓄委婉的特点高度吻合,别具风采。一方面,我们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这七件事营生度日,另一方面,也从未放弃以酒为媒的激情梦想快意人生。前者是物质层面的单一需求,后者是精神和物质兼具一体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万花筒     
2006年上海市茶叶行业评出的14家优秀品牌企业上海大不同茶业有限公司(“大不同”牌)上海天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天坛”牌)上海茶恬园茶叶有限公司(“龙”牌)上海雅趣茶道有限公司(“雅趣”牌)上海黄山茶叶有限公司(“叙友”牌)  相似文献   

16.
古今茶话会     
茶话会,是一种以清茶或茶点接待客人的集会,源于古代的茶宴、茶会。茶宴,即以茶来宴请宾客。茶会,是旧时文人约见朋友吟诗作赋、切磋技艺的一种集会。“茶之饮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饮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渊远流长的茶文化,奇葩朵朵,精采纷呈。在唐代,茶宴、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宴、茶会,饮茶赋诗作文。据《茶事拾遗》载:“钱起,字仲久,与赵莒为茶宴,又尝过长孙宅与郎上人作茶会”。钱起,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写过不少有关茶宴、茶会的诗。其中“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  相似文献   

17.
浮云 《中国食品》2011,(20):72-73
茶,属清品,冲淡平和,文静高雅;更有君子之风,与文人雅士十分有缘。自从陆羽的《茶经》问世后,释皎然、颜真卿的极力推崇,茶便时常与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文人墨客以“茶事”为题,以茶抒怀,以茶写景,描写品饮乐趣的诗文、歌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8.
茶香     
平生不嗜烟酒,但却不可一日无茶。每当静坐读书,或提笔为文的时候,总要沏一杯清茶,即使不喝,也要闻闻那淡淡的茶香。 记得20年前,我在一个叫青龙潭的山乡教书,那时节,茶叶很缺,凭票供应。这可苦煞了我这条“茶龙”。没办法,只好向远方的亲友邮购,但时有不济。有  相似文献   

19.
茶令·茶谜     
我国是“茶之国”,是世界上茶的发源地。我国的茶文化极其丰富,关于各地的名茶、饮茶、品茶以及茶联、茶诗等的介绍,已常见于报刊,这里只介绍一下茶令和茶谜。 茶 令 饮酒有酒令,喝茶有茶令。 茶令若制得巧妙,往往情趣盎然,其乐融融。这项我国特有的风流文雅、睿智隽永的游戏,最早流行于江南茶区,大家在逢年过节、婚庆喜事宴请宾客时,品茗之中行茶令以助兴。《中国风俗辞典》记有:“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  相似文献   

20.
喝茶防百病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开门七件事之一。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关于饮茶养生的记载很多,其中喝茶明目、去肥清肠的功效常为人所乐道。 相传大约在五千年前,神农氏说过喝茶可以治疗肾病、治发烧与胸腔感染,还能医治头瘤。 以茶入药。在中国古代尤为常见。唐代有“茶药”一说,宋代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自唐宋以来,茶的药用方剂历代都有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