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冶炼方式的改变,硅铝铁中杂质成份含量也有所增高,以致影响炼钢质量。本文根据炼钢生产和仪器开发的需要,对Ti,Cu,P,Mn等杂质元素的分析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条件选择1.1溶(熔)样方式的选择:试验中发现,部分硅铝铁由于杂质含量高,样品难溶。碱熔(铁、镍坩埚,NaOH—Na2O2熔样)带入大量的杂质。采用单项溶(熔)样费时费力,并造成大量试剂的浪费。根据试验本文采用酸溶、残渣碱处理,系统分析诸元素,这样处理样品,不引进任何干扰物质。即:酸溶后,残渣灼烧转变成氧化物在铂…  相似文献   

2.
试验用强碱溶样、过氧化氢氧化、盐酸酸化后制取母液,用硅钼蓝差示光度法测定硅;均三溴DBS-偶氮胂光度法测定钡,CuSO4-EDTA返滴法测定铝,EDTA容量法测定钙.结果表明,分析周期缩短,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达到国标允差要求.  相似文献   

3.
硅铝钡合金中钡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硅铝钡合金是近几年研制的炼钢复合型还原剂,应用于炼钢终脱氧。其主元素分别为硅30%~35%,铝20%~30%,钡8%~12%少量钙,余量为铁。原有测钡的重量法只适用含铝低(Al<5%)的合金,如硅钡合金的重量法测钡,采用在氯化铵存在下用氨水沉淀铁  相似文献   

4.
酸溶-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锌铝硅合金中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盐酸、硝酸和氢氟酸低温溶解样品,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锌铝硅合金中硅的方法。本法避免碱熔样品的繁琐。采用40mL(1∶3)的硝酸、1mL的盐酸及3mL氢氟酸,在聚四氟乙烯烧杯于70~80℃水浴条件下溶解样品,加入氯化钾和氟化钾与硅形成氟硅酸钾沉淀。该沉淀在热水中水解,析出等物质的量的氢氟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实际样品锌铝硅合金中的硅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50%~0.60%。采用实验方法和国标方法对3个锌铝硅合金样品进行方法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值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硅钡钙铁合金样品经混合熔剂熔融 ,高氯酸脱水析出硅 ,用六次甲基四胺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DDTC)消除铁、铝等元素对钡、钙的影响 ,以 0 2mol/L硫酸沉淀钡 ,实现 (于 pH12 )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 (EGTA)对钡、钙的测定。硅、钡、钙的RSD(n =8)分别为 0.16% ,1.19% ,1.19%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范围大(硅0—13%,铁0—1.6%,锰0—1.6%,铜0—11%),不同牌号中各元素的含量高低相差也很大(如有的硅高达11%以上,而锰却低至0.1%以下)。化学分析各元素,一般是分别溶样,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这样,虽然准确度高,但分析时间长,不能满足炉前需要快速分析几个元素的要求。快速分析方法近几年来已有专著和报导。我们参考分别溶样,分别测定的分析方法,从熔样、显色和测量等多方面试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经反复试验,拟定出铝合金中硅、铁、锰、铜四元素  相似文献   

7.
安志勇 《天津冶金》2014,(3):58-59,66
在国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形态的硅均能溶于强碱溶液中,生成可溶性的硅酸盐原理,采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脱氧剂中硅的含量,通过改变熔样方法、标液滴定浓度和采用不同的指示剂等,排除了其他杂质对硅测定的干扰。经过重复对比和验证,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速度快,能够为生产单位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石玉蓉 《江西冶金》1998,18(1):43-44
采用HCL-HF-HClO1溶样,挥发除去硅,再用混合熔剂熔融,稀酸浸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粘土中氧化钙、氧化镁。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电工铝杆存在着电阻率偏高及抗拉强度偏低的质量问题 ,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性能测试 ,经过对比试验和分析 ,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控制铝杆杂质含量 ,铁含量在 0 10 %~ 0 16 % ,硅含量在 0 0 8%~ 0 11% ,铁硅比在 1 2~ 1 4之间 ,同时采用合理的成型工艺 ,保证铝杆获得细小晶粒组织 ,可以确保电工铝杆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季晓辉 《铁合金》2004,35(6):40-42
利用ICP-AES法测定硅铝钡合金中主元素,通过对溶样方法、溶样时间、元素分析谱线和背景校正扣除的综合分析优化了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硅铝钡合金中硅、铝和钡的准确度及精密度符合误差允许的范围,结果相对于标准偏差均小于1%,可用于日常材料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