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pH 2.8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偶氮胭脂红B与硫酸庆大霉素相互作用形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RLS)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285 nm处,且增强的RLS强度与硫酸庆大霉素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硫酸庆大霉素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0.02~3.5μg/mL,检出限0.012μg/mL。方法用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中硫酸庆大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用于分析食品基质中的胭脂红色素.分别优化了色谱条件和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亲水相互作用色谱柱,当流动相为乙腈-乙酸铵(89∶11,体积比)、流速为0.8 mL/min,以体积比为6∶4的甲醇-水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10 min时效果最佳.用建立的方法分析并测定了7种食品样品中的胭脂红色素,其中4种样品检出胭脂红,回收率在86.7%~107.9%之间,RSD在1.0%~11%之间,该方法快速、简便、高效,适用于固、液食品基质中胭脂红色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pH为4.59的磷酸缓冲溶液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存在下,铁离子与溶液中的铬天青S(CAS)反应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光谱在339nm处出现最大的散射峰,其强度与溶液中金属离子含量有关.由此建立共振瑞利散射测定铁的新方法.该方法的铁离子线性范围为0.02 ~0.4μg/mL,检出限0.018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此方法可应用于铁的常规分析,该方法用于环境中水样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胭脂在硼酸盐底液中的电还原性,研究了胭脂红的测定条件,探讨了胭脂红的电化学性质,提出了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胭脂红的新方法。在pH8-9.5的0.1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中,胭脂红于-0.82V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  相似文献   

5.
利用胭脂红在硼酸盐底液中的电还原性,研究了胭脂红的测定条件,探讨了胭脂红的电化学性质,提出了单扫描示波极谱测定胭脂红的新方法。在pH8~9.5的0.1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中,胭脂红于-0.82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导致波高与胭脂红浓度在0.1~10mg/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mg/mL。用于食品中胭脂红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掺杂Pb^2+的纳米二氧化钛对胭脂红的光催化降解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铅离子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用TEM、XRD、DTA、I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掺杂Pb2+的TiO2更易于在较低温度下转化为锐钛矿型的晶体结构,且晶型完整,晶粒分布均匀.研究了掺杂铅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对胭脂红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200mL质量浓度为6mg/L的胭脂红溶液中加入10 mg催化剂时,140 min内胭脂红的降解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7.
依据一维粒子散射问题听透射系数公式,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势垒贯穿的物理机理,并讨论了共振透射和计算了共振宽度。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定了胭脂红和苋菜红与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发现胭脂红和苋菜红均对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均为静态猝灭过程。但是由于结构上的差异,所引起的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荧光猝灭率有所不同。通过变温实验、紫外吸收光谱和结构分析,得出胭脂红引起的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的猝灭率更高。研究还发现,胭脂红和苋菜红的浓度与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荧光强度的降低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分别用于胭脂红和苋菜红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铋与偶氮氯膦mk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分离富集痕量铋的方法,并应用于铜合金中痕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铋与偶氮氯膦mk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分离富集痕量铋的方法,并应用于铜合金中痕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BR缓冲液中,槲皮素存在微弱的共振散射现象,分别在288 nm、466 nm、562 nm处出现共振散射峰,随着DNA的加入,散射信号逐渐增强,且以上3处的峰值明显增加,并且562 nm处的增加值与DNA在3.024×10-7 mol/L~9.072×10-5 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在20℃时,通过Scatchard方程计算出槲皮素与DNA结合常数K=9.91×106 mol-1.L.  相似文献   

12.
在pH1.7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变色酸2R在421 nm波长处产生共振散射信号,甲氰菊酯的加入使该波长处的散射强度明显增强。当变色酸2R用量为1.2 mL时,甲氰菊酯-变色酸2R反应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最强,且散射强度增加值与甲氰菊酯的质量浓度在0.03~0.66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甲氰菊酯的质量浓度检出限为0.025μg.mL-1。据此,建立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甲氰菊酯,该方法用于白菜和苹果等样品中甲氰菊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对Co(Ⅱ)-DDTC、Cu(Ⅱ)-DDTC、Cd(Ⅱ)-DDTC、Pd(Ⅱ)-DDTC、N i(Ⅱ)-DDTC、Pb(Ⅱ)-DDTC、Fe(Ⅱ)-DDTC 7种螯合微粒体系的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进行了研究.解释了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效应和体系的呈色.在选定条件下,金属离子的浓度与共振散射强度(IRS)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用共振散射检测痕量钴时,其线性范围为0.012~1.44μg/mL,检出限为0.001 2μg/mL.用于针剂维生素B12中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MoM-PO混合方法在电磁散射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电大尺寸物体的电磁散射特性过程中,高频近似方法和数值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因此结合两者的优点来解决电大尺寸物体的电磁散射特性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文章结合矩量法(MoM)和物理光学法(PO),提出了MoM-PO混合方法来求解电大尺寸物体的电磁散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计算精度,改善了计算速度,为快速有效地解决电大尺寸物体的电磁散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MoM-PO混合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与传统的MoM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AuCl4^-与I^-可形成(AuI)n纳米微粒.当I^-浓度较低时,体系呈AuCl4^-浅黄色,在约320nm处有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在470nm处有1个同步散射峰;在350,400,420和466nm处有4个荧光峰.当I^-浓度较高时,体系呈黄绿色,在360,420,520nm处有3个共振散射峰,在467nm有1个较强的同步散射峰;在466nm处有1个较强的荧光峰.当I^-浓度大于AuCl4^-浓度4倍,在270,315nm处有2个同步散射峰,在470nm处有1个共振散射峰.AuI纳米微粒的浓度对共振散射信号和荧光强度的影响一致.采用光谱法、极谱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AuCl4^--I^-纳米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小仅生成了I2,而且有(Aul)n纳米微粒和IO3^-存在,Aul2^可作为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新试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直接作用模型和扭曲波玻思理论方法.对~(11)B的8——14Mev中子非弹性散射的一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选取参数的初值。计算了~(11)B的2.14Mev激发态在入射中子能量为7.54Mev≤En≤20.0Mev的非弹性散射的积分截面和角分布,获得了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的很好结果。对实验上所缺乏的数据给出理论预期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Rayleigh衰落信道下B3G移动通信系统有效信道容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回顾了有衰落时的Shannon信道容量,并根据信道信息确定最佳功率控制方案;然后,根据系统给定的掉话概率Pout确定最佳的干扰门限值α0*,使系统总干扰最小;最后,在定义系统有效信道容量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出最大化系统有效信道容量的发射数据速率。研究表明,α0*与功率控制干扰因子ρ、接收机可分辨出的路径数M以及系统掉话率等有关。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对于给定的α0*,只要选取M≥4,功率控制干扰因子ρ≤0.5,系统有效信道容量就存在全局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新显色剂BTACIPACA的合成及与铁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 2 苯并噻唑偶氮 7 (4’ 氯苯偶氮 ) 1 ,8 二羟基萘 3 ,6 二磺酸 .研究在pH6.2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显色试剂与Fe(III)的显色反应特性 .结果表明 :试剂与Fe(III)及CTMAB形成 2∶1∶1的三元络合物 ,显色反应 5min完全并至少可稳定 4h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9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0 7× 1 0 4 L·mol- 1·cm- 1,质量浓度在 0~ 5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石灰石、高炉渣中Fe(III)的含量得到满意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9.
合成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2-苯并噻唑偶氮7-(4'-氯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研究在Ph6.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显色试剂与Fe(III)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试剂与Fe(III)及CTMAB形成2:1:1的三元络合物,显色反应5 min完全并至少可稳定4 h,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9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07×104 L·mol-1·cm-1,质量浓度在0~5 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石灰石、高炉渣中Fe(III)的含量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