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膏矿为宁夏的优势矿种,查明石膏矿产地29处。石膏矿床类型有海相蒸发沉积型矿床和陆相蒸发沉积型矿床两类,矿石类型以块状石膏和泥质石膏为主,早石炭世和渐新世为主要成矿期,主要分布于中卫市、同心县及盐池县等地区。根据对现有矿床(点)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在宁夏成矿区带的基础上,明确了与石膏资源相关的6个Ⅳ级成矿亚区(带)和3个Ⅴ级矿集区,总结了石膏矿时空分布规律,厘定出3个与石膏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提升了石膏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程度,为宁夏石膏矿资源的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口山矿田有色及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口山矿田有色及贵金属矿床与燕山期岩浆作用有关,按陈毓川院士等专家的成矿系列理论:矿田属于南岭成矿系列-湖南第二成矿带中,根据"缺位"矿种理念和矿田地质特征,预测矿田有寻找铜钼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铜陵市荷花山矿床的成矿条件,给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以铜陵市荷花山为例,对金银铅锌矿床展开深入地质调研。结合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分析矿区概况,发现该地区水资源充沛、采矿业发达,以矿立市。研究发现铜陵市荷花山金银铅锌矿床地表层出露现象较为显著,从志留系层间厚度、泥盆系、石炭系三方面获取金银铅锌矿床地层特征;根据矿区褶皱带、断裂带分布情况,获取区域构造特征;铜、金、铅锌矿床成矿地质作用为岩浆侵入包括热液型铅锌矿(荷花山式)、沉积热液叠改型铜多金属矿(新桥式)、斑岩型铜矿(舒家店式)和矽卡岩型铜矿(凤凰山式)4种类型。根据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了矿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铬铁矿成矿特征、成矿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铬铁矿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地区,矿床多以矿(化)点分布,仅有一处小型铬铁矿,成因类型主要有侵入岩浆型、岩浆熔离型,相应划分为侵入岩浆型、岩浆熔离型等2种预测类型,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和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5.
金是湖南的重要矿种之一,本文通过对湖南近年来金矿床勘查进展及其主要类型、主要成矿时代、主要矿集区等的分析与归纳,总结了湖南金矿成矿规律。湖南金矿床具有类型多、成矿时代杂、线性分布的特点。金矿成因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矿床、岩浆热液型矿床(层间破碎带型)、岩浆热液型矿床(微细浸染型或卡林型)、变成型石英脉-交代石英岩型矿床、变成型蚀变破碎带型矿床、砂矿型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共同控制金矿带的分布及金矿床的定位。金矿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和新生代,集中分布于21个五级成矿带内,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组,13个成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6.
布伦口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甜水海地体,属于布伦口—桑株塔格铁铜金成矿带。区内已发现20多处铁—铜—金矿床及矿化点,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矿床赋存于碳酸盐岩建造内,后期受构造热液叠加改造,为沉积变质加后期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矿床整体上体现出地层含矿、构造控矿、热液改造及多期成矿的特点。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矿体特征的综合分析,并类比典型矿床,总结成矿规律,分析找矿潜力,提出层位岩性、地质构造、热液蚀变及化探异常等找矿标志,初步认为本区具有寻找大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铜矿床和超大型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李俊杰  孙宝玲 《煤炭技术》2013,(11):196-198
天银厂铜矿受背斜核部及两翼的层间破碎带控制,矿石特征浅部以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铜兰等氧化物为主,向深部逐渐过渡到辉铜矿、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等原生矿。氧化铁帽是最重要的找矿标志。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属喜山期形成的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可能与岩浆热液有关,矿体延深可能较大。矿床处于著名的金满大型铜矿的外围,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一般斑岩型铜矿不仅存在蚀变分带,还存在矿化类型及岩性分带。在纵向上具有三层结构特征:上部震裂角砾岩带,中部爆破角砾岩或隐爆角砾岩,下部斑岩。其对应的矿化类型基本也可分为三个类型:上部为网脉状—脉状矿化,中部为角砾状矿化,下部为浸染状矿化。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可以建立斑岩型铜矿床模型。源于上地幔的岩浆在分异和上升过程中,在适当的部位与其他热液(构造热液、天水等)发生混合和反应,使成矿物质析出沉淀而成矿,并对应产生不同类型矿床。其空间分布由下至上大致是:斑岩型钼矿—斑岩型铜钼矿—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铜金矿+网脉型铜金矿—角砾岩型铜金矿+网脉型铜金矿+脉型铜金矿—网脉型金铜矿+脉型金铜矿+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9.
赵化琛  杨国高 《矿山地质》1995,16(4):183-191
宝山铜钼铅锌银矿田是我国南方有色金属重要矿产地之一。主属岩浆期后高中温含矿热液接触交代卡岩型铜钼钨铋矿床,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铅锌银矿床,由中部、东部、西部和北部四个矿术等组成。成矿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空间和含矿体所控制,矿床主要产于下石充石磴子组不纯面岩中,部分在测水组砂岩和梓门桥组白云岩中。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东北地区硫铁矿成矿特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铁矿在我国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均有分布;矿床多以中、小型分布;东北地区硫铁矿可被划分为7种矿床类型,12种矿产预测类型,形成时代在古元古代-中生代燕山期,以古元古代为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随枣地区成矿物质来源、构造作用和岩浆热液活动等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研究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和岩浆作用,断裂构造为区内成矿、控矿提供了重要条件,该区金银矿的成矿类型应属于受韧—脆性剪切蚀变带及碎裂岩带控制的中低热液矿床,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云南富宁弄楼岩体岩相特征及成矿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宁弄楼岩体由边缘向中心依次为致密的辉绿岩相一中细粒橄榄辉长苏长岩相一细粒辉长苏长岩相一中细粒岗纹辉长岩相一中粗粒岗纹闪长岩相。基性一超基性岩浆岩是区内铜镍矿床的母岩,具有良好的分异现象。弄楼铜镍矿床中硅酸盐矿物主要为橄榄石、辉石,少量斜长石和角闪石,极少量的云母、方解石,金属硫化物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还含有少量的钛铁矿和方铅矿。结合矿石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矿体产出特征等研究,矿床形成主要经历了岩浆成矿期-构造-变质热液成矿期,而岩浆成矿期又分为早期岩浆熔离-结晶分异阶段-岩浆晚期成矿阶段-矿浆贯入成矿阶段-岩浆期后热液成矿阶段。矿床为岩浆熔离-结晶分异,后期热液叠加形成的矿床。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查明普朗铜矿矿床成因,通过收集、分析普朗铜矿区最新的勘探资料和生产资料,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造岩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矿床严格受控于岩浆岩、构造和围岩蚀变,自岩体中心往外发育强钾化硅化带(工业铜矿带)→绢英岩化带(铜矿化带)→青磐岩化带(基本无矿化)。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穿插交代关系等,将矿床划分为岩浆晚期、热液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硫化物期为主要成矿期,矿床总体属次火山—热液斑岩型铜矿床,外围北部铅锌矿体、东矿段大脉状铜矿体为与次火山作用相关的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铜厂沟斑岩铜钼矿床是义敦岛弧南缘格咱岛弧成矿带的重大找矿突破,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在1:1万磁测、1:5万土壤化探测量的基础上,对铜厂沟矿区进行了矿产勘查工作.结果表明:(1)燕山期花岗岩叠加于印支期斑岩带之上,伴随着强烈多金属成矿作用,铜厂沟钼铜多金属矿床属燕山期中性—酸性岩浆作...  相似文献   

15.
屈涛  付清波  董超阁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6):135-136,139
全球斑岩铜矿床(尤其是中、新生代斑岩铜矿床)的形成受板块构造影响,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火山-深成岩建造对斑岩铜矿床的成矿专属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区域性的引张环境、深大断裂和地下深部的热点则直接制约着含矿斑岩岩浆的形成与侵位。中国斑岩铜矿成矿模式以东天山土屋和延东斑岩铜矿和西藏冈底斯斑岩铜为代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探采工程揭露控制情况和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大红山铁铜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红山铁、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底火山活动,此后矿床又经后期变质作用、构造及与岩体侵入有关的热液活化等多期地质作用改造;在诸多成矿控制因素中,地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岩性岩相控制着矿体及矿石类型;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火山活动中心控制了矿床类型及规模;岩体侵入相关的热液活动对矿床起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别山北坡钼银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王喜亮  王占峰 《现代矿业》2010,26(12):55-57
对大别山北坡钼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背景、控矿构造、成矿母岩、地球化学特征等成矿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研究。研究认为,大别山北坡钼银多金属矿床与区内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与岩浆成分有关,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在总结矿床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已有中国锡矿床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102个中型及以上规模锡矿床进行了系统地归纳与总结。在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按成矿作用的特点,再根据主要矿物的组合和蚀变特征,可将中国主要锡矿床分为热液型、夕卡岩型、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斑岩型、伟晶岩型和砂矿型7种类型,其中热液型、夕卡岩型和砂矿型为主要矿床类型。锡矿床的主要成矿时期为燕山期,主要赋矿岩系为三叠纪的灰岩、大理岩系。结合主要矿床的品位模型,可以发现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热液型锡矿床和夕卡岩型锡矿床是今后主要的找矿类型及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杨金富  莫向云  李星  张荣伟 《金属矿山》2018,47(10):130-137
观音山铜矿是东川“五层楼”成矿系列中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发育“上铜下铁”的空间矿化结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昆阳裂谷会理-东川坳拉槽东缘。通过对观音山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系统阐述了该铜矿的赋矿岩石、矿体特征以及矿石、蚀变、矿化等地质特征。研究表明:①矿床主要的赋矿层位为大营盘组二段绢云板岩与硅质板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②大营盘组板岩呈“低钾高钠”特征,δ34S值集中于4.1‰~17.1‰,表明硫源以岩浆作用为主要来源,部分属海水硫酸盐硫来源;③石英流体包裹体测得的2个成矿温度区间分别为182~238 ℃和242~392 ℃,对应的盐度w(NaCl)为5.7%~13.2%和18.2%~25.4%,据此将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中-低温中盐度的沉积成矿阶段以及中-高温低-高盐度的变质-改造-富集成矿阶段;④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控制,后期变质热液/构造热液沿构造裂隙、层面对早期形成的沉积型铜矿进行改造、富化,矿床成因总体属沉积-变质-改造型铜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菜园子-观音山、茂麓-帽壳山及小营盘-锅底荡等地区为矿区下一步的重要找矿靶区,该类区域找矿潜力较大,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床位于NNE向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南段与南岭纬向多金属成矿带东端的交汇部位。通过对广东天堂山铷锡多金属矿体的地质特征、成矿特征的研究,查明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及其构造破碎蚀变带、节理裂隙蚀变带和花岗岩岩体隆起部位,其中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火山岩岩石主要成矿元素Rb的背景浓度较高,该地层是铷矿(化)体的主要赋矿层位。通过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认为矿物质来源与火山岩和燕山期岩体有关,区内角岩型铷矿、云英岩型铷矿、钠长石化花岗岩型铌钽矿、构造破碎蚀变带(岩)型锡矿、云英岩型钨锡矿及细脉浸染型锡矿、铅锌矿、铜矿矿床成因是以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充填交代作用为主的多阶段、多期次成矿的,是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及不同的部位形成的具成因联系的一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