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将适用于1p壳轻核的新的轻核反应理论模型推广到了2s1d壳核-^19F,计算和分析了入射中子能量为14.2Mev时中子诱发^19F反应的总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与实验数据取得了很好的符合。详细分析了不同反应道出射的中子对总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的贡献,来自(n,2n)反应道的次级中子在低能端对总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而^5He崩裂所产生的中子的贡献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在统一的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理论基础上发展了新轻核反应理论,应用这种模型方法计算和分析了20MeV以下中子诱发^11B反应的全套中子数据,建立了20MeV以下^11B包含双微分截面文档的全套中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10.
简述了7-12MeV能区由于有几种低能中子成分的存在给截面测量与评价带来困难,及低能中子的扣除方法,并给出了此能区几个反应道的测量结果,以图的形式与国际同行数据作了比较。又以^58Ni(n,p)^58Co反应为例,说明低能中子对T(d,n)^4He中子源的影响,还给出了^58Ni(n,p)反应的评价曲线。 相似文献
11.
轻核双微分截面数据在核工程设计以及中子辐射屏蔽设计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国际上各大中子评价数据库中都没有很成功的理论模型方法给出既能够保证能量平衡又包含全部出射粒子信息的双微分截面文档。新轻核反应理论采用统一的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应用该理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20MeV以下中子诱发^10B反应的全套中子数据,建立了20MeV以下^10B包含双微分截面文档的全套中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轻核的反应截面和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数据在核工程设计以及中子辐射屏蔽设计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核数据评价中,轻核双微分截面数据在国际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国际上各大中子评价数据库中都没有很成功的理论模型方法给出既能够保证能量平衡又包含全部出射粒子信息的双微分截面文档。新轻核反应理论采用统一的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在收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对天然Cl的中子全截面,(n,α)和(n,p)反应堆面进行了评价,与EMDF/B-6库推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与B-6库评价分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屏栅电离室对1.05、1.54及2.25 MeV中子6Li(n,t)4He反应的微分截面与截面进行了实验测量.采用氚固体靶的T(p,n)3He反应产生准单能中子,用相对效率已知的BF3长中子管和238U裂变片相结合来测定绝对中子通量.将测量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1-2 MeV能区6Li(n,t)4He反应截面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澄清.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屏栅电离室对1.05、1.54及2.25MeV中子6Li(n,t)4He反应的微分截面与截面进行了实验测量。采用氚固体靶的T(p,n)3He反应产生准单能中子,用相对效率已知的BF3长中子管和238U裂变片相结合来测定绝对中子通量。将测量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1―2MeV能区6Li(n,t)4He反应截面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澄清。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