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了8.17 MeV中子与天然铁作用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测量角度为30°~150°,共11个角度,采用n-p散射作为标准截面进行归一.测量数据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了模拟,以进行中子注量衰减、多次散射和有限几何修正.将测量结果与评价数据及其它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实验测量结果对数据评价、理论模型检验及实际应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适用于1p壳轻核的新的轻核反应理论模型推广到了2s1d壳核-^19F,计算和分析了入射中子能量为14.2Mev时中子诱发^19F反应的总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与实验数据取得了很好的符合。详细分析了不同反应道出射的中子对总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的贡献,来自(n,2n)反应道的次级中子在低能端对总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的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而^5He崩裂所产生的中子的贡献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8-13MeV中子能区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的测量数据至今很少。联合使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建成的常规多探测器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和相继创建的非常规快中子飞行时间谱仪进行了10MeV中子对^238U,^209Ni和Fe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的测量,并将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飞行时间法,测量了21.6MeV中子与Be作用的次级中子发射谱。测量结果利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以进行注量衰减、多次散射和有限几何的修正。通过测量谱与模拟谱的比较来确定测量的截面。实验结果以n-p散射截面作为标准进行归一。  相似文献   

7.
8.
在统一的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理论基础上发展了新轻核反应理论,应用这种模型方法计算和分析了20MeV以下中子诱发^11B反应的全套中子数据,建立了20MeV以下^11B包含双微分截面文档的全套中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10MeV中子引起的 ̄(238)U, ̄(209)Bi,Fe和 ̄9Be的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测量祁步嘉,唐洪庆,周祖英,周陈维,沈冠仁,柯尊建,孙振强,夏海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北京275-46信箱,102413)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是核工程设...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7-12MeV能区由于有几种低能中子成分的存在给截面测量与评价带来困难,及低能中子的扣除方法,并给出了此能区几个反应道的测量结果,以图的形式与国际同行数据作了比较。又以^58Ni(n,p)^58Co反应为例,说明低能中子对T(d,n)^4He中子源的影响,还给出了^58Ni(n,p)反应的评价曲线。  相似文献   

11.
轻核双微分截面数据在核工程设计以及中子辐射屏蔽设计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国际上各大中子评价数据库中都没有很成功的理论模型方法给出既能够保证能量平衡又包含全部出射粒子信息的双微分截面文档。新轻核反应理论采用统一的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应用该理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20MeV以下中子诱发^10B反应的全套中子数据,建立了20MeV以下^10B包含双微分截面文档的全套中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轻核的反应截面和次级中子双微分截面数据在核工程设计以及中子辐射屏蔽设计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核数据评价中,轻核双微分截面数据在国际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国际上各大中子评价数据库中都没有很成功的理论模型方法给出既能够保证能量平衡又包含全部出射粒子信息的双微分截面文档。新轻核反应理论采用统一的Hauser-Feshbach和激子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7-12MeV能区由于有几种低能中子成分的存在给截面测量与评价带来的困难,及低能中子的扣除方法。并给出了此能区几个反应道的测量结果,以图的形式与国际同行数据作了比较。又以 ̄(58)Ni(n,p) ̄(58)Co反应为例,说明低能中子对T(d,n) ̄4He中子源的影响,还给出了 ̄(58)Ni(n,p)反应的评价曲线。  相似文献   

14.
在收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对天然Cl的中子全截面,(n,α)和(n,p)反应堆面进行了评价,与EMDF/B-6库推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与B-6库评价分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屏栅电离室对1.05、1.54及2.25 MeV中子6Li(n,t)4He反应的微分截面与截面进行了实验测量.采用氚固体靶的T(p,n)3He反应产生准单能中子,用相对效率已知的BF3长中子管和238U裂变片相结合来测定绝对中子通量.将测量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1-2 MeV能区6Li(n,t)4He反应截面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澄清.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屏栅电离室对1.05、1.54及2.25MeV中子6Li(n,t)4He反应的微分截面与截面进行了实验测量。采用氚固体靶的T(p,n)3He反应产生准单能中子,用相对效率已知的BF3长中子管和238U裂变片相结合来测定绝对中子通量。将测量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了比较,1―2MeV能区6Li(n,t)4He反应截面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澄清。  相似文献   

17.
用HPGe探测器测量了钒以及杂质由14MeV中子活化引起的放射性,得到了50V(n,α)和51V(n,α)反应截面比值在14MeV处为0 584,并由此得到了50V(n,α)反应截面为(8 7±0 7)×10-27cm2。测量了钒中杂质成分被活化后其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叙述了14MeV中子反应截面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及数学处理方法。对~(56)Fe(n,p)~(56)Mn,~(27)Al(n,α)~(24)Na,~(63)Cu(n,2n)~(62)Cu,~(27)Al(n,p)~(27)Mg和~(41)K(n,p)~(41)Ar等五种反应截面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评价值分别为109.7,114.2,533.5,71.8和48.0mb,误差(1σ)分别为0.88%,1.1%,1.5%,2.6%和3.2%。  相似文献   

19.
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多路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天然Ni和Fe(n,xp)反应在E_n=14.6MeV能区的双微分截面,所测量的反应角为25-165°,共16个,质子出射能区为4-14MeV,并由此得到能谱、角分布和总截面。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完善核数据评价手段,本文将EMPIRE应用到中子引起锕系核素的核反应模型分析中,根据中子核反应机制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核反应模型及模型参数,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由EMPIRE计算获得30 MeV以下能区n+238 U的核反应数据。从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各评价库数据对比来看,EMPIRE可得到较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