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员》2008,(6):9-9
我觉得中国程序员对开源贡献太少了,非常同意“中国更多的开源是拿来主义”这个说法。我个人认为,我们的程序员对开源的理解是相当狭隘的,我觉得开源有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2.
开源走来     
本刊讯记者石菲报道提到开源软件,人们可能会觉得离我们太遥远了,理论层面的讨论多,实际应用少。在2006LAMP开源实务应用高峰论坛上,被誉为开源领袖的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发言中提到的两个数字更是值得我们思考。在中国,apache服务器占有率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二,php程序员的数量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五。同时,也有一些情况值得我们欣喜。工商银行存取款的前台和后端,中石化加油站的刷卡系统,全国短信转发网关的系统平台所采用的都是Turbolinux系统。青岛市600万市民所用的市民邮箱,也是基于lamp架构的系统。开源软件的应用已经…  相似文献   

3.
李先静 《程序员》2008,(6):71-7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话用来形容从事开源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再恰当不过了。开源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开源软件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底层驱动到上层应用,从桌面到服务器,从PC到嵌入式,从企业应用到生命科学,可以说有软件的地方,就有开源的影子。而从事开源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可能是某个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但他们对整个开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李先静 《Internet》2008,(6):71-7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话用来形容从事开源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再恰当不过了。开源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开源软件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底层驱动到上层应用,从桌面到服务器,从PC到嵌入式,从企业应用到生命科学,可以说有软件的地方,就有开源的影子。而从事开源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可能是某个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但他们对整个开源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梁肇新 《程序员》2003,(7):115-118
1.高手成长的六个阶段程序员怎样才能达到编程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绝对不是你去编两行代码,或者是几分钟能写几行代码,或者是用什么所谓的可视化工具产生最少的代码这些工作,这都不是真正的高手境界。即使是这样的高手,那也都是无知者的自封。我认为,一个程序员的成长可分为如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6.
开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软件产业无法逆转的趋势。侧身与其中的中国开源运动,却处于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几乎所有的软件公司都在用开源,但是愿意为开源项目做奉献的企业却很少;而与开源相关的社区也是几度沉浮。面对现状和外界的种种疑问,《程序员》杂志通过组织业内资深人士的研讨会,对开源相关社区和企业的深度访问,试图解答形成中国开源现状的背后原因,并试图指明将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程序员》2006,(10):39-39
我觉得在中国,大家对于开源事业还不太了解。——MySQL创始人兼副总裁David Axmark到访中国,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如何评价中国开源领域发展现状”的问题如是回答。  相似文献   

8.
《程序员》2005,(2):30-30
Careylee加班的时候会觉得很烦、很累,有时就会想放弃做程序员。但是还是咬咬牙吧,考虑到很多放弃的后果,所以还是对自己说“坚持一下吧”。坚持一下,等熬过这一段之后,也就不觉得那么辛苦,就不会那么强烈地想要换掉这份工作了。莉莉其实,也不能完全说做一名女程序员不容易,我觉得应该说,做一名大专的刚出来不久的女程序员不容易。在应聘的时候,会碰到一些不收女性程序员的情况。有一次,我还没有去,那个女 HR就说“不要女性,只要男性”,我一听就  相似文献   

9.
《微型计算机》2010,(1):99-99
很多人问我,中国对虚拟化的开源软件有什么样的贡献。其实我觉得,国内高校研究组一方面是对喜欢虚拟化发烧友和需要虚拟化的企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当我们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Xen这样的开源虚拟化平台时,其实就是对Xen社区的贡献。很多虚拟化发烧友看到我们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程序员》2005,(3):8-8
致《程序员》编辑郡:作为一份公开媒体,05年2月《程序员》杂志的文章“开源项目经验谈”却让我看到许多并不完全客观的声音,初看起来甚至有些类似斗嘴。通过上期的杂志,我接触了 Jdon 和 Java 视线网站,同时也对于这个项目前前后后的一些经过有了初步了解。同样作为程序员,我认为应该更加提倡彼此之间融洽地沟通。而作为国内具有权威性的技术刊物,更应该注意文章中言语的表达。如果  相似文献   

11.
舒克  朱海燕 《程序员》2007,(12):78-79
高盛咨询公司最近出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揭示了未来5至10年内会影响软件交付模型的七种趋势,最后两种分别是“对开源持续增长的兴趣”和“中国软件公司的崛起”,而且这些趋势在不断加速。反观国内,虽然与开源运动相关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中国的开发人员由于现实生活压力等种种原因,真正投身于开源运动的人并不多。不过近年来这种现状变更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本文所采访的两个开源项目及其创始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希望有志于开源项目的程序员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中有所领悟,对中国的开源项目和社区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投入到中国开源软件大潮中来。  相似文献   

12.
韩磊 《程序员》2007,(1):59-62
连续三年,《程序员》杂志和CSDN.NET网站,共同举办面向中国程序员的大型调查。连续三年,每到这个时候,我都要为杂志写一篇关于调查结果的稿子。无窗的办公室外,严寒刺骨,而办公室里却是闷热难当。我抹去额头的汗水,一边想,中国有多少程序员,此时此刻,也在挥汗如雨?在过去这一年,他们为之努力的中国软件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如果读者朋友和我有一样的疑问,那么,我眼前这份调查数据,可以解答我们共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昂 《程序员》2007,(8):28-29
开放源代码项目如今已逐步走进人们视野,同时拥有版本控制工具Subversion(SVN)和Collab Net开源软件协作平台,这两个产品的Collab Net公司创始人Brian Behlendorf再次来到中国,并接受《程序员》杂志的专访,为大家带来这位CollabNet的领军人眼中的开源世界。  相似文献   

14.
如果程序员想让自己在Clipper下开发的应用程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请把注意力放在界面设计上。 如何设计程序界面才能算是一个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界面呢?我想,第一应该让人觉得好看;第二应该让人觉得舒畅;第三应该让人觉得好用。以这样的标准去进行衡量,我觉得Boland C V3.1的界面就做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5.
霍炬 《Internet》2008,(6):64-65
在中国,采用开源创业的程序员不在少数,然而并非所有的创业者都能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立足,银杏咨询的成长,也许能给我们创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霍炬 《程序员》2008,(6):64-65
在中国,采用开源创业的程序员不在少数,然而并非所有的创业者都能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立足,银杏咨询的成长,也许能给我们创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应当抓住开源软件兴起的机遇,利时值春节之际,《程序员》策划了本次特别报道,讲述“程序员”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引发更多思索与启迪。每个平凡的软件人,虽然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迷茫、鸿沟、困惑,甚至忧虑,但追求上进,追求梦想的心却是我们一生永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肖桦 《程序员》2008,(6):67-67
2006年的1月1号的夜晚我躺在床上,和大部分程序员一样,非常偶然的想起三十岁大限临近而一事无成,开始变得忧虑哀伤……最后在写一本书还是做一个开源项目之间,选择了后者,这也是SpringSide开始的简单理由。  相似文献   

19.
橙子 《程序员》2006,(12):23-24
本来不希望用极其俗套的开头:“时光如梭,转眼又是年末。”可程序员们依然还在津津乐道地回忆05年Java10周年盏况、讨论AJAX的兴起、探讨发布日程一拖再拖的Windows Vista即将带来的改变……不觉间日程表上2007年已然在望。回头再看看走过的这一年,程序员们关心的技术动向可圈可点:CPU迈向双核时代、Java核心组件的开源……站在2006的尾巴上盘点年度收获,奋斗在中国软件产业第一线的程序员们,你们是否也交出了一份自己满意的答卷?《程序员》杂志特别策划了本次调查,并精选了3位程序员的“总结报告”,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克强 《Internet》2014,(10):88-92
孟岩、朱海艳在《程序员》在2006年第9期发表了《敏捷开发的本质——自组织团队》”。(以下简称此文为“文1”),文中Mishkin说道:“我觉得敏捷方法中最重要的三种实践是测试驱动开发、迭代式开发和自组织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