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追影及激光治疗。方法采用合适参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荧光造影和激光治疗。结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好。结论荧光造影可了解糖尿病眼底微循环的变化,估计预后,为光凝治疗选择合适病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Ⅳ期光凝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IV合并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HIV合并眼底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眼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22例患者经检查,34眼显示眼底部血管出现迂曲,呈毛刷状表现,末稍血管呈片状出血表现。结论 HIV合并眼底病变可通过临床表现、病史以及眼底检查、眼B超检查、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进行诊断,如果有条件可进行病毒DNA类型的检测,以利于对患者感染类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蛭胶囊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在内科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及血脂基础上,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选取视网膜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48眼,对照组38例41眼,2组均行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我院研制生产的丹蛭胶囊。观察2组患者视力变化及疗效情况。随访观察时间1~6个月,最长1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9%,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显著。结论丹蛭胶囊联合激光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达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3张/秒高速连续摄影的要求、获得高视觉清晰度的影像,使用乐凯SHD400高速黑白胶片对25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显影实验,结果显示其影像感光度、反差、颗粒度等参数符合临床诊断、治疗的要求,正确进行显影控制是获取高视觉清晰度造影影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探讨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动脉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抽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以各种原因就诊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出颅内动脉瘤患者175例,分析其各部位动脉瘤发生情况及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类型。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生率(男性25/49,女性24/49,u=0.143,P=0.44)无显著性差异,后交通动脉瘤(男性5/58,女性53/58,u=6.303,P<0.001)及多发动脉瘤(男性2/31,女性29/31,u=4849,P<0.001)男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49例前交通动脉瘤中34例为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33例为左侧优势型,仅3例为左右均衡型,15例为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其中12例为右侧优势型,3例为均衡型。一侧优势型占87.76%,与正常国人一侧优势型和标准均衡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交通动脉瘤男女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在后交通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前交通动脉瘤与一侧优势型供血成正相关,后交通动脉瘤与前循环优势型供血相关。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因此,提高术前护理质量和预防措施是关键。2004年至2008年我科共为52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制定了相应的术前护理计划。通过实施不仅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最佳时期,为挽救生命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使病人的治疗周期缩短,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解剖外旁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31例因注射毒品引起的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并接受解剖外旁路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对破口部位、瘤体大小、手术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2例行倒置自体大隐静脉解剖外旁路手术,9例行ePTFE人造血管解剖外旁路手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7.6±5.8)个月,最长15个月。接受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的病人未出现移植物感染,1年内肢体存活率100%,1年内移植物通畅率86.4%(19/22),3例因复吸导致移植物阻塞(14.6%)。接受人造血管旁路的病人中,5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移植物感染(55.6%)而切除移植物(其中2例随后出现肢体严重缺血而行截肢术),1年内肢体存活率77.8%,3例术后3个月内移植物阻塞,1例术后1年移植物仍然通畅(通畅率11.1%)。结论倒置自体大隐静脉解剖外旁路手术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股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血管内弹簧圈治疗20例病人的20个宽颈动脉瘤,瘤颈宽度介于3 ̄20mm,瘤体与瘤颈直径之比介于1.5~1。围手术期均口服血小板抑制剂药物。结果20例20个弹簧圈成功到位释放,14例致密栓塞,4例瘤颈残留,2例部分栓塞。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临床随访19例,随访期1~6个月,平均2.3个月,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9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6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3例瘤颈残留者,2例无变化,1例瘤颈未再显影,提示瘤内血栓进一步形成。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顺应性好,安全性高,而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治疗眼底病(视网膜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采用空气加压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5A-TA,稳压吸氧30min,改吸舱内空气10min,再吸纯氧30min,减压2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结果高压氧是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是理想的、安全的、可靠的,值得推广的。结论高压氧治疗眼底病,在各种病症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不但使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同时有助于视网膜功能的改善对保存视功能上起重要作用,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并增进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其破裂出血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重者可出现血肿而发生脑疝,常致患者残废或死亡,幸存者仍可再次出血。一般认为早期手术是预防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的最佳选择。根据太多数学者的成功经验,早期实施夹闭手术治疗可降低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手术的观点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FI在假性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D及CDFI并经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20例假性动脉瘤进行扫查,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和频谱特征。结果CDFI定性正确率为100%,所有病例均显示附壁血栓和腔内涡流,瘤颈部双期双向频谱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诊断诊断假性动脉瘤安全、可靠、快捷、方便,应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原因,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收治并误诊的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误诊为脑梗死患者后经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方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掌握其病理基础和病理生理特点,及时行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超、心脏彩超、增强螺旋CT、MRI、主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氯醋酸联合CO2激光治疗妊娠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妇产科39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三氯醋酸联合CO2激光治疗。结果39例病人中临床治愈25例,治愈率为64.10%;复发14例,复发率35.90%。结论三氯醋酸联合CO2激光治疗妊娠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TA、MRA、DSA三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非侵入性CTA和MRA取代DSA的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35例怀疑动脉瘤患者同时作CTA、MRA、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CTA基本上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动脉瘤,为后续的手术或者栓塞提供足够的影像学信息;MRA对较小动脉瘤(直径≤10mm)的诊断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容易漏诊。结论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可疑动脉瘤患者的初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再行DSA进行确诊。随着更多三维重建技术的推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会更加提高,在不久的将来CTA可能会成为动脉瘤术前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对视网膜母细胞瘤CT影像表现的认识,回顾性总结分析19例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扫描,常规眼眶CT横轴位扫描,层厚5mm,进行多平面重建,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图像直观、易懂。19例均行CT平扫。结果左眼病变12例,右眼病变5例,双眼均有病变2例,合并眼球萎缩5例,合并视网膜剥离4例,17例病灶中有钙化,呈斑片状、块状及小斑点状,其中1例呈环状钙化。结论螺旋C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对病灶钙化敏感,图像直观易懂,直接显示病灶的部位及范围,还能显示其合并症,简单、易懂,由于大部分病灶内有钙化,具有特征性,所以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7.
陈建  王泽学  杨发福 《广州化工》2012,40(24):55-56,59
以三聚氯氰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2,4,6-三(4-醛基苯氧基)-1,3,5-三嗪(1),再分别和水杨酰肼、邻氨基苯酚反应得到两个具有大芳香共轭体系的新型三聚氯氰衍生物2和3。新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和质谱表征。化合物2和3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它们具有很好的紫外光吸收能力和荧光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眼内高压法造成大鼠视网膜缺血45min,然后回复常压,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符合临床给药途径的眼球分注射法,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250、500、1000BU/眼,于缺血损伤前及其后球旁注射,每天1次,连续4天,第10天取材病检。观察到NGF500、1000BU/眼可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使神经节细胞存活率增加,视网膜全层及内核层萎缩减轻。提示NGF球旁注射可扩散到视网膜,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l7例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结果l7例中,DeBakevI型8例,Ⅱ型6例,DeBakevⅢ型3例。均获得满意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假腔及内膜片、夹层动脉瘤病变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以及管壁钙化情况。结论CTA能无创、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及其分型,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方法和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间经翼点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2例的临床资料,介绍翼点入路.结果 1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均成功夹闭,良好8例,中残2例.1例遗留精神症状,无死亡病例.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变异,畸形较多,穿支多,动脉瘤方向多变,翼点入路可满意暴露动脉瘤,脑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