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胡宝林 《中国纤检》2006,(12):50-52
阐述了异性纤维的概念、种类、危害、构成比例、混入过程,介绍了国内外异性纤维的清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异性纤维(又称三丝)是指混入棉花中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线)等。在纺纱过程中异性纤维很难被发现和清除,因此纺织企业反映强烈,而异性纤维混入棉花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在棉花采摘、收购、包装、运输过程中混入化纤丝、麻棕丝、毛发等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3.
韩淼 《中国纤检》2010,(19):57-57
<正>1异性纤维的来源异性纤维的来源有以下几个环节:棉农采摘交售棉花时,使用化纤编织袋等非棉制品口袋盛装棉花,并用非棉性线、绳扎口;地面晒花时,容易造成动物毛发等异性纤维和其他杂物混入棉花;棉花收购、加工单位把关不严,在收购、上垛、加工喂花三个环节未对异性纤维进行严格挑拣、把关,以致异性纤维混入加工后的成包皮  相似文献   

4.
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是籽棉或皮棉中混入的非棉纤维。它主要包括:编袋丝(也称丙纶丝)、化纤丝束、有(染)色线、人畜毛发、塑料薄膜、布条(块)、家禽羽毛、绳索等。异性纤维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传统的人工采摘、多渠道流通方式有关。据调查分析得知,各种异性纤维的混入是从棉花采摘、晾晒、储存、运输、交售、上垛六个阶段混入的。  相似文献   

5.
新标准GB1103—1999中对棉花的质量要求增加了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的有关规定,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异性纤维检验方面的内容,判定等级时要对混有异性纤维和有色纤维的棉花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危害性杂物的异性纤维检验是棉花检验的重要程序,在新棉收购检验中,异性纤维检验对新棉的质量或出口棉花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新疆地区的棉花已开始大量采摘,我们在新棉收购监督检验中,仍发现了混入的异性纤维影响棉花质量的问题,这是由于:1.农村乡政府和县、乡农业管理部门,对新棉花质量标准不熟悉,对异性纤维严重影响棉花质量的认识不够,特别是没  相似文献   

6.
籽棉异性纤维清理机在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头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棉花中混入的异性纤维主要来自籽棉采摘、销售、加工环节。内地内大部分植棉区主要以手工采摘为主,机械化程度低,无法杜绝异性纤维混入其中。而在机械化程度高的新疆兵团,由于棉花种植广泛应用了地膜覆盖技术,种植面积大、种植管理人员相对较少,机械采收和籽棉交售又相对  相似文献   

7.
宫本山 《中国纤检》2006,(12):52-52
我国采摘棉花大部分是人工摘拾.这样对异性纤维的控制很不利。由于棉农对异性纤维的危害认识不足,采摘交售棉花时习惯用编织袋装棉花.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绑扎棉袋口等。极易使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和色纤维。  相似文献   

8.
正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根据我国棉花国家标准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与非本色棉纤维,如塑料膜、塑料绳、毛发、丝、麻、染色线、化学纤维等。如果异性纤维没有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被及时清除,一旦混入纺纱环节,容易在纺织印染过程中出现缺陷,造成染色不均,严重时影响纱与  相似文献   

9.
异性纤维检验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简单的是将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挑拣出来;复杂的是它的形成过程和控制手段相当复杂,危害相当严重。下面就有关异性纤维检验的问题进一步进行阐述。异性纤维的定义及国家标准(GB 1103.1—2012)的要求首先,异性纤维的定义:异性纤维是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薄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关于成包皮棉异性纤维检验,国家标准早已给出了明  相似文献   

10.
关于棉花中异性纤维的界定与定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贤树  何晓明 《中国纤检》2003,(5):35-35,37
近10年来,棉花中异性纤维问题始终困绕着国内纺织工业的生产与发展;同时又由于原棉中大量的异性纤维,致使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2002年,我国棉花又减产,原棉紧俏,棉价回升,许多棉花生产企业在棉花收购与加工过程中对异性纤维又放松了管理。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五部委不久前联合下发了第24号文《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24号文”),提出从异纤混入的源头抓起,即抓农民采摘、抓籽棉收购等环节。这是一条根治原棉异纤的国家政策性办法。一、实际生产中的异性纤维的界定我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棉花细绒棉》新标准系列问答异性纤维8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什么是危害性杂物与异性纤维?答:危害性杂物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加工、使用和棉花质量有严重影响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及异性纤维等。标准中将危害性杂物分为硬杂物和软杂物,而软杂物就是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一直是让棉纺织和印染企业头疼的问题。针对世界各地棉花市场上异性纤维的出现,国际纺织机械联盟(ITMF)一直予以关注并进行调查和定期公布统计结果。调查报告显示,棉包中仍然存在异性纤维。国家计委、经贸委、农业部,供销总社和国家质监总局于2002年联合出台了"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以此来控制棉花中的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纤检》2002,(9):8-9
本刊自中国纤维检验局获悉,为了治理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领导指示精神,中国纤维检验局决定组织全系统利用新棉上市前的一段时间,集中力量搞好治理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问题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生产模式决定了籽棉在生产加工过程常常混入各类异性纤维。在加工籽棉时如果不能有效清除异性纤维,不但影响皮棉的品质,而且对纺织生产造成极大危害。MQY—7型异性纤维清理机组的应用,为籽棉中异性纤维的清理达到较好的效果奠定了基础。结合两个企业棉花加工生产实践,系统地分析了该机组的性能特点、应用效果,并为设备研发企业提出了合理完善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验工作是整个棉花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异性纤维混入到棉花当中,会严重降低棉花的质量,从而给棉纺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会给棉纺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与棉花纤维颜色相近的异性纤维识别难度较大。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探讨彩棉的纺纱加工技术特点.介绍了彩棉的品质与性能,分析了彩棉品质指标差的原因.对彩棉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异性纤维混入问题、纺纱品种、用棉量及各工序的加工特点作以总结.指出:彩棉加工要重视异性纤维混入问题、加大用棉量、加强纤维的混和和除杂、多采用精梳加工工艺及棉条混和的工艺路线、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应稍大控制,以保证彩棉纺织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异性纤维8问     
1.什么是危害性杂物与异性纤维? 答:危害性杂物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加工、使用和棉花质量有严重影响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及异性纤维等。标准中将危害性杂物分为硬杂物和软杂物,而软杂物就是异性纤维。  相似文献   

18.
江苏银都集团银河轻纺有限公司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意识渗透到棉花工作的全过程,在收购、加工、出厂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有效地杜绝棉纤维中的异性纤维,确保了棉花质量。二年来,棉花销售快,用户满意,我们的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异性纤维混入棉纤维中的危害性 异性纤维混入棉纤维,对纺织工业影响极大,不利于纺织染色,严重影响纺布质量,造成次品,特殊杂质还会损害机器,引起火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杜绝异性纤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通过宣传  相似文献   

19.
异性纤维用仪器测定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异性纤维 ,俗你“三丝”,专指手摘棉采摘、收购、加工等环节中混入棉花“皮棉”中的除棉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物质 ,如化纤丝、头发丝、麻丝等其他非棉纤维物质。棉花中夹带异性纤维所占比重虽小 ,但危害很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影响棉纱及其织品的质量。异性纤维和色纤维对纱布危害极大。异性纤维和色纤维混入棉花中 ,由于它们具有纤维属性——细、长、轻 ,不但在纺纱加工过程中难以清除 ,反而在清梳等除杂工序中可能被拉断或 (和 )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 ,有的被打碎 ,成为无数的纤维状细小疵点。纺纱…  相似文献   

20.
一、异性纤维概况1.异性纤维的定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异性纤维的定义,世贸组织文件未将异纤单独列出,而是将其归于杂质类,称为纤维性杂质。我国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棉花标准中对异性纤维的定义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异性纤维也简称为异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