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外高桥东沟楔形绿地是整个上海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承担着新市镇重要的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功能。市政配套道路绿化规划是在绿地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周边住宅、商业、休闲等功能区域的影响,把道路景观融入整个地域的环境氛围中,营造出人、车、环境相互和谐的宁静交通,打造出舒适、宜居的国际化社区。  相似文献   

2.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以"区域绿地"代替"其他绿地",这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下绿地的保护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解读新标准指导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发展要求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响应当前城市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聚焦从"其他绿地"到"区域绿地"的分类调整,分析新标准下区域绿地的内涵和特征。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结合城乡发展需求,阐述区域绿地规划的核心转型思路。并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论述区域绿地设定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绿地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方向。最后从空间政策、发展引导、部门合作和大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优化的策略。以"区域绿地"的解读为源,聚焦当前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绿地规划建设割裂的现状问题,提出区域绿地规划的转型优化措施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绿色空间的拓展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20,(2)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建设用地之外的其他绿地更名为"区域绿地",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绿地分类改革。同时,随着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和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区域绿地成为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和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空间。因此,区域绿地规划将面临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区域绿地的具体变化、规划面临的重要变革及规划实践探索三个方面探讨转型视角下耦合空间规划体系的区域绿地规划。首先,从绿地定位、功能和统计指标三个角度解读其他绿地向区域绿地的转型变化;其次,在明确区域绿地的转型变革基础上,从绿地的规划方法、规划层级及规划深度三个层面提出耦合空间规划体系的区域绿地规划思路;最后,以历城区区域绿地规划为例,对区域绿地规划进行实践探索,并对区域绿地规划的难点和挑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一、立项背景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珠三角曾先后探索了"生态敏感区"、"区域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方式,但这些孤立地进行保护的做法,难以改变生态系统被不断蚕食的局面。2009年编制的《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在评估和反思《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效果时发现,单纯划定区域绿地并进行严格保护的做  相似文献   

5.
区域绿地保护和控制发展是解决当今气候环境问题、构筑绿色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区域绿地规划核心内容的总体架构,原则性的提出区域绿地的研究在构成要素体系、规划制定以及规划的实施管理3个方面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框架。目的是建立区域绿地规划宏观性的总体研究框架,以期带来中国区域绿地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展开科学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6,(2)
随着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逐步提高,生态建设逐渐从被动性、注重"量"的绿地建设转向主动性、注重"质"的生态营造。在此背景下,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作为城乡绿地保护和管控的重要依据,应及时转变编制思维,以满足新时期城乡发展的需求。文章以宁波市两版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为例,提出规划应跳出传统"城市本位"的规划编制理念,走向城乡统筹的"大绿地"理念,打造集生态保护、休闲慢行和防灾避险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品质绿地",同时完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7)
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划是打破成德绵三市行政区划的次区域规划。该规划对成德绵三市特别是其相邻地区的城镇空间进行统筹,对接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强调对生态资源的统筹利用和协同保护,并在更大区域内进行产业统筹布局,力求将成德绵区域打造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公路一小时、铁路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区域融合、交通一体、设施共享、产业互补、环境齐治"。文章在借鉴相关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对成德绵区域合作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城镇体系、空间、产业、资源、交通和生态六个方面对成德绵区域合作总体规划进行探索,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战略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立项背景 为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城乡区域可持续发展,珠三角曾先后探索了"生态敏感区"、 "区域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方式,但这些孤立地进行保护的做法,难以改变生态系统被不断蚕食的局面.2009年编制的《珠三角城乡规划一体化规划》,在评估和反思《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效果时发现,单纯划定区域绿地并进行严格保护的做法过于被动和静态化,并未能完全遏制区域生态不断遭受非农建设侵蚀的状况,只有将生态资源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图面上的生态安全格局变成现实,从而首次提出了建设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的构想,通过构建贯通城乡区域的连续性、网络状的绿色开敞空间系统,融生态廊道和慢行系统于一体,使"区域绿地"被动的生态保护功能与"区域绿道"主动的生活休闲功能合而为一,推动珠三角生态一体化、生活一体化乃至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区域绿地的空间管理体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青  潘峰 《规划师》2011,27(7):76-79,83
区域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和调节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将区域绿地保护作为实现区域空间开发管制的重要载体,从规划编制管理、保护管理、建设管理、监察管理等方面提出对区域绿地管理体制的构想,使区域绿地的管理由单一的部门管理转向专门化管理,为建立完善的区域绿地管理平台、提高区域空间管制效率打下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10.
近日,佛山市正式推出《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纲要》。规划提出将投资170.76亿元打造生态环保工程,到2006年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2010年以后全面建成生态城市。在规划纲要中,佛山提出要建设城市生态绿地,包括建设绿地斑块、绿色廊道(河流绿色廊道和交通绿色廊道)。主要的河流廊道有西江干流廊道、北江廊道、东平顺德水道廊道、潭洲水道廊道、佛山水道廊道;交通廊道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廊道、快速干线公路系统廊道、铁路沿线廊道、城市道路廊道等;保护城市森林资源和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多绿格局,逐步构筑城市的绿地景观。同时,《…  相似文献   

11.
白建顺 《山西建筑》2012,(33):10-11
通过对太原市钟楼鼓楼地区的现场调研,总结了该地区规划现状,并提出了规划设计方案,从总体布局、交通规划、地下空间规划、绿地与景观规划、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地区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年住区、养老设施、休闲活动空间、道路交通、绿地景观、规划编制技术及法规指标等方面,对国内城市规划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城市规划应对性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管理的主要依据。本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历史沿革、规划种类、规划范围、绿地的定性、定量、定位、规划性质与深度、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方式等问题作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成为很多城市的追求目标,对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进行规划引导,编制好城市生态建设规划.常州的生态城市建设需从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和形态、绿色开敞空间、居住社区、社会事业、工业布局、绿色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层面进行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healthy cities has drawn increasingly extensive attention. On the one hand, urba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prominent, especially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industri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urban residents' demand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lls for physical space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this paper explores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ealthy city plann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public health in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planning factors and public health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land use, spatial form, transportation modes, and green open space so as to reduce pollution and its impact on humans as well as how they encourage physical activity. It aims to provide basis for healthy city planning and its related studies.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城市空间布局关键要素与碳排放关系的入手,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城市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设施与建筑布局等方面,提出绿地碳汇网络、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土地混合使用、街区尺度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结合气候的建筑布局等规划技术,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交优先是上海长期以来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大战略.回顾发展历程,剖析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在经历集中大规模建设期后,在与空间形态的协调、出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城市交通结构的集约性等方面的瓶颈.结合国际经验、国家战略、上海转型以及交通需求情景研判,立足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及分解指标,提出未来25年上海要以“绿色发展、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建立高效协作的门户枢纽城市、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绿色低碳的交通发展模式等三个维度的交通发展目标,并指出从区域、市域、分区等不同空间层面,交通与空间协同优化的规划方法及内容要求.分析并提出了交通引领、公交主导、人本协同等理念指引下,如何突出骨架作用、打造轨道都市、引导绿色出行的思路及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绿色社区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国内外绿色社区建设实践经验,借鉴美国LEED—ND评估体系及其理论对于绿色社区规划建设的指导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的八大策略,包括选址、构架、控形、择径、配器、增绿、筑体、节源,为社区节能减排、活力营造、环境提升等提供指导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布局对于构建城市绿色生态体系和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上看,莫斯科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较大.从现状来看,莫斯科城市森林式的绿地布局对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因此,在介绍莫斯科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其城市总体规划中“自然综合体”的规划内容,提出莫斯科绿地系统规划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谷康  曹静怡 《中国园林》2012,28(3):112-115
游憩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城市绿地作为开放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疑充当了人们休闲游憩生活的最主要载体.通过分析城市游憩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联性,得出城市游憩对城市绿地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以游憩为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路和方法.以扬州市为例,对扬州市城市绿地进行现状踏勘,并对扬州市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扬州市现行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游憩功能的扬州市绿地系统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