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铁水包里对高硅硅锰合金进行炉外还原脱磷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使用CaSi-CaF2-CaO脱磷剂,采用倒包法,平均脱磷率达31%以上,脱磷同时,进行了脱碳,进行了脱碳,平均脱碳率42%。  相似文献   

2.
对6MVA矿热炉在生产硅铬合金冶炼操作全过程中影响炉内脱碳和炉外脱碳等因素进行了探讨 ,总结出确保硅铬合金产品质量的比较合理的工艺规范 ,以此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AOD炉冶炼不锈钢过程中由于加入大量的合金、渣料等导致热量存在较大的缺口,影响"脱碳保铬"的顺利进行。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脱磷铁水→AOD炉→LF→CCM"工艺冶炼不锈钢,铁水碳含量较高可产生大量CO气体,同时脱碳期炉渣具有黏度和熔点高、呈颗粒状的特点,CO等气体能够快速从炉渣中释放出来,在吹炼过程中不会发生喷溅,为CO二次燃烧提供基础条件。有效利用CO二次燃烧释放热量可为吹炼过程提供一定的热量。通过工业实践表明:随着枪位的提高,CO二次燃烧比例逐步开始增加;在同工况下,对比两种类型的枪头,综合补偿热量和对炉龄的影响来看,三孔枪应用效果更好,CO二次燃烧比例达到20%,热量补偿约150℃,降低成本约40元/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铁碳合金薄带气固反应脱碳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高炉铁水双辊连铸薄带+高温气固反应脱碳生产钢带的全新工艺流程。试验以Ar-H2-H2O为脱碳气氛,在可控气氛管式炉内对Fe-C合金薄带进行脱碳。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浴温度(40~60 ℃)、脱碳时间(5~50 min)和脱碳温度(920~1 140 ℃)对脱碳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高脱碳温度、水浴温度和延长脱碳时间均有利于合金薄带的脱碳,其中脱碳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脱碳时间,水浴温度对脱碳效果的影响最小。碳质量分数为4.05%,厚度分别为2.0、1.0、0.5 mm的薄带,在水浴温度为60 ℃时,1 140 ℃下固态脱碳25 min,薄带平均碳质量分数分别降至1.12%、0.41%和0.017%,证明了碳铁碳合金在可控气氛下通过气固反应脱碳生产中低碳钢带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高炉铁水双辊连铸薄带十高温气固反应脱碳,生产钢带的全新工艺流程.实验以高碳铁碳合金板带为研究对象,在Ar-H2-H2O气氛下可控气氛管式炉内,利用高温气固反应脱碳机制,探索铁碳合金固态下脱碳而铁基不氧化的可行性,确定可控气氛下脱碳的温度和气氛条件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气氛条件对铁的氧化有显著影响,当水浴温度不大于60℃或气体流量不大于300 mL/min时,脱碳后基体中不存在铁的氧化物;当水浴温度达到70℃或气体流量达到450mL/min时,脱碳后基体中出现铁的氧化物,此时由于铁氧化的出现降低了脱碳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部钢铁司和科技办室于1982年8月15至1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铁水炉外脱硫技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当前正在试验研究铁水炉外脱硫的工厂,各钢铁设计研究院和钢铁学院共二十多个单位.冶金部科技办负责同志在会上着重指出,提高铁水质量,进行铁水炉外脱硫,既  相似文献   

7.
75tK—OBM—S顶底复吹转炉采用预处理铁水和合金为主要原料,与电炉、VOD配合进行18—8不锈钢的冶炼,同AOD炉相比,K—OBM—S冶炼18—8不锈钢过程中脱碳速率≥0.15%/min,最高在0.30%/min以上,脱碳期氧气利用率〉60%,具有高速脱碳、高效用氧特点。而铬的回.收率、渣-钢间硫的分配比平均达到95.29%和40.6,稍低于AOD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冶炼低磷钢和普通钢种的经济效益,日本住友金属公司鹿岛厂开发了简单精炼法(SRP)的铁水除磷新法,特点如下: 1、用2座250吨的顶底复吹转炉作反应器,即一座脱磷,一座脱碳,进行2阶段逆流容器操作; 2、用脱碳炉获得的P_2O_5含量低的块渣作为脱磷炉的脱磷剂,使石灰总耗量最低,并实现稳定快速精炼; 3、在脱碳炉中精炼,通过控制氧流量和脱碳率提高锰的回收率。铁水脱磷处理工艺,原先是用于生产低磷钢的预处理;目前该技术广泛用于生产普  相似文献   

9.
《钢铁》1966,(5)
我厂于1965年2月份在308号炉(炼中低碳鉻铁) 試用鑄鋼铁水包(下称鋼包,容积1.11米~3,附图),至今已达到預期效果。使用方法是:鋼包在盛铁水之前,先挂炉渣以防鋼包烧穿,挂渣厚度150~200毫米,需同时使用两个鋼包,一个盛铁水(已挂好渣的),另一个盛炉渣,两个包交替使用。盛铁水的包可連續使用3~5炉。如容积縮小,即可更換。使用鋼包的优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铁碳合金薄带固相脱碳反应的动力学。试验以Ar- H2- H2O为脱碳气氛,在可控气氛管式炉内对Fe- C合金薄带进行脱碳。把铁碳合金薄带放入加热场中加热到1020、1080和1140℃,并分别保温脱碳0、10、30、50、60、70、80和90min。结果表明,碳向反应界面的扩散是脱碳反应的限制性环节,脱碳温度的升高和脱碳保温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提高脱碳量,而且提高反应温度有助于提高脱碳反应速率。铁碳合金薄带固态脱碳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脱碳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44.9 kJ/mol。  相似文献   

11.
钢包吹氩工艺的优化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钢包底吹氩工艺,并对钢包吹氩工艺过程中的几个关键工艺参数加以分析论述。从而确定优化工艺参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钢包操作条件对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守信 《山东冶金》2009,31(5):20-23
分析探讨了钢包温度、精炼时间、渣的碱度、渣的氧化性、渣的黏度、真空处理、超高温、吹气搅拌等操作条件对包衬耐火材料侵蚀的影响,总结了不同精炼设备的使用寿命,对提高钢包的使用寿命和减少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Li2O、Na2O、K2O、BaO对CaO基钢包渣系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吉春  王宏明  李桂荣 《炼钢》2002,18(2):35-38
为改善钢包渣性能以控制钢包中钢液回磷,以Li2O、Na2O、K2O、BaO作添加剂替代模拟的CaO基钢包渣系中等质量的CaO,研究添加剂对渣系的熔点、粘度和脱磷能力的影响,并推荐Li2O作为CaO基钢包 渣系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4.
项宝胜 《中国冶金》2015,25(9):37-40
介绍了铁水包加盖设备在首钢京唐公司的应用实践,铁水包加盖可以减少铁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加盖后比加盖前平均温降减低17.4℃,达到了预期目标。铁水包加盖基本可以实现全程的铁水红包运行,加盖后对空包散热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减少温降对耐火材料的侵蚀,铁水包加盖后铁水包平均寿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可见铁水包加盖对耐火材料寿命的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提高100t精炼钢包包衬寿命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影响100t精炼钢包包衬寿命的工艺因素,提出了提高包衬寿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董英 《江西冶金》2012,(4):21-23
济钢320t鱼雷罐罐口经常因过铁熔损而产生裂纹,影响了鱼雷罐的安全运行。通过对鱼雷罐罐口裂纹区域进行挖补浇注工业试验,使鱼雷罐罐口与内衬实现了均衡侵蚀,提高了鱼雷罐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钢包吹氩技术在武钢的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守忠 《炼钢》1998,14(6):19-22
介绍了钢包吹氩技术在武钢近20年的应用与发展,并根据武钢具体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改进钢包吹氩技术,加强操作管理,以提高钢包吹氩处理冶金效果和改善产品质量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付玄升  姬健营 《中国冶金》2006,16(11):24-24
介绍了安钢第一炼轧厂100 t精炼钢包永久层耐火材料的材质选择及砌筑优化工艺,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厂生产特点的钢包永久层整体打结工艺,采用无模具自流料打结钢包永久层,取得了良好的生产使用效果,提高了钢包永久层及钢包整体寿命,降低了耐火材料消耗,减少了穿包事故次数。  相似文献   

19.
宣钢采用100 t铁水罐运载铁水,在高炉大型化和产能不断增加的进程中,受限于铁水罐的容积,铁水运输系统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对铁水罐结构的改造,用砌筑型罐底取代浇注型罐底、类窑炉拱顶结构取代平底结构,增加了铁水罐底的稳定性和寿命;对砌筑用砖进行升级,改进砌筑方式和砖型,达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固体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研制成功与电炉炼钢配套使用的中间包工作层用镁质干式捣打料。实验讨论了结合剂、外加剂的用量对于式捣打料综合指标的影响。应用实验表明。该中间包干式捣打料具有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中间包实际使用时间在48h以上)等优点。大幅度提高了中间包寿命。减少了中间包周转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