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格构式塔架扭转刚度的高精度便捷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结构扭转时截面形状不变的假设,考虑腹杆和弦杆对扭转刚度的作用,建立了格构式塔架受扭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矩形截面的格构式塔架扭转刚度和力矩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及常见9种塔架的柔度系数,并给出6种正方形对称塔架腹杆布置最佳倾角,实例计算表明,本文公式的计算结果与SAP84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从钢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时的平截面假定,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钢筋应力-应变关系为理想弹塑性模型的基本假定出发,建立了任意形状截面各种应力图形的函数表达式。利用数学和力学方法,推导出计算钢筋混凝土任意形状截面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了钢筋混凝土任意形状截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截面应力图形形状的判别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轻异形柱非线性分析工作量,给异形柱结构的细化分析带来方便,通过基于平截面假定、仅考虑压弯变形的杆系模型与试验得出的滞回曲线骨架线的定量对比,对处于非线性阶段的钢筋混凝土L形柱平截面假定适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确定计算长度是钢塔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我国规范还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况。本文通过对不同位移边界条件、不同荷载边界条件、不同边数、不同层数、不同腹杆约束情况、不同腹杆类型的模型分别进行弹性屈曲分析,找出这些因素对计算长度的影响,并给出一个合理的确定钢塔架计算长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钢筋砼双向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及其简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国内外试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构件变形后平截面保持为平面”的计算假定。按照这个假定,提供了任意配筋矩形截面双向受弯构件强度的具体计算公式。还提出了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双向受弯构件强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拉-压杆模型方法——Ⅰ: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拉-压杆模型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作为定义,拉-压杆模型将构件分为D区和B区.D区是构件中与力或间断处的距离等于构件高度所划定的区域.B区是构件中D区之外的其他区域.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建立在平截面假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并依据圣维南原理对结构受力进行简化,而拉-压杆模型方法中,由于其应力分布复杂D 区是不符合平截面假定的,因此不能按照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配筋.通过对结构的应力描述分析了拉-压杆模型的建立机制,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拉-压杆模型方法.结果显示,拉-压杆模型方法用于混凝土构件D区的设计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从钢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时的平截面假定、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应力-应变关系为理想弹塑性模型的基本假定出发,建立了圆形截面上各种应力图形的函数表达式。利用曲线积分的数学方法,推导出计算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构件截面延性系数的数学公式,并给出了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在外力作用下截面应力图形形状的判别式,可供圆截面构件进行延性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强 《工业建筑》2004,34(3):46-48,53
探讨了不同截面形状和材料柱在竖向谐振力下的动力稳定性问题 ,分析了不同截面和材料柱的动力不稳定区域的差异 ,并探讨了阻尼力、杆的尺寸效应对杆动力稳定性的影响 ,提出了杆的稳定计算长度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元计算法对各种不同标准节结构的导轨架进行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施工升降机导轨架中斜腹杆的截面形状以及它们和主弦杆连接位置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剪力墙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对多垂直杆墙元模型进行修正,求解过程采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利用此方法对"一"、"十"字型短肢剪力墙元进行非线性分析。该法摒弃了平截面假定的限制,考虑了剪滞效应和翼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磊  苏小卒 《建筑科学》2006,22(6):30-33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中型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会引起梁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本文阐述了取得这一变化下限的条件和计算此下限值的方法。这一方法为评估粘结退化的型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首先,从梁中型钢和钢筋混凝土之间有滑移时的协调变形问题出发,提出复合平截面假定,讨论了取得梁正截面承载力下限的条件,建立了求解此下限值的截面平衡方程组,并将其数值解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符合比较好,并给出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用于工程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力插值纤维单元是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最常用的单元,它忽略单元的截面剪切变形,采用平截面假定,但对于剪力墙构件,其截面高度比较大,仍采用平截面假定忽略截面剪切变形将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基于这一背景,文中提出考虑截面剪切变形的修正基于力插值纤维单元(MFBFE),其截面不再是平截面,而是曲面,用以模拟剪力墙的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基于OpenSees进行MFBFE单元开发,并对一组9个剪力墙试件进行水平低周往复模拟。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较好地预测了构件的初始刚度、屈服力、极限力、卸载刚度、残余位移、延性和能量耗散,表明MFBFE单元模拟剪力墙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有较高的精度。并且对MFBFE单元在不同轴压比、不同高宽比、不同混凝土强度、不同纵向配筋率、不同约束区长度、不同配箍率下进行趋势分析。数据显示,文中提出的分析模型的适用范围很广,对于上述不同的计算和构造条件下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选取剪跨比和弯扭比这两个影响平截面假定成立的主要参量,以截面应变误差及柱顶侧向位移误差作为平截面假定成立的定量判定依据,分别从截面层次和构件层次上对处于弹性阶段的异形柱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不同受力情况下平截面假定适用的最小剪跨比。  相似文献   

14.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国良  文双玲 《钢结构》1999,14(4):22-25,34
基于平截面假定,根据截面中型钢所处的位置不同.建立了包含型钢和混凝土应变比βa(反应型钢屈服程度)的实腹式SRC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相应验算条件及中和轴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带交叉柔性腹杆的三角形钢塔架简捷计算.并通过实例与电算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简捷法所算内力十分接近于电算.本法可作为设计时审查方案、估算材料及小型塔架计算的简捷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8根不等肢L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进行高温作用后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1根未受火柱作为对比试件。柱配钢形式为桁架式配钢,试验中考虑加载角与加载偏心距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试件破坏形态以及承载力、截面平均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和截面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柱肢内侧两面受火1 h的不等肢L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仍然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空腹式配钢与合理的腹杆布置能够保证型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应变平截面假定仍然适用;不等肢L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长肢方向的截面弯曲刚度较短肢的大,加载角0°时的刚度大于加载角45°时的刚度。  相似文献   

17.
对8根不等肢L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进行高温作用后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1根未受火柱作为对比试件。柱配钢形式为桁架式配钢,试验中考虑加载角与加载偏心距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试件破坏形态以及承载力、截面平均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和截面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柱肢内侧两面受火1 h的不等肢L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仍然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空腹式配钢与合理的腹杆布置能够保证型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应变平截面假定仍然适用;不等肢L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柱长肢方向的截面弯曲刚度较短肢的大,加载角0°时的刚度大于加载角45°时的刚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在满足分层空间桁架法基本假定条件下的计算公式,用空间桁架法设计塔架,对比分析刚性、柔性斜杆塔架的区别。同时,推导了三角形截面塔架的内力及位移计算公式,用分层空间桁架法及逐次渐进法计算四种截面形状的刚性结构及柔性结构的内力,用规范方法进行构件验算,得到应力比处于0.75~0.85之间时的结构用钢量;并得出如下结论:刚性斜杆塔架及柔性斜杆塔架用钢量基本一致,两种塔架应力比处于同一水平时刚性斜杆塔架刚度较大;由承载力控制时,按照两种形式斜杆设计的塔架用钢量基本相同,由刚度控制时,采用刚性斜杆有助于降低结构用钢量。  相似文献   

19.
在弹性薄壁杆件中,计算翘曲变形的理论常以“刚性周边”假定为基础,不考虑周边形状的改变.本文认为,在开口薄壁杆件中,“周边形状改变”与“周边形状不变”的翘曲变形都是同等重要的翘曲变形,不计前者是不恰当的;在闭口薄壁杆件中,在此假定的基础所导出的结论与实际不符。本文在中直线假定的基础上,用转角向径表示截面上各板的转角,用弯矩矢量表示各板的内力,使翘曲变形的基本方程的力学涵义和几何意义更为直观,从而较方便地导出计算各种翘曲变形的方法和结论.本文认为,在薄壁杆件中,不仅一对等值反向弯矩应组成力因素——双力矩;一对等值反向的双力矩,也应组成新的力因素——四力矩.同理,在截面图形中,不仅存在描述截面是否发生刚性扭转的扭转中心,而且存在描述截面是否发生相对扭转的双扭中心.它们都是同等重要的几何点.本文在建立新概念时,力求形象具体,推理方法尽量和计算平面变形的方法相同,使翘曲变形的计算和平面变形的计算能和谐地衔接成一体.目前,在工程中,随着材料质量的提高,溥壁杆件的应用更广,进一步探讨薄壁杆件的计算问题在实用上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在弹性薄壁杆件中,计算翘曲变形的理论常以"刚性周边"假定为基础,不考虑周边形状的改变.本文认为,在开口薄壁杆件中,"周边形状改变"与"周边形状不变"的翘曲变形都是同等重要的翘曲变形,不计前者是不恰当的;在闭口薄壁杆件中,在此假定的基础所导出的结论与实际不符。本文在中直线假定的基础上,用转角向径表示截面上各板的转角,用弯矩矢量表示各板的内力,使翘曲变形的基本方程的力学涵义和几何意义更为直观,从而较方便地导出计算各种翘曲变形的方法和结论.本文认为,在薄壁杆件中,不仅一对等值反向弯矩应组成力因素--双力矩;一对等值反向的双力矩,也应组成新的力因素--四力矩.同理,在截面图形中,不仅存在描述截面是否发生刚性扭转的扭转中心,而且存在描述截面是否发生相对扭转的双扭中心.它们都是同等重要的几何点.本文在建立新概念时,力求形象具体,推理方法尽量和计算平面变形的方法相同,使翘曲变形的计算和平面变形的计算能和谐地衔接成一体.目前,在工程中,随着材料质量的提高,溥壁杆件的应用更广,进一步探讨薄壁杆件的计算问题在实用上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