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射线探伤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无损检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电离辐射风险,如操作不当将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事故。核电厂在设备管道、压力容器的役前和在役检查中大量采用射线探伤技术,所使用的设备以移动式探伤设备为主,设备存储、运输、作业过程中均存在风险。某核电厂在总结历史事件经验的基础上,对射线探伤辐射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射线探伤风险管理与安全监督进行了改进,应用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障了作业人员及公众的辐射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从已发生的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预防辐射事故发生,对于2004—2013年全国发生的工业γ射线探伤辐射事故进行总结整理,分析事故类型、级别、探讨其后果及原因,以期为以后的同类实践提供技术参考。调查结果显示:2004—2013年我国共发生17起工业γ射线探伤事故,以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为主,其中3起事故造成了人员受超剂量照射。17起事故中94%为较大或重大事故,事故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措施缺失。建议使用工业γ射线探伤装置的单位须严格遵守《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加强安全监管,积极培育辐射安全文化,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伟达 《中国核电》2021,(2):240-245
根据多年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本文提出了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三个层面"安全认识理论,该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核电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有关提升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安全认识的基本工作,同时在实践中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该理论内容,以实现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风险和预防安全事件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γ射线探伤所用放射源活度较高,在管控不当的情况下会给人员带来辐射伤害,甚至造成社会恐慌。本文分析了γ射线探伤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辐射防护与安全监督角度对宁德核电站γ射线探伤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新发布的《工业射线探伤辐射安全》安全导则草案关于γ探伤安全评估、检查与维护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国内情况给出了关于γ探伤的几点思考,以便为提高我国工业射线探伤单位辐射防护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源相比其他核技术利用行业用放射源,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在管理不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事故并产生较大的危害。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工业γ射线探伤应用中的辐射事故教训,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工业探伤放射源的管理建议以减少因放射源失控造成的辐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源相比其他核技术利用行业用放射源,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在管理不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事故并产生较大的危害。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及其他国家工业γ射线探伤应用中的辐射事故教训,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提出工业探伤放射源的管理建议以减少因放射源失控造成的辐射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2012年秘鲁发生的一起~(192)Ir源工业探伤辐射事故,对其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及法律法规进行了初步介绍,并从事故发生过程、应急响应、初步剂量评估、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IAEA援助团的医疗建议、剂量重建、受照者医疗管理、结论和经验教训等方面对该起辐射事故进了分析说明。事故的实践表明:探伤公司RPO未到探伤现场监督作业过程,由未获得探伤作业许可证的工人操作探伤设备,且未配带辐射报警仪,未利用辐射监测仪判断放射源是否回到探伤机源容器内,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事件和紧急情况信息统一交换系统、IAEA国际援助团的快速组建和医疗建议、IAEA会员国的密切合作、辐射损伤专业医疗技术、充足的资金,可以为事故应急和受照人员的医疗救助提供有力保障。本案例可为辐射事故应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核电厂在建造、运行和换料大修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等辐射源进行探伤、检测活动。核电厂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管理使用单位众多、工作环境复杂且辐射防护条件受限,其辐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在现状分析讨论基础上提出了对高风险源实施全过程管控、创新核电厂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图书征订     
《核安全》2020,(3)
正为适应我国核电快速发展需要,加强核电公众沟通工作,有效规避邻避事件发生,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组织编制了《核与辐射安全科普系列丛书》和《核与辐射安全科普趣味系列丛书》。为有效提升公众的核电认知度,推动核与辐射安全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的开展,欢迎各有关单位和企业征订。  相似文献   

11.
大修是核电站辐射防护活动中辐射风险和集体剂量最大的一个特殊和重要阶段。本文从辐射防护人员及早介入大修准备 ,重视源项控制 ,加强大修实施过程中的辐射安全控制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网络作用和全员参与优势 ,不断总结优化和持续改进等几个方面介绍大亚湾核电站在大修中的职业照射控制的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辐射防护的任务主要包括 :个人和集体剂量控制 ,放射性物质管理以防止失控和污染扩散 ,辐射事故预防 ,其中最能衡量核电站辐射防护管理和 ALARA实施水平的指标是集体剂量控制。控制集体剂量可以从控制剂量率水平、控制照射时间和控制受照人数 3个方面着手 ,而这 3个方面的控制又可以通过源项控制、安全文化培养、工作过程管理和优化等措施来达到。在日本举行的 IRPA-1 0上发表的有关报告 ,也表明目前的核电站辐射防护有以下 3个特点和趋势 :1 )重视核电站安全文化的培养 ;2 )重视对放射性源项的监测和控制 ;3 )重视对高风险工作过程的 ALARA控制。本文对这些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三门核电AP1000机组辐射防护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门核电AP1000机组为第三代核电机组,在辐射防护设计中采用了一回路加锌、较高pH值运行、停堆氧化操作、蒸汽发生器一回路水室电解抛光、优化设备维修、优化屏蔽设计、无线剂量监测等措施,以期降低机组辐射水平和职业照射剂量。本文介绍了三门核电AP1000机组在功率运行及大修期间的辐射水平和职业照射剂量数据,并与国内CPR1000机组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对AP1000机组的辐射防护设计进行分析,给出了三门核电AP1000机组在辐射防护运行管理及技术改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作管理 (workmanagement)”思想强调对工作项目的筛选、计划、准备、实施和反馈过程的全面跟踪和管理 ,强调对生产过程和安全管理的总体优化。本文通过大亚湾核电站一些辐射防护活动的事例介绍该厂推动这一管理思想实施的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核电站运行安全,防止核电站正常运行或事故状态下放射性物质泄漏外逸,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中,就考虑到对核电站进行四重保护屏障的设计,而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则是确保四重屏障核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RMS)的介绍,使人们对核电站保护屏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了解,对核电安全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缪波 《中国核电》2013,(2):139-143
近年来,我国的核电站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核电站建设过程中项目繁多,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建设过程的安全生产问题尤为重要。文章根据某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内容,结合安全相关的理论基础,对核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探讨。描述了某扩建工程项目部的部分安全管理工作,利用系统安全方法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大亚湾核电站运行辐射防护的工作实践和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提出了我国在辐射防护领域急需解决的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现场辐射防护实践中处理好辐射安全与核电生产和效益的关系 ,以及实现辐射监测设备和防护用品国产化等三个问题 ,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热点的管理是核电厂辐射防护管理核心项目之一。基于秦二厂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从放射性热点的清单建立、分析和处理制度、协作管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压水堆核电厂放射性热点管控优化体系。这套体系在秦二厂进行了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电厂对热点的管控能力,降低了热点管控的成本,提高了辐射防护运行业绩。相关方法和措施可为其他核电厂的放射性热点管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剂量约束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我国核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核技术利用项目快速发展,其辐射防护尤显重要。其中在核与辐射建设项目辐射防护的设计和审评中,对剂量约束概念的应用,还存在很多误解。本文从剂量约束概念的引入、发展和建立,到剂量约束概念的意思、作用和应用范围,以及剂量约束概念和辐射防护相关概念的关系,进一步阐述对剂量约束概念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0.
In our country, in accordance with world-wide practice,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is ensured by the systemat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eeply esheloned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use of a system of physical barriers, including a fuel matrix, fuel-element cladding, boundary of the reactor coolant loop, airtight sealing of the reactor system,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in contrast to other countries, an additional barrier was introduc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a sanitary-protective zone separating the atomic power plant from housing developments. The results achieved in nuclear power give every basis for concluding that it is in principle possible to reject the use of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for protecting the public from the radiation effects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ing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i.e., the size of the sanitary-protective zone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industrial site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can be limi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perative law and normative base.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and validations are present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tomnaya énergiya,Vol. 100, No. 6, pp. 458–465, June,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