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纯铝在2mol/L NaCl和2mol/L NaCl+0.8mol/L Na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分布,研究了SO4^2-对铝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铝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均匀性增加。加入Na2SO4后,减小了缝隙内外腐蚀电位差,显著降低了铝的腐蚀速度。Na2SO4是中性溶液中铝的吸附型缓蚀剂,延缓了缝隙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表面工程资讯》2014,(5):56-56
答:阴极电解是将被着色铜件置于适宜的电解液中,与电镀一样为阴极,当电流通过时,金属微粒与金属黑色氧化物的混合体电解沉积在阴极(铜件)的表面。其工艺规范为:硫酸铜30~60g/L,氢氧化钠80~120g/L,柠檬酸三钠60~120g/L,乳酸80~140g/L,阴极电流密度3~4A/dm^2,电压0.15—0.35V,室温,阴阳极铜片。  相似文献   

3.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Q235钢表面原位生长的γ-FeOOH膜在0.25mol/LNa2S04+10^-4mol/LNaCI、0.25mol/LNa2SO4+10^-3mol/LNaCl、0.25mol/LNa2SO4+10^-2mol/L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在不同浓度的Cl^-水溶液中γ-FeOOH膜对Q235钢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Cl^-1含量较低时,γ-FeOOH膜的存在明显地促进了Q235钢的阴极反应,该膜对基材无保护作用;随Cl^-浓度的增加,阴极电流密度大幅减小,当Cl^-1浓度达到10^-2mol/L时,γ-FeOOH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材的腐蚀,此时γ-FeOOH膜表现出对对基材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Mn2-xO4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反应和湿化学两种方法合成了材料LiNixMn2-xO4含Ni量影响材料在4.7V高电压区间的容量,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的LiNi0.5Mn1.5O4中含有杂相物质,首次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18mAh/g,其中高电压区的容量为100mAh/g,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用湿化学法可以得到纯相的LiNi0.5Mn1.5O4,首次放电容量为140mAh/g,其中高电压区的容量为125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仍能达到133mAh/g,容量保持率为95%。XPS检测结果表明,湿化学法制备的LiNi0.5Mn1.5O4中Mn为+4价,Ni为+2价。  相似文献   

5.
纳米Fe-10Cr涂层电化学腐蚀行为影响研究Ⅰ.钝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了晶粒尺寸为20nm-30nm的Fe—10Cr合金涂层.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图(EIS)和Mott—Schottky分析等电化学测试手段,探讨了Fe—10Cr纳米涂层在0.05mol/LH2SO4+0.25mol/LNa2SO4溶液中的钝化性能。发现纳米化使材料的活性溶解增强;在钝化膜形成过程中Cr更容易富集,从而更容易钝化;纳米化后,材料表面钝化膜中的载流子密度下降,化学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Li OH·H2O,Fe SO4·7H2O,H3PO4、Ni SO4、Mn SO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Li Fe1-xNixPO4和Li Fe1-xMnxPO4。采用XRD、FESEM分析了正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形貌,利用电池测试仪测试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镍、锰掺杂Li Fe PO4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Li Fe0.9Mn0.1PO4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3.5、143 m Ah/g,Li Fe0.95Ni0.05PO4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2、131 m Ah/g,离子掺杂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  相似文献   

7.
单分散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水解-溶胶制备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以Ti(SO4)2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水解、胶溶、加入晶种、熟化,制备出单分散性、热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在22nm左右、比表面积在80m^2/g以上的TiO2纳米微粒。研究了Ti(SO4)2浓度、水解时间及晶种对纳米微粒粒径的影响。对样品进行了TG-DTA,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后,TiO2粉体主要为锐钛矿型,且随焙烧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其金红石型含量显著增多,粉体粒径也有一定增大,但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粒径增长速率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钢板上熔盐电积沉A1-Mn非晶态合金,熔盐组成为:AlCl3:KCl:NaCl=2:0.5:0.5(摩尔比)。讨论了阴极电流密度、电镀温度等参数对铝锰非晶合金沉积速度的影响;当阴极电流密度达到42mA/cm^2时,沉积速度达到1.4g/m^2.min,之后则成反比关系;当温度达到490K时,电镀时间为12min,沉积速度达到1.4g/m^2.min,之后沉积速度趋于平稳并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
铟电解精炼中电解液酸度对锡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铟的电解精炼中电解液的选择与配制和酸度对杂质锡含量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电解液中锡离子的行为。研究表明:采用In2(SO4)3—H2SO4体系具有组成简单、操作方便、阳极无毒性气体析出的优点。锡在阴极主要以Sn^2 的形式析出,电解液的酸度控制在pH值2—3之间,可将锡含量控制在最低水平。电解过程中,阴极pH值将增大,阳极pH值将变小,可通过加入H2SO4和固体的NaOH颗粒来控制电解液酸度。  相似文献   

10.
在新兴阴极材料La2-xSrxNi O4+δ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其进行掺杂Bi所带来的性能变化,并得到了氧传输性能更好、界面极化阻抗更低的新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11.
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CTR,Carbothermal Reduction)合成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RD,SEM以及BET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LiFeP04/C材料有着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750℃下制备产物的BET比表面积为39.7002m^2/g。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手段研究了LiFePO4/C材料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750℃下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在25℃工作温度下,有着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使用850ma/g(5C)的电流密度对电池充放电90次后,电池放电比容量仍能保持11lmAh/g。在55℃工作温度下1C充放电倍率时,首次和第9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513mAh/g和142.9mAh/g。  相似文献   

12.
304不锈钢在NaCl-(NH4)2SO4-NH4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对304不锈钢(304SS)在3%NaCl和NaCl-(NH4)2SO4-NH4Cl混合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混合溶液中浸泡750h后,304SS仍然保持良好的钝化状态,其平均腐蚀电流密度为0.056mA/cm^2.根据交流阻抗研究结果,不锈钢在3%NaCl溶液中,主要表现出裸金属表面的点蚀和形成一定程度的钝化膜的特征,在2.0g/LNaCl、0.67g/L(NH4)2sSO4、2.3g/LNH4Cl混合溶液中,不锈钢表面形成稳定致密的钝化膜的典型特征.此钝化膜的电阻远小于腐蚀反应极化电阻.即使在形成良好的钝化膜的情况下,不锈钢所表现出的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活性点的钝化,而非钝化膜对离子导电或者对反应物/产物的扩散过程的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13.
A3钢在钒化物中700℃高温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A3钢在V2O5+Na2SO4中700℃下的高温国腐蚀行为。结果表明,A3钢在V2O5+Na2SO4中腐蚀特别严重尤其当Na2SO4含量为15mass%时腐蚀最为严重。A3的腐蚀是氧化膜形成和溶解的循环过程,在含有Na2SO4的熔盐中,基体/氧化物界面上的硫化进一步加速了腐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脉冲电沉积,在Pb-0.3%Ag(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Pb-0.3%Ag/Pb-CeO2复合阳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正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2~5 A·dm-2)和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0~20 g/L)下制备的复合阳极材料电化性能,在50 g·L-1 Zn2+,150 g·L-1 H2SO4,35℃溶液中测试了阳极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塔菲尔曲线,获得了析氧动力学参数、伏安电荷、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结果表明:在正向脉冲平均电流密度为3 A/dm2和镀液中CeO2颗粒浓度为15 g/L下制备的Pb-0.3%Ag/Pb-CeO2复合阳极材料在[ZnSO4+H2SO4]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较低的析氧过电位,较好的电极反应可逆性和耐腐蚀性。在[ZnSO4+H2SO4]溶液中,复合阳极材料在测试电流密度500 A/m2下的析氧过电位为1.134V,比Pb-1%Ag合金降低37 mV;腐蚀电流为1.97×10-4 A,明显低于Pb-1%Ag合金,表现出了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能球磨及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Mo-4%(质量分数,下同)La2O3纳米复合的阴极材料,其中La2O3的颗粒尺寸小于100 nm;作为比较,商业W-4% ThO2阴极材料中的ThO2颗粒尺寸为1~2 μm。Mo-La2O3纳米阴极材料的平均真空起始电场强度为2.97×107 V/m,比商业W-ThO2阴极材料低62.7%。纳米复合的Mo-La2O3阴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发射性能,其电子发射点的分布面积和密度明显大于商业W-ThO2阴极材料。氧化物的颗粒尺寸对于阴极材料的电子发射性能以及真空电弧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着La2O3颗粒尺寸的减小,Mo-La2O3阴极材料的电子发射性能提高。当La2O3的颗粒尺寸减小到小于100 nm时,Mo-La2O3 阴极材料的电子发射面积和能力显著增加。纳米复合Mo-La2O3阴极材料电子发射性能的增强归因于在相界面上形成了高的内电场和空间电荷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间歇式熔盐电解技术制备一种高活性LaNi_(5-x)Al_x合金薄膜材料,采用热力学计算、循环伏安技术研究Ni阴极的去极化能力以及在氧化物熔盐电解体系中La、Al的共析出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金薄膜材料表层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间歇式脉冲电解可以将电沉积和扩散过程有效分离,在设计Na_3AlF_6 114g、Al_2O_3 1.2 g以及La_2O_3 4.8 g的熔盐体系中Ni阴极上首先析出Al,形成液态Al-Ni阴极,使稀土La_2O_3活度大大降低,发生去极化作用,实现La、Al共析出,进而制备出高活性、成分均匀的LaNi_(5-x)Al_x合金薄膜,其中x的值介于3.5~4之间。  相似文献   

17.
自行设计了电弧腐蚀速率的测量方法,避免了一般电弧腐蚀速率测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真空断路器中常用的CuCr25,CuCr50触头材料以及纯Cu和纯Cr的电弧腐蚀速率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纯Cu,CuCr25,CuCr50和纯Cr的电弧腐蚀速率分别为52.9μg/C,33.2μg/C,31μg/C和25.9μg/C。CuCr25和CuCr50的电弧腐蚀速率相差不大,都较纯Cu有大幅度的降低,而与纯cr的电弧腐蚀速率比较接近。此外,用SEM对4种触头材料经100次燃弧之后的电极表面进行了现测,清楚地反映了经电弧腐蚀之后触角材料的表面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球形Ni(OH)2和LiNO3、CoO、Al(OH)3为原料,在空气气氛条件下700℃恒温8h,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1-xO2和LiNi0.75Al0.25O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材料粉末结晶良好,具有规整的α-NaFeO2层状结构;SEM分析表明粉末颗粒呈球形,粒径约为7μm。充放电测试表明:合成的LiNixCo1-xO2正极材料的充电比容量为160mAh/g,放电比容量为152mAh/g;LiNi0.75Al0.25O2正极材料的充电比容量为140mAh/g,放电比容量为129mAh/g;这两种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马大衍  王昕  马胜利  徐可为 《金属学报》2003,39(10):1047-1050
用工业型脉冲直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CVD)设备,在高速钢(W18Cr4V)表面沉积Ti-Si-N三元薄膜,研究了不同N2流量对薄膜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2流量增大,膜层沉积速率及膜层中Si含量减少,薄膜组织趋于致密,膜层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划痕法临界载荷和显微硬度显著增加,硬度最高可达50GPa以上。研究发现,对应N2流量,薄膜相组成发生变化,依次存在有TiN/a-Si3N4/Si,TiN/a—Si3N4/TiSi2/Si,TiN/a—Si3N4/TiSi2三种相组成形式,分析认为,低N2或高Si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直流PCVD是以工件为阴极,膜层中过多的Si3N4和Si将严重劣化阴极的电导性,致使膜层疏松,说明脉冲直流PCVD与射频PCVD存在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用电铸法制备了Ni-CeO2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镀液中CeO2纳米颗粒浓度、阴极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对纳米复合材料中CeO2含量及纳米复合材料显微硬度的影响,对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Ni-CeO2纳米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颗粒添加量为40g/L,阴极电流密度为4A/dm^2,镀液温度为55℃,pH值为3.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CeO2质量分数为8.5%的Ni-CeO2纳米复合材料,其表面光滑平整、组织均匀致密,且显微硬度HV达到598,较纯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