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盆景艺术鉴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武忠 《中国园林》1997,13(5):46-49
本文探讨了在艺术与审美范畴内盆景的意义和特点,认为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具有现实的时空与艺术的时空的审美二重性,中国盆景艺术的美可以从“美在物理、美在创造,美在奇丑,美在意境: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欣赏中国盆景可概括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赏者在感受作品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于盆景的艺术审美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就是说艺术作品的整体(内容与形式)呈现出超越作品本身的东西,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无限的情思。正如黑格尔所说“心灵和它的艺术高于自然”。当代中国画家除了以传统的“留白”表现意境之外,正在探索以科学的色彩关系创作出气韵生动的作品,表现意境美,实现色彩创造的真正自由。从色彩本质看,它更合于人类色彩感觉和色彩感情的直接抒发。如中国远古时代的壁画以自发性色彩本能,呈现粗率豪放的审美品格,实现了由强烈色彩所创造的气韵生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盆景艺术是这个古老国家留传下来的一朵珍贵的艺术之花。为了使这朵艳丽多姿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流芳百世,我们就必须予以不断地创新和提高,使它永不凋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广大盆景工作者和业余盆景爱好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来,我们在盆景艺术的创新上作了一些尝试,制作了一种形式别致,意趣清新的“挂屏盆景”。“挂屏盆景”也叫“挂屏风景”,简称“挂景”,这个创作题材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4.
刊首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创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议题。风景园林作为城市意境呈现的主要载体,在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城市生态美学、城市人文关怀等层面上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孙筱祥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三境论”——“生境”“画境”和“意境”。在古代社会,出于对美的追求,人们善于选取自然环境中最适宜生存的地点并将其最观化,是为“生境”;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描绘风景,是为“画境”;游赏变得充满诗情画意,是为“意境”。现代社会的城市意境该如何营造?即使是钢筋水泥密布的都市,人们想尽办法也要在窗台、屋顶、街边、郊野开辟绿地、营造景观,创造当代城市暴观的意境。自然山水的“入画”和山水城市的“如画”,我们称之为景,它是人类美好生活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盆景的题名     
盆景制作完成后,根据其主题、题村和意境题名,能提高盆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扩大和延伸盆景本身所能达到的境界,甚至还能产生创作时未曾想到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观赏者更好地欣赏盆景的意境美。盆景的题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概括盆景的全部内容及其主题思想,还要引起观赏者的共鸣,真正领略到作品的意境、真趣和神韵。盆景的题名方法主要有: 一、直接以材料题名。如“石榴”、“六月雪”、“英德石”等,这样题名只能反映所用材料,对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6.
钟国庆 《园林》2000,(7):12-13
唐代是中国山水诗创作的辉煌时代,也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全盛时期,王维正是当时山水田园诗派和文人园林创作的杰出代表。他把诗画情趣赋予山水景物,因画成景,以诗入园,生动地描写自然田园风光,使读者悠然神往。苏轼曾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是诗、画艺术大师,同时也是园林艺术设计大师,他所建的“辋川别业”是集我国唐代园林之盛的综合性园林。他因景作画,因景作诗,而亦因画造景。凭借诗人对自然美的细微洞察和艺术敏感力,充分利用成景的艺术和技巧,合理组织及描述地形、地貌、动植物和建筑物,创造出深远的意境。从各个方面表现出王维诗中的风景园林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夏著华 《中国园林》1992,8(4):47-50
风格一词,源本于我国古典美学中的“风”与“格”经域外美学家引用再创而成。而今被世界各国广泛地使用于艺术领域,已成为各种艺术门类美学中最主要的审美范畴。风格是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审美特征,本文旨在阐明对民族风格的认识,并促使更加科学地在当代中国盆景艺术作品中展示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葛剑萍  唐旭 《园林》2021,(2):58-64
古来诗词画境中的意境之美对园林艺术存在无形的渗透,植物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构成因子,其色彩的差异性影响着人对环境氛围的感知。文章从植物配置与色彩要素的联系谈起,追溯古代文艺作品中的园林植物色彩美,基于HSV色彩模型对相关诗画作品及实际案例中的植物景观色彩环境进行建模分析,触类旁通文学艺术与造园艺术在色彩"美感"营造上的互通性,以期获得植物色彩对项目实践中景观品质提升的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般制作丛林式树桩盆景,多采用单一的树种,以期在整体质感上取得和谐统一。其实在大自然中,由单一树种形成的纯林并不多见,多数林相则是以混交的形式存在着。中国绘画艺术中也有“杂树画法”的专论。盆景艺术是大自然中山水树木的缩影,故而多树种丛林式盆景的创作日渐得到盆景爱好者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盆景,以美学审美意识来研究盆景的“美与丑”,既有其它艺术的普遍性,也有它的特殊性。中国晋代的葛洪曾经说:“不睹琼琨之耀烁,则不觉瓦砾之可贱;不见觌虎豹之蔚,则不见犬羊之质漫”。“质漫”是不好、丑的意思,这说明美与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因此在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美丑对比揭露丑,另一种是在美丑对比中着重显示美。  相似文献   

11.
沈福煦 《园林》2007,(6):12-13
我国园林建筑类型很多,形式各样,但风格统一,这就是建筑艺术了。就建筑艺术手法来说,也就是“变化与统一”。这里说的榭,其实在形式上与斋、轩之类区别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盆景艺术发端、发展、形成过程中,中国历代文学家、诗人、画家、民间艺人,或亲自创作盆景,或以诗歌吟咏盆景,或以绘画描绘盆景,或著书论述盆景,使园艺栽培的盆栽,升华形成具有意境的盆景艺术,为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盆景艺术作出重大贡献。更因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气象、植物、石种及其材料不一,创作技法又各尽其妙,反映在盆景中的树木形态及山川风貌亦有明显区别,从而形成异彩纷呈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使中国盆景不论树种、石种、造型或所体现的意境,丰富多采,绚丽多姿,构成民族特色,成为中国盆景之精华,为国际盆景界所  相似文献   

13.
沈福煦  刘庭凤 《园林》2008,(12):82-93
中国,是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她创造了美仑美奂的物质文明和世所罕见的精神文明,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的美。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美的生活境域。中国古典园林又称自然山水园,在中国古代的造园家看来,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自然没有森严的界限,人在城市中仍得享山林之趣,在人类生活的时空中应处处存在着艺术。正由于古人有这样的生活理想,所以才有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艺术及造园技术的产物,而且也是蕴涵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荟萃了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建筑以及园艺工事等各门艺术,组成浓郁而又精致的新的艺术,具有美的生境、美的画境和美的意境,每一座古典园林都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值得我们去永久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相似文献   

14.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3000年,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中国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天成之美,也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含蓄幽深的美,成为著称于世界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魅力之一在于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它通过对相关艺术门类和传统造园理论与手法的融合,形成了与意境美直接有关的园林文化。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盆景艺术是一门活的造型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其特性在于制作技艺因活而异,因活而变,因活而难。扬派盆景制作技艺是指扬州、泰州地区范围内的盆景制作技艺,其艺术产生于生活美学基础之上,以扬州八怪的绘画理论"枝无寸直"为创作的理论依据,在艺术实践中,采用"一寸三弯"的扎片技法,其作品以少见多,以小见大,造型优美。扬派盆景风格与中国画的铁笔线描相似,寓壮观于清秀,融变化于严整,表现出自然美、造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8)
盆景艺术是一门活的造型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其特性在于制作技艺因活而异,因活而变,因活而难。扬派盆景制作技艺是指扬州、泰州地区范围内的盆景制作技艺,其艺术产生于生活美学基础之上,以扬州八怪的绘画理论"枝无寸直"为创作的理论依据,在艺术实践中,采用"一寸三弯"的扎片技法,其作品以少见多,以小见大,造型优美。扬派盆景风格与中国画的铁笔线描相似,寓壮观于清秀,融变化于严整,表现出自然美、造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园林的价值经受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的考验。探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是每一个当代风景园林师的责任。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诗画意趣、园林意境以及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出发,结合实地考察探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精华的方法途径,得出将中国传统造园理法以及传统园林中的诗画意趣、园林意境与现代审美情趣、艺术心境相结合,运用现代设计语言、现代艺术形式等使园景让观者产生审美联想,为现代人创造一个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场所,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现代风景园林之路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梁 《山西建筑》2003,29(3):264-265
介绍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阐述了园林景观与宇宙的融合,审美者与园林、宇宙的融合之间的,描述了生境、画境、意境的创作过程,以助于认识中国园林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3):113-114
在黑格尔看来,由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这一观念主导下,那么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统一、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他把艺术分为三类: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而黑格尔本人推崇的是古典型艺术,它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黑格尔之后,现代社会的文学艺术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就是艺术越来越走向两个极端:或偏向于内容的精神性意义的展示,或偏向于形式的美的展示,与此文艺现象相关联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普列汉诺夫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以及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艺术观,可以说,这两种美学观念对现代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