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胡亚元 《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2):1963-1965
近年来,李国维先生在《岩土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软土次固结论文[1-4],最新的一篇发表在2009年第一期[1]。这些论文主要采用试验手段对软土次固结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试验成果。笔者把土体看作是软体材料,从非平衡态热力学超黏弹性理论出发,对软土次固结的特性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其中有些观点与李国维先生有所差别。为了能使岩土力学的研究园地百花齐放,进一步深入认识软土次固结变形特性,现与李国维先生就软土次固结的某些观点进行讨论,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2.
对“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讨论的答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第4期刊载了唐念慈先生和陈如连先生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上发表的“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综述”)的两篇讨论文章(以下简称“唐文”和“陈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笔者读后得益匪浅。现就两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答复如下,不妥之处,尚乞赐教。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6期发表“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有限元计算”(作者 :毛昶熙 ,李吉庆 ,段祥宝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此文实际上是重申第一作者在 1982年发表的观点[1] 。当时 ,此文曾导致了一场讨论 (参见《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第 3期 )。但 18年后 ,作者再次重申了关于现有教科书和规范介绍的方法存在严重缺陷的观点。笔者曾是参加这场读者讨论的撰稿人之一 ,故也愿意再一次对文中的一些观点作一讨论。 在文献 [2 ]中 ,笔者曾强调 ,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时 ,首先需要解决一个研究对象问题。即当分析一个土体或土条的力学平衡时 ,是把土和水的混合体当作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正> 作者介绍了考虑坝壳湿化变形的坝体应力应变分析,这样的分析工作对土石坝设计师很有参考价值。笔者对作者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讨论,请指教。1.图1中曲线Ⅰ地未经浸水的压实土试样的压缩曲线。曲线Ⅱ为试样浸水后的压缩曲线。曲线Ⅲ为若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以极大的兴趣阅读了叶金汉同志对“完整岩基的抗剪断强度及其在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文章。这篇讨论文章不长,但讨论的问题很广,而且涉及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或概念。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研讨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愿借岩土工程学报的宝贵篇幅答复如下,以便和叶同志及广大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6.
<正> 作者根据花凉亭土坝的应力和应变计算成果,讨论了粘土心墙开裂的可能性。笔者对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讨论意见,请指正。1.对于在不大于标准击实功能下压实的填土来说,笔者同意作者的意见,即使出现剪切面,剪切裂缝也是闭合的。但笔者却认为,只有在拉应力下才会出现张开的裂缝,也就是只有当应力状态处于图1的横线(Ⅰ线)以下时,才出现张开的裂缝。详细意见,可见另文。作者所以能在横线以上的应力状态(图1的Ⅱ线)测得张开的裂缝,可能是他们把试样实际受到的拉应力错算为压应力。  相似文献   

7.
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6期的“边坡稳定性的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及应用”一文(作者冯树仁,丰定祥,葛修润,谷先荣,以下简称原文),提出了一个十分简便的方法(以下简称原文方法),但似引入过多的假定。现作如下讨论。(1)原文方法的二维背景正如作者所述,在边坡稳定三维极限分析这一领域,已有多篇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Duncan曾对1992年以前发表的24篇有关论文作过一个很好的总结[1]。综观这些研究工作可以发现,三维分析往往是在二维领域的某一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Hungr(1987)推广了简化Bishop(1955)法[2],该法忽略柱体纵向和侧向面的剪力并应用力矩平衡条件求解。C  相似文献   

8.
孙强 《岩土工程学报》2009,31(3):486-487
<正>笔者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第7期的"斜坡演化的燕尾突变模型研究"一文涉及的某些问题引起潘老师等的深入讨论,笔者在进一步查阅了相关文献[1-16]的基础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说明,以试图回答潘老师"讨论文"提出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很感谢对“软粘土抗剪强增长规律”一文的讨论,这说明大家对该问题比较关心,同时也说明该问题没有取得普遍共识,有必要加强讨论,提高认识水平。以下笔者对讨论稿所提出的问题逐一答复。(1)室内三轴等向固结情况下存在  Δτf=sinφcucosφcu1-sinφcuΔσ3f=tanφcΔσ3f  tanφc=(1+sinφcu)tanφcuφc是一个数学推导过程中产生当量角,与有明显物理意义的直剪仪测定的φcq混为一体,只能增加不必要的混乱,别无什么好处,建议按文献[1]方式称该角为φc。为了避免由于该角定名表述不合理引起人们错用交通部98港工地基规范,笔者专门在文献[7]中分析了φcq和φcu及  相似文献   

10.
对“复合土工薄膜及其防渗设计”讨论的答复陶同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所,210029)顾淦臣教授对笔者在1993年第2期上发表的“复合土工薄膜及其防渗设计”一文的讨论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笔者读后得益匪浅,现对顾教授文章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答复如...  相似文献   

11.
三月,春风送暖,人们沉浸在“两会”召开的喜悦中。当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不小,但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任务”的时候,我坐在会场,心情异常激动。它说明,早在13年前国家建材局提出的中国建材工业要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道路,是正确的。这也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想……  相似文献   

12.
"大"和"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和效率是大工业化时代的标志."大"和"快"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席卷全国的建设大潮中,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设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建筑师们所承担的工作,与膨胀的建设规模相对应的往往是被大大压缩的设计周期.但是,对发展指标和速度的追求却驱赶着中国建筑师们不得不"大"干"快"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多少让世界刮目相看。但20多年的建设并非叫好声一片!相反,越来越多的专家甚至老百姓都提出了许多异议:无论我们走到哪个城市,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色的高楼群、玻璃墙、霓虹灯、立交桥、宽马路、大广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住宅设施》2009,(8):32-32
8点15分,方太的上班时间,展厅接待主管谷陶已经在忙忙碌碌的做接待准备。今天的来宾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油烟机分会一行,共四十人,几乎网罗了全国的厨电知名企业精英人员,更不乏国内排得上名的厨电巨头。谷陶介绍,今天总共要接待五批客人,这是今天的第一批。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论述,进而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境物之间     
“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这是大舍为他们在北京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举办的X-微展所起的名字.“即”意为接近,境是指“一个空间及其氛围的存在”,而物是指“建筑的实体”.[1]从题目中不难读出,大含将自己的建筑历程定义为对“境”与“物”这两个建筑本体主要构成元素的探寻.它像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却因为目标与路径的迷惑而产生曲折与跌宕.这种情节也暗藏在这个命名中:“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词序的转换在这里有着特别的含义,它用一种简单而分明的方式体现出大舍在“境物”之间的权衡与选择.如果说,大舍早先的设计策略更倾向于“境”的营造,那么,他们近期作品中的一个新动向是“物”的构筑开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种变化戏剧性地体现在龙美术馆与大舍之前作品的强烈差异之上,在设计策略与建筑语汇背后,所隐含的是建筑师对于建筑本源价值与实现手段的不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徐工新疆地区代理商伟业公司的会客室里,我见到了第一位采访对象——徐老板。憨憨的体型,黑黑的皮肤,浑身上下透着一种朴实,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聊起来之后,我渐渐发现徐老板朴实、率真之外更透着一种睿智。从做生意上来讲,他绝对是个有想法的人。十几年前,徐老板凑钱买了几台平板车,  相似文献   

18.
潘莹  施瑛 《华中建筑》2009,27(1):149-154
岭南文化的“重商”思想的发展成熟影响了明清以后“岭南派”建筑的形成,“岭南派”建筑注重实用、追求享受的功能观,张扬显露、追逐潮流的装饰风格,人神共居、求财祈福的环境意象和中西合璧、多元兼容的建筑文化特征都深深根源于“重商”思想。  相似文献   

19.
"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建筑文明与建筑文化的关联性:建筑文明是建筑文化的内在价值,建筑文化是建筑文明的外在形式;建筑文明尺度对建筑文化品位的内在制约,建筑文明的价值转换,充实为建筑文化的历史积淀,全球化文明散布引发的建筑文化增熵及抗衡文化增熵的三种“负熵流”。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朽木不可雕也。"然而,一根根残根枯木,到了艺术家手里,经他们随形赋意,巧施雕凿,再着点睛之笔,就成为一件件有生命的工艺品。艺术家以高超的创造技巧,把天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巧夺天工,相映生辉,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