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气顶油藏开发中,经常遇到油井气窜的问题。准确地计算气窜气量,对进行气顶油藏油、气开发动态分析,研究剩余油、气分布,计算天然气最终采收率及可采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油藏生产气油比动态法和溶解气累积产量法计算气顶油藏气窜气量,通过实际应用,证实了这两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夏子街油田三叠系油气藏为全他油气藏油井气窜特征及其机理。该油气田由于是开发初期,注水工作滞后、初期采油速度偏亮、地导征降快等因素丰起气顶气窜。通过对气窜的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和类比法,确定了油气藏油井气窜的划分标准,建立了油藏油井气蓉机理模型和气顶气窜类型。研制了一套适合本油气田气窜气量的劈分方法,并讨论了气顶气窜以及气顶不同的开发方式对油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喻莲  赵文琪  陈礼  王桐 《特种油气藏》2013,20(4):110-112,156
研究气窜现象及准确计算油、气产量对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凝析油气藏气窜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常规油气藏,而分析凝析油气藏2次气窜问题更为复杂。针对某区域凝析油气藏油井发生的2次气窜情况,以油气水流动特征、反凝析特征研究为基础,运用生产气油比法,结合多种方法相互印证,确定了气窜特征和气窜类型,进而推导出了计算凝析油气藏气窜量的物质平衡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于研究中高凝析油含量的油气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辽河双台子油气藏为国内典型气顶砂岩油气藏。该油气藏为断块分隔的背斜圈闭,油层为扇三角洲相砂岩,具厚度大、粒度粗、分选好、渗透率高的特点,投入气顶驱开采19年,取得较好效果。其开采特征表现为:老井初产好产量高,其产量受油层厚度影响不大,加密井则生产较差,并且对老井有明显的干扰。开发中油井气窜十分普遍,依据该油藏的地质动态特征,可将气窜归纳为两种模式:垂向气窜与侧向气窜。垂向气窜发生在穿过气顶的油井中,气顶气自本井上部窜入下部油层,由于距离近,故气窜发生快而严重;侧向气窜发生在构造翼部靠近气顶的纯油井中,气顶气自临近的气顶侧向窜入油层,由于距离较远,故气窜发生慢且平缓。鉴于该油气藏极低的原 粘度与较高的渗透性,其600m井距已可有效地控制储量,井网加密似嫌多余。  相似文献   

5.
凝析气顶油藏气顶气窜研究——以让纳若尔Γ北油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凝析气顶油藏气窜特征与常规气顶油藏气窜不同,在气窜过程中,凝析气会发生反凝析,造成凝析油损失,因此,在气窜分析和计算时要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以让纳若尔带凝析气顶油藏开发为例,根据生产气油比和累积产气量的指示曲线,结合测井解释结果,对让纳若尔Γ北油藏进行了凝析气顶的气窜识别及气窜类型分析,确定目前Γ北油藏有10口井发生侧向气窜;考虑到凝析气的反凝析特点,通过对常规气窜程度计算公式的改进,建立了适合凝析气顶气窜程度的计算方法,计算Γ北油藏的10口气窜井中凝析油产量占总产油量的18%,凝析干气产量占总产气量的19%.  相似文献   

6.
以文135块为例,应用产量监测法、生产气油比监测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气顶砂岩油藏开发中的气窜和油侵进行了识别,进而研究了油气界面移动状况,指出油侵和气窜对开发生产造成的损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带气顶底水油藏油井最佳射孔位置的理论公式,并导出在最佳射孔位置条件下油井的临界产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ɲع����о�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对控制生物气成藏的诸项地质因素进行了探讨,取得如下认识;(1)产甲烷菌的大量和繁殖是生物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其 适宜的地球化学环境为缺氧,缺硫酸根、中-中高温、较低矿化度的近中性水介质环境;(2)Ⅰ、Ⅱ型有机质的最佳生气温度为35-40℃,Ⅱ型有机质的最佳生气温度为40-50℃;(3)有机质生气潜力按Ⅰ、ⅡⅢⅢ  相似文献   

9.
气顶稠油油藏中稠油和天然气的流动性能相差悬殊,在采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油井气窜。由于气窜气量难以准确劈分,目前国内该类油藏气采收率大多以类比法确定,其结果误差相对较大。该文通过对高3块油井气窜气量的准确劈分,把气顶稠油油藏中天然气分解为气顶和稠油溶解气两部分研究。并通过总结在开发过程中气顶总压降与累积产气量关系,得出了高3块稠油气顶气藏的开采特征类似弹性定容气驱气藏的结论,进而应用压降法、物质平衡法、产量统计规律法分别对高3块气顶气和稠油溶解气采收率进行了计算。经多种方法验证,结果较为准确。为今后制定开发技术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顶油田在开发中如何有效预防气窜和发生气窜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对提高气顸油田的开发效果尤其重要。在吐哈油田气顶油藏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气顶油田开发中如何预防并处理气窜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同类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喇嘛店油气田气顶流动单元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因气顶、油气界面的存在及严重的陆相储层非均质性,使气顶油气田与纯气田、纯油田的开发明显不同。针对井网较难控制的砂体窄小、微相、岩性、物性快变区,用离散井点的储层参数进行各种纯数学方法的平面内差成图方法,将很难客观、细致地揭示流动单元。为此提出使用大量成因信息与沉积模式进行平面微相精细研究以控制复杂的微相级单砂体,用微相内能量相单元精细研究以揭示单砂体内部变化规律,再结合渗流系数、存储系数、净毛比划分流动单元的能量相控流动单元的研究方法;并以喇嘛店气顶油气田为例,用此在SⅠ油层组的2小层识别出4种24处微相、5类47个流动单元,因差异显著、平面分布复杂的不同类型流动单元的气层油淹速度与程度不同,将造成严重的平面指进型油淹、低渗型残气区、气油界面呈多指形复杂曲面,且气油界面的快升,将造成严重的损能、损油、损气。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盖层烃类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用油气地球化学理论和盖层封油气理论,分析了盖层内烃类垂向分布的成因机制.盖层内烃类由“残留烃”和“滞留烃”叠加而成,残留烃主要分布于盖层中部,其组成变化受盖层排烃效应的控制,滞留烃主要分布于盖层的下部,其组成变化受烃类垂向迁移效应的控制.建立了盖层烃类垂向分布成因模式.并探讨了盖层烃类垂向分布规律在盖层研究和气藏追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数值模拟技术在气顶气藏剩余气研究中的思路和方法,针对濮城南区带油环气顶气藏的特点,采用美国Landmark公司VIP5.0版本数值模拟软件包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参数准备,静态储量拟合、动态历史及饱和度拟合,模拟出淮城南区Ss2油层1、2砂岩组各小层剩余储量及不同阶段含气饱和度分布,结合可视性技术形象描述了淮城气顶剩余气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剩余气挖潜提供了重要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泥岩盖层封闭游离相天然气有效性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深入研究泥岩盖层封闭游离相天然机理及其能力演化基础上,通过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形成时时期与气源岩大量排气勘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锥进的油藏工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推导了气顶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和见水时间。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油藏顶部油气界面、油藏底部的油水界面、油层各向异性比值及水平井位置对水平井势分布的影响。所得的结果对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原油轻烃反吹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程序升温进样(PTV)和切割反吹色谱分析技术对原油C15及以前的轻烃组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压力(P1,P2)、变压时间和变压速率等进行优化选择,在切除中—重质烃类物质、保护分析柱的同时实现了轻烃组分的快速分离分析,几个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都优于GB/T18430.1—2001和美国1998ASTM:D5134—98的要求,分析结果稳定可靠,轻烃指纹参数和正常色谱分析结果有很好的可比性。应用此方法对准噶尔盆地部分原油样品进行了分析,轻烃地球化学参数特征清晰地反映了油样的同源性和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气体钻大斜度水平井最小注气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气体钻井如何确定合理的钻井流体力学参数的难点。以前沿用的气体钻井参数计算方法,因其依据的假设条件带有局限性,其设计气量都比实际情况偏小。为此,通过钻铤与钻杆交界面、套管与裸眼交界面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空气钻井流体力学参数设计为依据。从力学分析入手,根据空气动力学翼型的气动特性,引入薄翼理论,对岩屑颗粒进行受力分析,探讨了气体钻大斜度水平井有效携带岩屑的最小排量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气体钻大斜度水平井流体力学参数的方法和公式,并且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井内环空压力分布规律、环空携屑能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水平井携岩的最小气量。计算结果与油气田实际应用情况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刘先涛 《钻采工艺》1998,21(1):31-32
针对气井排水采气的特点,提出采用TOPSIS方法对气井优选排水采气工艺,该方法是借助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对各方案进行排序,以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实例分析,认为方法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藏盖层类型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中国主要含气盆地气藏盖层的影响因素,从7个方面划分了盖层类型,对9类岩性的气藏直接盖层进行了典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