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砂岩地层酸化解堵一般采用12%HCl+3%HF+添加剂的标准土酸体系,但对特殊储层,如伤害半径小、油层能量低等储层,为达到特殊的酸化目的,可以采用高浓度土酸进行酸化。文中在分析探井储层特征、探井地层伤害主要因素,通过对高浓度土酸酸化液浓度及添加剂以及酸液与储层的适应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11口井近20井次的高浓度土酸酸化试油实践,证明高浓度土酸酸化试油工艺具有用液程序简单、用液量少、返排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留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重复酸化用酸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原文留油田文 16断块储层渗透率低 (2× 10 -3 ~ 6 0× 10 -3 μm2 ) ,温度高 (12 3~ 130℃ ) ,长石含量高 ,油井重复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分析了用土酸或含 (潜在 )氢氟酸的酸液处理砂岩储层造成的各种伤害 ,提出了对重复酸化用酸液的要求 ,包括氢氟酸含量适当 ,减少二次伤害等。根据这些要求研制了适合中原油田砂岩油藏重复酸化用的由膦酸、脂肪酸酯和含氟盐组成的有机缓速酸 ,提出了前置酸 (10 %~ 15 %盐酸或盐酸 /醋酸 添加剂 )—主体酸 (有机缓速酸 )—后置酸 (10 %~ 15 %盐酸 添加剂 )—顶替液酸液体系。在短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岩心渗透率的幅度高于低伤害酸 (磷酸 /氢氟酸 /盐酸胶束酸 ) ,低伤害酸又高于常规土酸。在长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串连 3段岩心渗透率的幅度均远高于低伤害酸。在现场试验中将有机缓速酸体系用于 4口井的再次酸化 ,均获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详细介绍了两口经过土酸类酸液处理但效果不佳的油井再次酸化的情况和效果。图 2表 4参 4。  相似文献   

3.
开发出一种用于砂岩油藏基质增产的新型酸液-砂岩酸,该体系有几个方面的特性:能缓慢反应、可控制粘土的溶解、对石英溶解能力强、不利用高HCl:HF比就能减小诸如二闪沉淀等有害影响,与土到和缓速酸相比,砂岩酸腐蚀性小,使用更安全,缓蚀剂用量低。岩心流动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砂岩酸确定提高了砂岩地层的产能。  相似文献   

4.
5.
吴月先 《试采技术》1996,17(3):62-66
四川西北地区平落10井首次进行SD5-8土酸基质酸化试验获得成功,将增采气指数折算气产量6.21×10^4m^3/d,为致密砂岩气藏增产措施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从地质分析入手,对酸化效果进行较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6.
深部致密砂岩气藏的压裂及酸化处理砂岩致密气藏的开采主要靠实施水力压裂,但对于水用性产层,由于许多砂岩地层中含有大量水敏性粘土矿物,因此会给实施压裂措施的开采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同样,酸化时也存在着产层粘土含量高对低渗透层构成严重威胁的问题。目前国外已研...  相似文献   

7.
砂岩地层酸化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醒  陈馥 《钻采工艺》1995,18(2):81-84
本文从化学的角度论述了砂岩土酸酸化的基本化学反应,阐述了酸化过程中重要的基本概念,指出砂岩酸化工艺技术中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临商油田砂岩油层低伤害酸酸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砂岩酸化设计模型的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宝锋 《河南石油》1999,13(2):28-31
介绍了国外砂岩酸化设计模型的研究,发展及90年代以来取得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集总参数模型,分布参数模型。“两酸三矿物”模型、广义地化模型、基质酸化现场实时监测评估软件,基质酸化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用于基质酸化分析和设计的地化反应-传递模拟器,长岩心酸化工艺模拟试验等。  相似文献   

10.
张关根  陆一贞 《油田化学》1989,6(4):295-299,289
采用NH4HF2、H3BO3和HCl合成HBF4,在大量室内基础上提出了HBF4酸液最佳配方。采用最佳配方进行酸化天然岩心的模拟试验,并考察了天然岩心在氟硼酸酸化前后的物性变化情况。介绍了氟硼酸酸化的现场施工程序与结果。室内及现场试验表明,氟硼酸对低渗砂岩储层的酸化是有效的,酸化效果较常规土酸的好。  相似文献   

11.
ƽ���������س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平落坝气田是川西龙门山前缘发现的又一个中型气田。文章从沉积构过发展、孔隙演化、油气运聚史、圈闭类型和特征、储层地质模型、封盖性能、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剖析了平落坝香二气藏的成藏机制。该构造紧邻上三叠统生烃凹陷,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早期聚气条件好,晚第三纪以来有丰富的“晚成气”补给;属短轴高丘状背斜构造类型,褶皱适中、圈闭完整,无破坏性大断层切割;香二段气层上覆香三段泥质岩厚度大,宏观特征和微观结构研究认为属封盖能力强的优良盖层;香二段储层发育6种类型次生储集空间,孔隙结构较好,选择性溶蚀导致信层的非均质,具较高的有效储集概率;张开、半充填低角度裂缝发育,与次生溶蚀孔形成有机的配置,裂缝是重要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是气并产能的重要控制因素;天然气的保存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12.
气井在生产过程中,产能下降的原因有地层压力下降引起的自然递减和产层物性变化引起的额外递减,采用不同时期试井得到的产能方程可以计算两种递减各占的比重。文章研究了气井产能方程的结构,看出气井在理论条件下,二式中的A、B值不发生变化;但当地层出水、井底积液等情况时,A、B值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平落坝须二气藏单井产能方程中的A、B值的变化分析,认为须二气藏各井无论是否出水,均存在额外递减,亦即各井的产层在生产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气井出水会造成有效渗透率下降,生产压差额外增加,导致气井产能下降,产量递减幅度明显增大,这对单井影响较大;建议对存在井底积液的气井尽快考虑带液措施,以避免产层进一步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13.
川东石炭第气藏广泛地分布于四川盆地东部,已成为主力气藏。在勘探开发过程中气层受到伤害。自然渗透率下降,为提高天然气产能,大量地采用了压裂酸化技术措施。压裂酸化工艺技术的水平,影响到天然气增长的效果。为了确保压裂酸化工艺技术的有效作用,文章着重分析了四种盆地燕地区石炭系气藏压裂酸化的效果及影响酸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压裂酸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于构造轴部,高点的井,一般宜采用每米厚度注入约1.5m^  相似文献   

14.
平落坝须二气藏属断层—构造圈闭类型边水气藏。气藏原始地层压力 42 1 56MPa ,地层温度1 0 0 1 6℃ ;储层埋深 341 9 0 0~ 3845 0 0m ;岩性为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 ;储层基质物性 ,岩心分析平均孔隙度为 3 42 % ,平均渗透率为 0 1 61 8× 1 0 - 3μm2 ,非均质系数为 44 1 4~ 494 53;裂缝发育 ,试井解释结果 ,渗透率是岩心渗透率的 54 56~ 2 0 72 77倍 ,属孔隙—裂缝型储层。须二气藏自 1 990年开采以来 ,经多项综合研究和开采证实 ,须二气藏为统一的水动力系统 ,且边水不活跃 ,气井原始地层压力具有先期压降特征 ,且连通性很好。天然气中甲烷 96 0 %~ 97 0 % ,相对密度为 0 570~ 0 575,气质好 ,不含硫化氢 ,天然气储量为数百亿立方米 ,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结果 ,天然气储量数值相对误差仅 0 2 9%。根据现有的 1 1口生产气井 ,经多次试井测试及生产证实 ,天然气产能较高。须二气藏天然气储量及储量丰度是四川盆地目前天然气储量大、储量丰度高的天然气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属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块状砂岩储层,是该区域的主力气层。针对这一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以岩心资料为基础,通过地震、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建立了储层的地震模型。文章重点介绍GRIstation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COMPAK烃类检测定性预测技术预测含气砂体有利区、SEIMPAR测井多参数反演的自然伽马反演定量预测砂层厚度、HARI和GEOsmart精细波阻抗反演技术定量预测含气砂层等,从而形成了一套由定性识别到定量判识的综合预测技术。采用该套技术部署的邛西4井在须二段获高产气流,2003年新增天然气控制储量200×108m3以上,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四川八角场气田香四砂岩气藏水力压裂缝高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压裂所形成的垂直裂缝高度, 对于计算缝长和缝宽有重要作用。依据压裂施工参数和井温测井资料, 对国外经验公式进行改进, 建立起适合四川八角场香四砂岩气藏的压裂缝高计算公式, 方法简单、适用, 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7.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贵生  何鲤 《天然气工业》2005,25(10):21-23
文章对川西地区钻遇地层的岩性、电性及其组合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比,根据其特征及地震反射的结构和构形,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技术并参照Van Wagoner(1987)的层序等级和李思田(1992)陆相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P.R.Vail领导的埃克森公司研究组(1987)为代表提出的Ⅰ型和Ⅱ型层序界面标志,对上三叠统层序地层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川西上三叠统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划分方案,认为川西坳陷中段的须二段不等于坳陷南段的香二段,坳陷南段(平落坝)香二段对应于坳陷中段须三上段再次充填准层序组和须四下段,在白马、松华和大兴西仅相当于须三段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四川西部新场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与低孔渗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致密砂岩比较,其储集条件明显变好,孔隙度一般为15%~18%,平均渗透率363×10-3μm2,属致密型向常规型过渡的储层类型。储层砂体厚度自西向东有增厚的趋势,储集性也逐渐变好,但总体差异不大;有四种基本孔隙类型,孔隙宽度服从正态分布;从Ⅰ类储集岩到Ⅳ类储集岩,孔隙结构由好变坏、毛细管压力由粗歪度变为细歪度、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由小变大、孔喉半径依次变小、储渗性依次下降,直至变为非储集岩。储渗性主要受方解石含量和粘土矿物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磨溪嘉二气藏埋藏较深、高温、高压,水平井段长度大、有效储层分散及非均质的特点,成功用于磨溪雷气藏水平井完井酸化的连续油管拖动酸化工艺,由于受注入压力、管径的限制,施工排量、规模受限。不能完全满足嘉二气藏完井酸化的需要。新开发的清洁转向酸技术是依靠反应生成的盐类物质(CaCl2、MgCl2)的浓度及pH值的变化自然调节酸液的粘度,实现酸液的转向。达到封堵已酸化储层(高孔、高渗、裂缝性产层)的目的,从而实现非均质储层(长水平井段)的均匀酸化。该工艺技术在M005-H3井获得了成功应用,射后初测产气3.5706×10^4m^3/d,采用加重酸解堵酸化后,测试产量减至2.61×10^4m^3/d,采用清洁转向酸措施后气产量增至4.7888×10^4m^3/d,采用胶凝酸重复酸化后产量又减至3.3366×10^4m^3/d,表明清洁转向酸体系在该井的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鄂7井储集层的地质特征,提出了适合该井酸化作业的工作液配方,全面评价了酸液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酸液与地层岩石的反应速度慢,腐蚀性小,滤失量低,易于返排,在较高浓度Fe^3^+存在时不沉淀,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