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大量非构造圈闭钻井获得高产,证实了岩溶储层是茅口组岩性气藏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但岩溶储层的成因及地震响应特征尚不明确,不同地区的岩溶储层预测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蜀南自贡地区茅口组构造特征、地层特征和岩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得出以下5方面认识:(1)台内滩相是岩溶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自贡地区茅口组台内滩相主要在茅三段和茅二b段发育;(2)东吴运动差异抬升是研究区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3)断层形成于茅口组沉积之后,茅口组顶部岩溶储层受后期局部持续风化控制,茅口组内部岩溶储层受后期断层改造控制;(4)距茅口组顶距离不同,岩溶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同,茅三段表层型岩溶储层物性与茅口组顶部波峰振幅呈负相关,茅二b段内幕型岩溶储层物性则与茅口组内部波峰振幅呈正相关;(5)表层型岩溶储层在平面上不依赖断层且具有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2.
通南巴构造带阳新统缝洞型气藏勘探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殊  郭旭升  曲国胜 《石油物探》2007,46(4):394-401
在川东北通南巴构造带上,下二叠阳新统具有发育大型气藏较好的基础条件。为此,从通南巴构造带的构造演化背景出发,分析了通南巴构造带阳新统断层系统发育状况及其作用。通南巴构造带为一大型背斜,构造主体为北东-南西向展布。主体构造上同时又发育有大量北西-南东向断层,将主体构造切割,形成多个次一级构造。在构造带的东北部黑池梁-马路背一带,下二叠阳新统地层发育多期次、多方向、互相连通的断层系统。用平衡剖面、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有部分断层具有明显的反转断层性质,即早期为拉张正断层,后期挤压为逆断层。通南巴构造带涪阳坝构造大规模的断层系统有利于裂缝的发育,早期拉张断层的发育有利于岩溶作用的发生。同时,尽管断层较为发育,但其都没有断穿较厚的膏岩层,保存条件较好。结合下二叠统地层本身为优质烃源岩这一有利因素,分析认为通南巴构造带东北段具有较好的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3.
彩25井区石炭系火成岩气藏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石炭系火成岩气藏自彩25井在其中获得工业气流后,随后有多口评价井落空,所以研究该区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便成了急迫的问题。针对火成岩油气藏形成的特殊性,从储层的形成特点、气藏形成的运移条件和发现井的构造背景等角度分析了该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彩25井区火成岩气藏储层多位于石炭系火成岩顶部不整合面以下,岩性主要为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熔岩和蚀变安山岩,其中发育裂缝及各种溶孔等次生孔隙;火成岩下伏的石炭系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等气源岩所形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向上运移到火成岩顶部,然后通过不整合面下的渗透层横向运移并聚集到局部构造的高部位,形成高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断裂通道、构造高背景以及火成岩的孔渗性是控制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近年来取得重要突破后继而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但对气源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的成因鉴别和气源对比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天然气既有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龙潭组/吴家坪组烃源岩(磨溪雷一段气藏),断裂下盘须一段烃源岩有一定贡献(中坝雷三段气藏)或供烃条件(川西雷四段气藏),也有主要来自须家河组烃源岩,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有一定贡献(元坝和龙岗雷四段气藏)。雷口坡组气藏具有3种不同的源储组合,其天然气勘探方向具有差异。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作为主力烃源岩构成下生上储型,切穿龙潭组至雷口坡组的深断裂周缘的正向构造是寻找雷口坡组规模性气藏的最有利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底部烃源岩和雷口坡组顶部储层可以构成旁生侧储型,岩溶残丘或岩溶斜坡局部构造高点是这类组合较有利的发育部位。雷口坡组自身构成自生自储型,这类组合往往作为辅助参与气藏形成。  相似文献   

5.
岩溶在四川盆地下二叠统储集层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致密碳酸盐岩气藏裂缝储集空间有限,岩溶发育是高产稳产的关键.喜马拉雅褶皱期,下二叠统致密灰岩孔隙水量极为有限,地表水难以渗入地腹岩层,故不具备形成岩溶的条件.对钻井获得的较大储量缝洞型气藏分布、地表充填溶洞调查、井下钻遇溶洞与断层的关系、溶洞风化壳充填物及地层水同位素的特征等分析,均反映出东吴期暴露岩溶在溶洞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认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早期成岩致密化,通过溶蚀扩大节理面和层理层面发生岩溶作用,并形成以管道状为主的洞穴系统,为现今缝洞型气藏提供了天然气储渗的主要空间.图3表1参16  相似文献   

6.
台湾西部天然气地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区天然气主要产自中新统煤系地层,具有西太平洋区域第三系成油气的共同特点,并有来自幔源、海相碳酸盐岩和有机物热混合的碳酸气成分。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岩性(砂体(、较完整的背斜和走滑断层所控制。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是:(1)西北部沿已知含油气背斜长轴方向上的构造高点;(2)深部木山组及其以下层位(包括白垩系);(3)扭性断层的上升盘或上盘构造造圈闭;(4)基底高区及其周围的地层不整合和地层尖灭封闭。  相似文献   

7.
四川资阳地区灯影组气藏储渗体圈闭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四川西南部威远背斜北翼的资阳地区,背斜及断层稀少,圈闭类型复杂。通过对区内灯影组沉积、成岩、构成及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主要有残丘和风化壳型、岩溶溶洞型、透镜型、裂缝型和古残留背斜型等5类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储渗体圈闭,这些储渗体圈闭是各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对灯影组气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什股壕区带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岩性气藏和背斜气藏,为深入研究该区成藏规律和提高水平井的实施效果,对气藏的几何形态及其类型详细研究很有必要。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结合气、水层解释和测试成果,解剖了典型气藏的平面和剖面几何形态,分析了相关圈闭遮挡因素,将研究区气藏分为5种类型。纵向上,下石盒子组2段和3段主要发育岩性气藏,盒1段主要发育背斜气藏,山西组主要发育地层超覆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平面上,区带西部斜坡区主要发育岩性气藏和地层超覆气藏,东部隆起区主要发育背斜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气藏。研究区层间断层比较发育,除发育有小型断块气藏外,一些岩性气藏和背斜气藏被层间小断层切割,几何形态有所改变,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可以精细地确认研究区气藏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9.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盐下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但是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典型气藏解剖,分析了油气藏类型,探讨了油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区盐下碳酸盐岩发育有构造气藏、岩性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气藏3大类及背斜气藏、断背斜气藏、逆冲断裂背斜气藏、生物礁岩性气藏和构造-岩性气藏等5小类气藏。海西期基底古隆起控制了大气田的形成,喜马拉雅期挤压构造运动形成了逆冲断裂油气聚集带,沉积相带控制了气藏含油气丰度,盐膏岩盖层保存条件好,形成断背斜气藏。大型完整背斜构造与高能礁滩体相配,是西部查尔朱阶地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逆冲断裂背斜构造圈闭与大规模的缝洞型储集体配合,是东部别什肯特坳陷和基萨尔褶皱隆起区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成藏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主要发育中新统上、下油组及始新统深部油组,由7个凝析油气藏组成。柯克亚背斜在安居安期即具雏形,主要形成于上新世末-更早新世。深部油组以侏罗系为油源,中新统上、下油组以石炭系-下二叠统和株罗系为混合油气源。柯克亚油气田具三阶段成藏模式,即“古油藏形成,背斜雏形期油气充注,晚期驱替成藏”。上、下油组为次生凝析气藏,深部油组为原生凝析气藏。根据对柯克亚周围地区钻探失利原因的分  相似文献   

11.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史,采用沉积补偿法研究了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下二叠统顶的古构造情况。结果表明,该构造带存在早期古拉张断裂,构造带的形成与这些断裂关系密切。实验室模拟了该类高陡构造带的形成。进而指出了该构造带的有利勘探方法向为:①构造带中断裂发育带的断上盘和下二同地中该统内的溶蚀缝洞系统;②长兴组生物礁发育的有利地区;③池2井以北至池22井一带5,6号断层之间的陡带石炭纪地层。  相似文献   

12.
川北阆中-南部地区茅口组礁滩相储层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四川盆地北部阆中-南部(地名)地区处于川北坳陷与川中隆起的斜坡部位,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下二叠统茅口组沉积时处于台地边缘相带,东吴运动使其顶部长时间暴露地表。这种沉积环境不仅在沉积期有利于礁滩相岩溶改造型储层的发育,而且在成岩期也有利于建设性成岩作用的发生,同时还有利于裂缝的发育,因而对茅口组礁滩相储层进行预测对本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川东北普光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本区茅口组储层特征,对研究区储层地震响应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茅口组有利的储层发育带:位于工区西南部呈NW-SE条带状展布的礁滩相储层。  相似文献   

13.
川东—川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受暴露和风化淋滤的影响发育了独特的早成岩期风化壳岩溶储层,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由于岩溶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测井响应特征等极为复杂,导致其测井有效性评价难度较大。在储层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岩溶发育模式,开展了茅口组3套典型储层的测井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茅口组顶部储层的有效性与铝土质泥岩等风化残积物的充填程度密切相关,茅一段—茅三段铀含量较高储层的有效性与地层水的活跃程度密切相关,茅一段—茅二段似层状分布储层的有效性与泥质灰岩对潜水面的控制作用密切相关。②岩石放射性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反映了茅口组岩溶储层的发育和有效性,因此自然伽马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岩溶储层有效性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③受岩性、断层、岩溶侵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构造中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的分布范围不同,因此储层的主要发育深度也不相同。该研究成果对于风化壳岩溶储层的有效性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于四川盆地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储层的研究多集中于沉积相、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天然气成藏模式及气源对比等方面,井位部署也持续围绕着断裂展开,限于地震资料品质等原因对该套储层的定性分析及定量预测研究程度偏低。为此,基于前人的上述传统研究成果,利用川南荷包场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高产气井岩溶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模型正演、振幅属性分析及烃类检测等多种方法,开展茅口组岩溶储层的定性分析、定量预测与含烃检测,进而预测岩溶储层的有利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1)荷包场地区茅口组岩溶储层纵向上具有分层特征,高产层段主要发育在距离茅口组顶部50 m以内的上部层段;(2)高产层段的茅口组顶部及下部同相轴表现出"弱波峰、弱宽波谷"的地震响应特征;(3)振幅指数属性定量预测和烃类检测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区存在着3个优质储层发育带,并且与实钻井的吻合度达到了80%。结论认为,荷包场地区除沿着断裂发育储层有利区带外,远离断裂带也发育了3个岩溶储层有利区,3个有利区合计面积为79 km~2;上述认识对于远离断裂在构造斜坡及向斜区进行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源  陈胜  王鹏  刘微  范昆  孙甫 《新疆石油地质》2021,42(5):529-540
川南地区Y101区油气资源丰富,主要产气层下二叠统茅口组岩溶缝洞发育.储集层厚度小,横向非均质性强,与上覆上二叠统龙潭组岩性速度差异大,形成"两谷夹一峰"的强反射界面,对茅口组岩溶储集体产生屏蔽效应,导致岩溶储集体地震响应识别困难.为此,建立一套基于模型正演的频率域子波重构和波形分解技术进行岩溶储集体地震响应识别,首先...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包场构造钻遇下二叠统茅口组的16口井均位于逆断层上,有11口井获工业气流,其中5口井测试产气20×10~4m~3/d以上。该区茅口组茅四茅二段储层为裂缝和溶洞组成的储集体,为了定量描述缝洞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发育规模,对下二叠统逆断层和茅口组茅四—茅二段储层顶、底进行了精细对比追踪,对茅四—茅二段进行了高分辨率的逆断层约束速度反演,并结合叠前、叠后地震属性选取敏感属性进行缝洞系统的定量检测,最后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融合高分辨率逆断层速度反演结果和高精度相干属性数据体进行缝洞系统三维雕刻,定量刻画了该区茅口组有利的缝洞系统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二叠系茅口组是四川盆地勘探时间最早、目前勘探活动最活跃的层系之一.茅口组气藏按其储层类型可以分为裂缝型、岩溶缝洞型、热液白云岩型、滩相白云岩型和泥灰岩型5类,以岩性气藏为主,在不同区带、不同组段气藏类型表现出差异多样化特征.在梳理前期茅口组勘探成果和分析不同类型气藏特点基础上,明确了台缘滩、台内滩和深缓坡等有利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18.
威远构造阳新灰岩岩溶隙洞系统发育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水-岩作用的观点,从历史的、岩溶的角度,对四川威远构造二叠系阳新统天然气储巢空间一溶隙孔洞系统(以下简称隙洞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期(沉积期、暴露期及埋藏期)进行了探讨.大量溶蚀迹象表明阳新灰岩至少发育有沉积型、暴露型及埋藏型三种岩溶.现今阳新统的隙洞系统是岩溶长期作用叠加产物.阳新统储层主要为岩溶控制性储层.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川南云锦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岩石学特征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溶蚀作用期次与机制开展研究。云锦地区茅口组储集层存在3期溶蚀作用,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的流体为大气降水,东吴运动期裂缝为渗流通道,表现为由裂缝向溶蚀缝洞和岩溶洞穴转化,不整合面和古地貌为主要控制因素;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相关的岩浆期后幔源深部热液,沿断裂上移到茅口组内部并进行改造,鞍形白云石发育;晚成岩期埋藏溶蚀作用流体为二叠系碳酸盐岩内部流体与泥岩成岩转变流体的混合酸性流体,在上覆地层压力下,燕山运动期裂缝和缝合线为流体渗流通道,沿裂缝和缝合线溶蚀缝洞发育。整体而言,表生期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形成的决定性成岩作用,早成岩期热液溶蚀作用和晚成岩期埋藏溶蚀作用可以形成少量溶蚀孔洞和溶蚀缝,提高储集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卧龙河构造茅口组岩溶储层地震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20世纪80-90年代沿用蜀南勘探模式发现了卧龙河构造区块茅口组天然气藏,累计产量达44.13×108 m3,占已探明储量的72.57%,但近年来却未再取得较大的勘探突破.通过分析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发现,卧龙河构造区块茅口组储层主要受后期岩溶及白云石化改造,其中,白云石化对储层起建设作用,岩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