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磁测资料解释中,形态复杂地质体非均匀磁化磁异常的正演计算一直是非常重要且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 B 样条函数的插值、求导、求积的性质为基础,建立了 B 样条函数求解复杂地质体非均匀磁化磁异常的二维、三维问题的计算方法。理论模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磁化率参数不均匀、形态任意地质体磁异常的正演问题,且计算精度较高、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在重力资料解释中,复杂形状变密度地质体重力异常的正演计算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以B样条函数的插值、求导、求积为基础,建立了用B样条函数正演二度和三度复杂形态变密度地质体重力异常的方法。文中选用节点非等距的三次B样条函数对模型和实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并且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陆上地震资料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包括近地表速度反演和波动方程地形校正两个单元 ,使得高程或近地表的速度任意变化 ,都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一致性地形校正。该方法用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法估计浅层速度 ,用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解进行波场延拓。近地表的复杂变化使得传统静校正方法的假设条件不能成立 ,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解决“静校不静”、长波长以及静校正引起的波场畸变等问题。应用这种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复杂地表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针对JR地区复杂丘陵地表造成的大、中、小不同尺度的静校正问题,采用不同的静校正方法,即采用联合应用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技术、层析静校正技术和剩余静校正技术,经反复测试选取最佳参数,资料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二维密度界面正反演的样条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从重力场基本公式出发,研究了节点任意分划的二元三次样条函数的插值.求导和求积方法,并提出了常密度二维单一界面及多界面正反演的样条函数方法。该方法将形体正反演与界面正反演统一起来,使计算灵活方便,文中给出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该方法与其它正反演方法(线元法正演、方柱体组合正演,压缩质面法反演、Parker公式正反演)相比,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6.
:新疆YKB地区地形起伏大、浅层速度纵横向变化大,用恒定替换速度静校正方法不能解决该区的静校正问题,构造圈闭难以落实。首先分析了恒定替换速度高程静校正、折射静校正和层析折射静校正等方法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替换速度不准确对资料处理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井VSP联合控制替换速度的静校正处理技术,利用实测的初至时间对静校正量进行约束,以控制静校正量的长波长趋势,提高静校正量的可靠性。利用实际资料对比分析了多井VSP联合控制替换速度与恒定替换速度高程静校正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能更有效地提高构造的可靠性和剖面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王再锋  邵广周 《石油物探》2004,43(5):497-500
小波分析作为数学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B样条函数因其独有的有限性和对称性被选作小波母函数。介绍了白噪声自身特点及其小波分析特性,认为利用B样条小波消除信号中的白噪声是有效的。为验证其效果,对野外磁化率观测资料,把采取B样条小波法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的消噪结果从去噪程度、计算速度、操作程序灵活性以及与实际油井和地质资料的对应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经B样条小波消噪后的磁化率数据比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的消噪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真实的地质和油气藏信息。  相似文献   

8.
秦营三维工区位于金湖凹陷杨村断裂带西段,局部地区资料分辨率较差。由于地下地质构造童杂。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影响共深度点道集的叠加效果,也影响地震剖面水造形态的真实性。为更好地处理实际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静校正方法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微测井和小折射法加剩余静校正方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物探异常导数的新方法-局部坐标样条函数法。所谓局部坐标样条函数是指平面上有一组有序点列,把相邻节点用直线两两相连,以两点之间的弘线为横坐标,与之垂直的直线为纵坐标,建立曲线方程,并使其在内节点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则称此曲线方程为局部坐标下的样条函数。由局部样条函数计算的导数,还需要利用方向导数转换到观测平面坐标下的导数,才能适合实际应用,这种方法具有适应于大陡度异常的优点,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位场及其垂直梯度的快速样条曲化平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准确地求取位场观测异常ΔT及其垂直梯度沿地形切线方向的导数是综合利用ΔT及其垂直梯度进行曲化平的关键。为此本文提出了应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其求导的方法进行曲化平。该法的基本思路是:选择双三次样条曲线函数代替样条曲面函数,即对测线方向和基线方向分别用三次样条函数进行拟合;再利用样条函数求导求得观测场的垂向二阶和三阶导姹;最后利用泰勒级数计算出某一平面上的近似场值,达到曲化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黄土高原区具有双层结构复杂地形1:10万重力测量的地形影响问题而提出了"间接地形校正方法"。该方法是一个综合处理过程,它包括:1.将原始的重力异常计算成自由空间重力异常;2.用三角级数法把起伏地形面上的重力异常换算成某一高度平面上的重力异常,即"曲化平";3.用频域正演公式G(u,v)=2πfe-kz计算和消除层状起伏地形质量的重力效应;4.用回归分析方法消除地形校正的残差。该方法在进行传统地形校正的同时,还能方便地解决多层结构地形的校正问题,消除中间层密度取得不准和中间层密度横向变化引起的地形校正残差问题。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方法有较高的精度。通过工区近7000km2内4974个点的实际资料处理,得到了清晰的异常形态,收到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山区重力勘探中,如何提高地形改正的精度,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高斯求积公式中的求积节点和求积系数,提出一种新的地形改正方法,称作地形改正的等效质线法。此法具有计算公式简单、精度高和物理意义明确等优点。由于此法在每个网格内采用趋势斜平面去拟合地表地形,因而提高了与实际地形的拟合程度;在实际计算中又采用自动查表方式,故能提高计算速度。文中给出的理论计算实例表明,在计算工作量相当的情况下,等效质线法的计算精度比常用的地形改正方法的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13.
用样条函数法求重力异常二阶垂向导数和向上延拓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二元三次样条函数的插值问题,本文给出了插值系数的求法及利用样条函数求导数、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统一计算公式,并用二元三次样条函数对地质模型进行了重力异常二阶垂向导数和向上延拓的计算。模型试其值和理论值的比较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精度高且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样条函数的空间域位场转换方法,首先用位场延拓基本公式建立一个第一类弱奇异性积分方程,求解该方程可得到边界上位场值的法向导数;然后求得积分表达式的值,它与基于样条函数的反演方法形成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15.
综合录井处理的深度数据,通常是整米点数据,即一米取一个数据点,不利于资料解释评价的精细化和定量化。为了充分挖掘综合录井资料应用潜力,通过开展综合录井参数标准化处理方法研究,建立了录井资料的时-深转换处理方法、钻时参数的重新处理方法及气测资料的影响因素校正处理方法,形成深度记录步长为0.1 m的全井连续的原始录井参数、校正气体参数及评价参数数据。该方法提高了油气显示分辨率,使处理后的气体评价参数在其纵向及横向上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双调和样条内插方法在测井和地震资料整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格林函数,研究了双调和样条内插方法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一维空间到多维空间双调和样条内插公式。这种算法的一种特点是滤波的曲率最小。在运用双调和样条内插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网格节点值会聚算法,把网格节点的值向着被它们包围的测井构造数据处的值的趋近、会聚,将分散的各口井的测井构造数据以一定的形式影响、改变附近的地震构造数据。从而,实现了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的整合。 通过胜利油田永3断块典型的复杂构造油气藏测井和地震数据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地质效果进行了讨论,证明了双调和样条内插方法的有效性。实际应用地实例显示,采用双调和样条插值算法,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作出的构造图的分辨率较高的特性,较好克服了单纯利用测井资料作出的构造图的分辨率较低而产生的误解。双调和样条插值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两种资料在预测地层构造面中的有效整合,消除了单一资料的不确定性,使预测结果更准确、更合理。  相似文献   

17.
在油藏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大量数据处理的问题.以井斜校直和生产数据统计为例,提出使用Excel函数编写相应公式,在公式中灵活使用单元格引用方式,通过合理安排输入输出单元格的位置以及充分发挥Excel单元格日期序列自动填充的特性,实现对大量数据快速有效地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速度分析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速度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动静校正,继而影响叠加成像以及偏移归位。针对如何优化速度分析,提出了基于道集资料噪音衰减、道集内相位时差校正、道集优化处理以及速度拾取应用约束等过程的优化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