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成像测井新技术在川西致密碎屑岩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建良 《测井技术》2005,29(4):325-327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裂缝性致密碎屑岩,气藏勘探难度大.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识别裂缝性储层、识别断层,偶极横波测井识别气层,偶极横波测井与电成像测井结合识别地层各向异性、判别裂缝有效性的实例分析,展示了成像测井新技术在川西深层致密碎屑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裂缝性油气藏研究中,裂缝是否有效一直是测井解释的一个难点。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与裂缝有效性相关的信息,本文利用从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中提取的横波各向异性,对其火成岩的裂缝有效性进行测井评价。通过在研究工区火成岩裂缝性储层中的实际应用,证实了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中的横波的各向异性可以定性地分析火成岩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偶极横波测井的地层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塔中Ⅰ号断裂坡折构造带裂缝走向和水平主应力方位,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研究.在分析偶极横波测井仪发射与接收信号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横波分裂现象在裂缝性地层和构造应力不均衡地层中的响应特征.综合利用Alford旋转分析法与反演分析法提取了地层快、慢横波的慢度与方位.以此评价地层各向异性.参考FMI成像资料对塔中Ⅰ号断裂坡折构造带部分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快、慢横波在评价由裂缝和构造应力不均衡引起的地层各向异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测井储集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大港油田在勘探中突破性地发现了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凝析气藏,储集空间具有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征,此类油气藏既是当前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测井解释的一大难题。本文系统阐述以成像测井为代表的特殊测井系列在该气藏储集层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利用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宏观拾取了储集层裂缝、溶孔;采取FMI与ARI(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相结合对裂缝延伸长度、溶孔有效性做了半定量一定量评价;应用DSI(偶极横波声波成像测井)判断了裂缝、溶孔的渗透性能;运用CMR(核磁共振测井)进行了储集层流体性质判别;以及采用Elanplus最优化模型组合技术求取了岩性剖面,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制定了有效厚度划分标准。上述方法综合测试成果表明,特殊测井系列的应用对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储集层的成功评价起到重要作用。图5表1(李建国摘)  相似文献   

5.
赵舒 《石油物探》2005,44(5):509-51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等特点,储层的储、渗机理十分复杂。微电阻率成像(FMI)测井资料能够描述地下岩层的沉积特征,因此,可以依据碳酸盐岩地层的FMI测井响应特征,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介绍了FMI测井解释结果的多种地质应用;给出了常规测井资料和FMI测井资料对岩心的深度归位和空间方位归位的方法原理和实现步骤;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裂缝参数的定量估算关系;通过与常规测井等资料的对比,建立了储层分级标准,并利用FMI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分级。多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对缝洞型储层的评价结果与录井油气显示和测试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6.
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对于储层中尺度较小的裂缝和断层,由于地震的分辨能力有限,而常规测井方法探测深度较浅,难以对该类地质特征进行准确评价。单井偶极横波反射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利用低频横波的传播特点,对井旁20~30m范围内的声反射体进行成像。对偶极横波反射成像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从质量检测到空间反射体三维成像的全套处理流程和软件,提出径向—方位视图和径向—深度视图联合分析、偶极横波反射+微电阻率成像联合解释、井旁缝洞等地质构造产状交互拾取技术。该技术分别在碎屑岩地层和碳酸盐岩地层进行了应用,均取得明显应用效果,有效提升了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DSI评价火成岩裂缝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裂缝的有效性是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的难点之一.介绍了利用从偶极声波成像测井资料中提取的斯通利波和横波各向异性,对火成岩裂缝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准噶尔盆地六九区火成岩裂缝性储层中的实际应用证实该方法可以定性分析火成岩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亮  司马立强  谢兵  胡顺庆  唐涛 《特种油气藏》2011,(5):37-40,136,137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岩石结构多样,储集空间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有效性评价是测井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测井资料结合岩心物性、压汞等分析资料,从储层岩性、物性、裂缝等3个方面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研究认为,有效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颗粒云岩的有效性好于粉晶云岩;非角砾岩有效性优于角砾岩。同时,通过常规测井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偶极声波测井结合,更客观地评价储层岩性、物性、裂缝,进一步评价了储层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窟窿山油藏下沟组裂缝性储集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青西油田下沟组砂砾岩储集层的地层产状、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双侧向电阻率、自然伽马和三孔隙度测井资料,建立了砂砾岩裂缝性储公证机关层的电性下限标准,利用地层倾角测井,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侧井、偶极横波成像测井等技术,识别出了砂砾岩储集层在纵向上的裂缝发育段及裂缝产状,利用自然伽马、双侧向电阻率等测井资料,建立了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储集层参数的解释模型,为该区砂砾岩裂缝性储集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成像测井评价致密碎屑岩储层的裂缝与含气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为特低孔渗的裂缝性致密碎屑岩储层,储层岩性多变,裂缝和溶蚀孔发育不均,储层各向异性极强,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准确评价其含气性.利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的斜缝与高角度裂缝是可以识别有效裂缝;利用微电阻率图像与方位电阻率图像的对比可以评价裂缝的有效性,声波能量衰减与低频斯通利波反射图像也可以评价裂缝有效性.当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或夹角很小时,裂缝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渗流通道作用;反之,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时,裂缝的渗透作用大大降低,削弱了裂缝的有效性.利用偶极横波测井提供的纵横波速度比可以大致判断致密碎屑岩的含气性,纵横波速度比与纵波时差进行交会可更有效指示致密碎屑岩气层.  相似文献   

11.
低孔砂岩孔隙度计算方法及裂缝识别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利 《测井技术》1999,23(1):33-37
在低孔砂岩储层中,测井计算出的孔隙度与岩心孔隙度相关系数仅为0.5,原因是孔隙度测井与岩心孔隙度的相关性差。计算出响应对孔隙度的关联度和权重,根据权重大选取输入曲线,用BP神经网络建立起计算机隙度的非线性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孔隙度的相关系数提高到0.75。  相似文献   

12.
横波各向异性在碳酸盐岩裂缝性储集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碳酸盐岩中裂缝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的评价一直是碳酸盐岩测井储集层评价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横波在各向异性地层中传播具有分裂现象,而裂缝性地层应具有各向异性,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所提取的快、慢横波信息能指示地层的各向异性大小,而裂缝的密度、张开度等与裂缝的各向异性有密切关系,从而识别裂缝及其有效性。在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碳酸盐岩裂缝性储集层中的实际应用证实,被充填裂缝的横波各向异性特征弱,而未充填裂缝的横波各向异性强,利用横波的各向异性特征,可以定性分析裂缝的有效性,为试油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测井方法和信息:即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储集层总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并将这两种孔隙度用于储集层的评价;采用大量的试油井段数据作各种交会图,对储集层进行分类和分段,确定各类储集层参数值域范围;应用测井新技术,包括井壁成象(FMI)、方位电阻率测井(ARI)和偶极声波测井(DSI)确定储集空间类型、缝洞定量特征、储集层有效性和连通渗滤性;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精细定量地层对比和精细构造研究。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分析,阐明了储集层分布特征和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的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主要的储集空间是溶蚀的孔、洞、缝,具低孔、各向异性强、非均质性强三大特点,储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与砂岩油藏有很大的差别.以岩心标定为基础,总结了成像测井可识别的主要储层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种类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及储层的测井识别方法,分析了影响储层判别的各种假储层现象及识别方法.在岩心、成像测井资料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综合概率模型、双孔介质模型,实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测井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火山岩储层测井裂缝参数估算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心观测和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为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了合理评价裂缝在连通孔隙、改善储层渗流能力的作用,以及对产能的影响,分析了裂缝的测井响应机理及特征。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和岩-电实验结果,采用地层因素比值法与FMI成像测井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裂缝识别与评价;利用双侧向测井、岩心观测资料、压敏实验分析资料估算裂缝开度、裂缝孔隙度及裂缝渗透率;利用FMI与核磁测井T2分布资料,综合判断裂缝的有效性。应用所编制的裂缝识别与裂缝参数估算程序,对研究区若干井进行了解释,与岩心、试气、FMI资料对比,其解释结果合理,说明该方法适用性较好,对产能预测、合理开发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裂缝测井响应特征研究和裂缝网络模式划分是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关键.裂缝发育的不均匀性造成储层各向异性,使得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化,常规测井评价方法难度大.以沾化凹陷富台潜山为例,选择岩心收获率较高且有成像测井资料的典型层段,利用岩心描述裂缝特征与成像测井资料对比,建立起不同状态裂缝在成像测井资料的显示模式,进而综合标定常规测井资料,分析描述了裂缝网络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参数交会法建立测井参数与裂缝特征的相关性,归纳划分出9种裂缝网络模式.该方法为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识别裂缝类型、研究裂缝网络的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Fractures are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and important geological features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as they have a substantial impact as conduits for hydrocarbon flow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perme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Despite their necessity, detecting and characterizing natural fractures still represents a difficult challenge. This study provides a technique for detecting and characterizing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using conventional well logs in the Eocene Thebes Formation, October Field, Gulf of Suez. Especially as this technique is not applied widely in October Field or even in the Gulf of Suez. Most carbonate reservoirs are complex and heterogeneous;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eir naturally fractured characteristics. These fractures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reservoir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Despite being the most commonly available data source, logs are rarely employed in a systematic way to have a complet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Since the presence of fractures affects all well logs in one way or another. This study presents an integrated workflow for determining fracture presence potentiality by combining conventional well logs, thin sections, and other available data in absence of directly advanced log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Formation MicroImager (FMI), Dipole Shear Image (DSI), and Borehole Televiewer (BHTV). This integrated workflow was very effective and useful in the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fractures' existenc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integrated workflow suggest a high probability of fracture existence and identification in Thebes Formation, confirming that integration between conventional logging and other available data is very precious, and has a good potential to be used in absence of direct advanced methods for fractur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core data and advanced logs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correlation, since they would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picture of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8.
利用FMI资料和常规测井曲线,并结合岩心观察,能够准确的识别井下裂缝和判断井下裂缝的有效性。结合试采情况表明,裂缝解释结果基本与井下符合。同时,综合各种测井资料,显示出口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集层中裂缝较为发育,且裂缝的有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FMI成像测井在碳酸盐岩裂缝和断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MI成像测井在碳酸盐岩裂缝和断层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塔里木盆地2口典型探井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像测井特征后,认为成像测井可识别天然裂缝和诱导缝,其中天然裂缝又包括构造成因的高角度裂缝、中低角度裂缝、共轭裂缝、网状裂缝和非构造成因的缝合线;也可识别出天然裂缝中的方解石、泥质和有机质等裂缝充填物;同时也可拾取裂缝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等表征裂缝的参数。成像测井可通过地层重复特征、并结合岩心和地震构造解释成果识别探井钻遇断层的上、下盘的产状和断裂破碎带的特征,较为精细地刻画断层。  相似文献   

20.
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进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已从交会图定性分析发展到用岩心分析资料建立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半定量、定量评价裂缝。成像测井和核磁测井的纵、横向分辨率高,经过地质刻度,可以较精细地识别岩性和裂缝,在解释火成岩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提高岩性识别准确率,识别复杂火成岩储层和孔隙流体,以及综合评价火成岩储层裂缝、饱和度等参数,仍然是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所面临的难题。加强岩石物理基础实验,研究火成岩储层导电机理,系统研究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理论,推广测井新技术在火成岩中的应用,建立统一的测井评价方法,将成为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