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近年来名胜古迹、历史建筑、乃至整体性文化历史名城的惨遭破坏,人们难免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2.
<正> 由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北京市文物局、规划局、社会科学院共同组织的“历史名城与现代化建设”,国际讨论会于5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英,美、德、意等国专家及北京大学地理系、清  相似文献   

3.
历史·形态·共识──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李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这座古城曾是最后三代封建王朝元、明、清的帝都,留有规模宏大、格调雄伟、布局严整、气势磅礴的历史遗存,是代表东方风格。世界仅有的几个最为...  相似文献   

4.
《世界建筑导报》2011,(2):12-13
入围理由:毕生以严谨和开放的学术态度在建筑教育和研究领域耕耘,从对西方建筑的研究到中国乡土建筑的研究,成果丰硕,并以其独立、自主且具批判性的学术精神为我国的建筑评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当代北京应建成怎样的城市?这问题苦 恼过不少建筑、环境、历史学家,乃至文学家。建筑与文学有关系吗?有。文学就是人学。建筑物都是为人所居,为人所用,为人观赏,为人服务的。即使天坛、地坛、寺庙、教堂,这些神坛圣殿,也是为人的愿望、人的宗教信仰而建的。忽略其人文内涵,建筑物也就失去了灵魂。  相似文献   

6.
一、小城镇的形成 农村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商品集散中心即集镇。我国各地小城镇历史悠久,它们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换场所,或者是著名土产品的制造集散地及交通要塞等。早期农产品的贸易较为普遍的形式是生产者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7.
谢珂  谢震林 《安徽建筑》2007,14(6):158-158,161
文章分别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国外建筑潮流对中国本土建筑的冲击,以及中国乡土生态建筑发展观对发展当代生态建筑的指导意义,并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乡土中国"的性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乡土社会逐渐向"后乡土社会"过渡与发展。基于此种趋势和发展进程,新农村建设要从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型的基本国情出发,以农民的实际诉求为基础,深入剖析了后乡土社会的特征,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西安的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的中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膏腴之府"的美称,优越的自然环境,使西安成为原始人类繁衍、生息之地.从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历时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因此素有"长安自古帝王州"之称.古城西安,经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地上地下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成为记录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天然博物馆,丰富的文物遗存成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30日,中国第一条从陆路引进境外天然气的跨国能源通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历史名城布哈拉动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村落空间形态诠释着乡情、宗亲、落叶归根等民族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对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因果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土重建.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
何其芳在《画梦录》中描绘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土中国的图像,反映了漂泊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境遇和情感诉求,同时保存了乡土社会在历史变迁中的定格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4)
文章将乡土美术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学习,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在这一过程中,拉近个人与历史的距离,唤起学生的乡土自豪感。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由众多乡土文化共同构成的,学习和研究乡土美术的过程,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网络化和拼贴:拯救乡土村落生命之顺德马岗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和新农村建设高潮来临之际,城市边缘村落和中国广袤大地上的众多村落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有为数不多的古老村落被认定为历史文化名村而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大量的一般性传统村落则面临毁灭性的冲击.同时,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原居民被迁居到全新的社区中.这种对乡土景观和本土居民的忽视,带来众多严重的社会文化和生态问题.马岗正是一个典型案例.本研究提出了城市边缘村落城市化建设的另一个模式.景观规划师将马岗村作为一个具有历史的生命机体.这一有机系统不应该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彻底铲平,而应该保持其生命的整体性,并融入到新城市规划之中.同时,马岗的乡土文化遗产不应成为城市化过程的障碍,而应该被看作形成新城社区文化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的积极因素,为新社区提供社会草根体系,并提供休闲旅游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建设》2011,(10):6-7
在9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以《现状、问题、对策,中国生态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要拒绝虚假成分,排斥“山寨版”生态城。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三年内开始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但只能承揽以下工程:(1)全部由外国投资、赠款或外国投资和赠款建设的工程;(2)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并采取国际招标的工程;(3)外商投资占50%(含)以上的中外合资.合作建筑的工程.(4)国内建筑业难以单独完成的国内投资建设工程.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与国内建筑企业合作总承包或分包。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6)
语言学研究中,我们往往重视有声的内容,并且更侧重文字语言。事实上,语言由口头、书面文字和肢体三大类组成,有时口头成为主流,有时文字成为重要的载体,可有些场合,肢体语言最为有效。肢体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肢体语言所固有的民俗性,就不能全面而彻底地理解它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甚至误解其原意。文章试图通过对肢体语言民俗性的分析来探讨《乡土中国》中对乡土性的描述,以期了解乡土社会中肢体语言的民俗性与乡土性的结合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宋庄美术馆是北京通州宋庄小堡村文化园区的第一个建筑,也是未来园区的地标建筑,不仅是为村里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也希望可以融入到周边的艺术生活氛围里。建筑形体上借鉴了村里民宅大片红砖墙面围合的典型形象——作为一个乡村美术馆,形式上尽量避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小城镇发展面临困境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费孝通先生很早就提出,小城镇是吸引农村人口的聚集点,是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  相似文献   

20.
钟旭东 《城市建筑》2013,(14):206-207
本文结合海西城镇开发、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在海西城镇建设中传承闽台乡土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将乡土景观设计理念引入到闽侯青口镇景观规划的设计中,为建设特色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