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旋转角接触球轴承零件径向位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兴奇  马家驹 《轴承》1999,(11):9-11
应用弹性力学理论,将高速旋转轴承零件的离心力看成体力,建立了保持架和内圈径向位移与旋转速度之间的关系。对保持架和内圈高速效应对轴承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对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附图3幅,表1个,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2.
针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轴向力以及轴承刚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轴承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对具有不同接触角(其它参数相同)的轴承进行刚度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轴向力作用下,轴承自由接触角越大,其轴向刚度越大,但轴向位移、径向刚度以及刚度比值(径向刚度/轴向刚度)都越来越小;在相同接触角情况下,轴向力越大,其轴向位移、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都越来越大,但其刚度比值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零件热位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速机床主轴的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将产生大量的摩擦热。轴承摩擦热是限制机床主轴高速性能、刚性性能和高功率性能的最主要原因。大部分的轴承摩擦热通过传导进入轴承零件,造成温度上升,使轴承零件产生一定的热位移,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和质量。当轴承零件的温度处于不稳定状态时,轴承内部的接触压力迅速增大,产生更大的摩擦热,从而使轴承立即出现热咬合、烧伤等失效形式。在某些特殊的高温应用场合,轴承工作温度较高,应考虑工作温度产生的轴承零件热位移,合理选择轴承装配游隙和安装方式。因此,轴承零件热位移计算对滚动轴承设计与应用,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以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和滚道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应用Powell优化算法和Newton-Raphson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非线性方程组,给出了预紧力和转速的多列组合角接触球轴承组合刚度相应程序。对7016A5轴承DBD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预紧力和转速与单个轴承和轴承的组合刚度及位移量呈现非线性关系。轴承的组合轴向刚度小于单个轴承的轴向刚度,其径向刚度大于单个轴承的径向刚度。为实现预定的轴承动态性能,单双侧轴承内圈的间隙量须大于两侧轴承位移量之和。  相似文献   

5.
田丰瑞 《轴承》2003,(6):11-11
通过公式分析角接触球轴承锁量与游欧的关系,讨论最大径向游欧对最小锁量的影响,以及检测手法对实测游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角接触球轴承所处的高温环境和不同的轴向预紧量条件,分别采用拟静力学方法和力热耦合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力学特性计算分析。基于角接触轴承拟静力学,在给定径向力条件下,轴承轴向力在40~170N范围内变化时,轴承的接触应力先下降再上升,在轴向力为70N处出现最低接触应力,即轴承的预紧力合理值应在30N左右。采用力热耦合分析方法,对采用预紧力40N即轴向力为80N时的轴承接触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相应的考虑较高环境温度和转速影响的内部接触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力热耦合的分析方法,考虑高温度环境和轴承的大负载特点,低的接触应力状态对避免轴承提前失效和保障轴承寿命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轴承》2015,(6)
讨论了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的计算问题。在获得单列轴承预载荷与刚度基础上,利用轴承载荷、位移和刚度的相互关系确定了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与刚度。分析了双联和多联组配轴承预载荷与刚度的相对值,并与SKF和NSK公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误差均在3%之内。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角接触球轴承的基本组配方式,基于组配轴承应满足的要求及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了组配系统,并进行了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9.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球轴承拟静力学设计分析方法,引入“套圈滚道控制假说”,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多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模型和优化算法,采用分层序列和目标综合的方法,开发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和绘图软件,并获得了718、719、7(1)0、7(0)2四个系列共计113个型号轴承的优化主参数。  相似文献   

10.
11.
姜长政 《轴承》2002,(10):28-30
从沟道表面粗糙度、装备质量、沟道磕碰伤及钢球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角接触球轴承噪声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噪声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2.
配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的大小由配套径向游隙和球与套圈曲率半径决定,之间有着固定的几何关系。掌握了该几何关系不仅可以缩短设计时间,而且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判断产品的制造质量及水平  相似文献   

13.
角接触球轴承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长禧 《轴承》1989,(4):2-5
  相似文献   

14.
小型角接触球轴承C36103产品,是根据市场需要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主要适用于生产微小型轴承的专用磨床磨削主轴轴承,可承受径向和推力负荷的作用,具有精度高、转速高、摩擦力小、运转平稳、温开低、噪声低及精度寿命长等特点。该产品按国家GB307-84标准(等效国际ISO492-81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试制完成后,经广东省轴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测试鉴定,确认该产品精度、性能、内在  相似文献   

15.
角接触球轴承的静态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经典Hertz弹性接触理论的解析计算方法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轴承工况相同的条件下,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接触特性参数的一致性较好,但各有特点.解析计算法编程复杂、解算难度大,只能算出接触区的主参数,而有限元法边界设置十分复杂、技术性强,可仿真轴承接触区的工作状态,且表达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6.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在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基础上,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理论计算公式,并对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参数、工况参数与摩擦力矩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轴承低速工作时较大的内沟曲率半径系数有利于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的降低,高速工作时较小的内沟曲率半径系数有利于轴承摩擦力矩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姜韶峰  司东宏  李鹏 《轴承》2004,(2):9-11
介绍了高速密封角接触球轴承的基本结构形式、性能特点、优化设计方法及润滑剂的选择原则。对典型型号的高速密封角接触球轴承B7005C-2RZ/P4进行了试制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所开发轴承的高速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其刚度高于相应的开型轴承。  相似文献   

18.
周晓文  丁长安 《轴承》1996,(6):27-29,39
通过对角接触球轴承摩擦的理论分析,在试验的基础止,建立了在不同载荷、转速和润滑剂条件下的大型角接触球轴承平均摩擦力矩的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张锡昌  王鸿伟 《轴承》2003,(9):8-10
介绍角接触球轴承的主要结构型式和特性,以及轴向预紧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沟道控制理论的5自由度拟静力学模型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建模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钢球的离心力及陀螺力矩等因素的影响。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轴承静刚度与动刚度采用不同的刚度解析法进行了理论求解,通过与参考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该模型详细分析了预紧力以及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为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