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拖拉机驾驶室的舒适性越来越高。介绍了驾驶室舒适性设计过程的布局要求,注意事项和相关原理,以提高拖拉机驾驶室的舒适性。旨在实现驾驶室的舒适目标。  相似文献   

2.
叉车座椅舒适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叉车司机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评价原则,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根据实测结果和国内外相关产品标准,阐述国产叉车椅乘坐舒适性的基本状况和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叉车是一种使用工况相当广的起重运输机械。其驾驶员座椅的舒适性同动力性和经济性一样,也是一项主要的性能指标,并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驾驶员在叉车行驶和作业过程中,要承受来自座椅的随机振动,在一定振动  相似文献   

4.
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影响汽车驾驶座椅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驾驶座椅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座椅的主要参数,结构,材料等方面进行设计研究.在汽车驾驶座椅设计中引入数字化建模、模拟仿真试验等先进技术及手段,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并联机构在多维减振领域的应用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驾驶员座椅普遍存在的中低频三维振动,采用少自由度对称并联机构设计一种三平移减振座椅悬架机构,推导机构的运动正、反解解析式;建立悬架机构竖直方向上的力学关系式,分析悬架结构参数对弹簧恢复力的影响;基于水平激励下减振系统的力学特征,考虑到人体刚度、阻尼的影响,建立解耦的等效二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支链倾斜角度α是影响系统减振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同时表明,在y轴方向水平激励下,动平台的运动主要集中在y,z方向,这也证明对于少自由度对称并联减振机构,采用等效二维建模方法进行解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燕碧娟  张杰  梁慧君  刘泽坤 《机械传动》2020,44(10):116-123
工程车辆对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其悬架刚度大,减振性能差,工作环境恶劣,在垂直、俯仰和侧倾3个方向易受到剧烈振动,严重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与车辆的操作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工程车辆座椅的2-SPS+SR多维减振悬架。首先,利用单开链理论对该座椅悬架进行一平移两转动的自由度分析;然后,建立位置方程对座椅悬架进行位置分析,给出了该悬架结构位置的正解。并通过对位置方程进行一次、二次求导,得到了悬架的1阶运动系数和2阶运动系数,利用运动系数对并联座椅悬架进行速度和加速度运动学分析;最后,在Adams/view中进行仿真分析并在Matlab中进行数学模型编程仿真,验证了建立的数学模型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分析结果为后期悬架的控制仿真研究以及工程车辆在三维路面下乘坐舒适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道路车辆由于经常行驶在非铺装路面上,在行驶过程中会因路面不平、加速减速和转弯变向等情况受到多个方向的冲击振动,且这类车辆的座椅悬架不能有效地衰减此类冲击振动,而目前对于座椅悬架减振的研究多集中在被动减振与垂直方向减振,多维协同主动减振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选用可衰减多维振动的3-RCC并联机构为座椅悬架系统,在ADAMS搭建3-RCC悬架模型的虚拟样机,并且结合主动控制原理,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器,进行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3-RCC座椅悬架可实现多维协同减振,并且通过结合主动控制原理,进一步提升了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非道路车辆由于经常行驶在非铺装路面上,在行驶过程中会因路面不平、加速减速和转弯变向等情况受到多个方向的冲击振动,且这类车辆的座椅悬架不能有效地衰减此类冲击振动,而目前对于座椅悬架减振的研究多集中在被动减振与垂直方向减振,多维协同主动减振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选用可衰减多维振动的3-RCC并联机构为座椅悬架系统,在ADAMS搭建3-RCC悬架模型的虚拟样机,并且结合主动控制原理,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器,进行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3-RCC座椅悬架可实现多维协同减振,并且通过结合主动控制原理,进一步提升了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车辆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已成为车辆座椅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国内外研究车辆座椅文献的分析,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对座椅的静态、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思考,并论述了车辆座椅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IS02631及GJB966-90标准评价舒适度方法,建立了飞机-座椅-人体振动舒适度模型,用于飞机座椅舒适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比了飞机地面滑行阶段与空中飞行阶段振动能量分布频率段,分析了空中飞行阶段低频振动来源.利用信号仿真,通过改进伞包刚度和阻尼系数,大幅减少传递给人体的高频振动和相应低频振动能量.飞行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轰炸机飞行员驾驶舒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主要围绕座椅发泡产品的舒适性相关因素和质量控制展开研究。重点研究对整个座椅的舒适性起着重要作用的特性因素,例如影响发泡材料滞后损失、阻尼特性值(DKW)和弹性变形(FW)等。分析了影响泡沫材料特性的各种因素,例如样品尺寸、测试头、压缩变形、泡沫密度、泡沫硬度等;最后讨论了泡沫硬度和厚度对DKW/FW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轿车乘坐舒适性及悬架系统匹配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车辆悬架系统偏频特性进行快速的分析和匹配,有着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因此基于车辆平顺性,建立了适用于车辆振动分析的基本力学模型,以垂向振动频率和俯仰振动频率为评价指标,针对国产某车型,对其悬架系统前、后偏频进行优化,提出了改善车辆平顺性的优化方案.优化结果和试验结果相比较,说明了此种优化方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座椅舒适性客观评价方法的不足,选择某款商用车座椅,利用H点测量装置作为假人,以座椅设计角度为参考,建立体压仿真模型。参考理想体压分布规律,通过仿真结果对座椅舒适性进行初步评价,并从压力最大值、压力平均值、接触面积以及不同区域占重比4个客观评价指标进行实验验证。对于该座椅的主要接触区域,实验、仿真体压分布与理想体压分布规律接近,另外对于肩部、腰部及大腿区域的体压分布评价指标,实验数值与仿真结果接近,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准确反映HPM-座椅界面关键部位的体压分布特性。该建模方法可以为企业确定座椅舒适性客观评价指标的范围,对座椅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轮式铲土运输机械是工程机械中的一大类。这类机械能较快较灵活地自行转场并且具有多用途和多功能,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了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类机械。重型工程机械如挖掘机等在作业过程中不行驶或行驶速度极低,因而一般不存在座椅舒适性问题。但是轮式铲土运输机械由于作业的需要多不设弹性悬挂,但作业环境却十分恶劣,经常需要在无路的工地或临时的坏路上作业,而且常常要以较高的速度(装载机30~50公里/小时,铲运机可达60~80公里/小时)进行运输或转场。因而对轮式铲土运输机械而言,路面高低不平引起的随机振动,除了通过橡胶轮胎的有限衰减外,主要依靠驾驶座椅的减振作用来  相似文献   

15.
工程车辆油气悬架舒适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德国CXP1032起重机油气悬架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应用MATLAB5.3/SIMULINK3.0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出车架和车桥相对于地面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衰减规律,探讨油气悬架的舒适性,为油气悬架的优化设计提供可行性理论和定性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航空座椅的舒适性对乘客乘机舒适性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某型民用航空客机座椅乘员舒适性问题建立座椅动力学模型,引入人体模型,通过姿态调整,研究了整体座椅的乘员入座过程,分析了乘员落座时,接触坐垫、靠背的压力分布。依据Mergl-SAE2005准则评价座椅的舒适性能,结果表明,本文精确地模拟了该型座椅与乘员之间的体压分布。该研究对于航空座椅的舒适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某履带急救车减振效率及乘卧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两级减振措施的某履带急救车进行各种路况和车速条件下的行驶振动试验,研究两级减振效率及卧姿乘员的振动舒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履带车辆两级减振器均起到较好的隔振效果。一级减振效率在60%到80%之间,二级减振中卧姿乘员头部的减振效率在46%到80%之间,臀部的减振效率在37%到80%之间。乘卧舒适性较好,评价等级处于"舒适"和"基本舒适"之间。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工程机械座椅大多采用被动隔振的方式来衰减有害振动,减振效果不好, 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磁流变阻尼器的座椅减振控制系统,隔离由于地面激励引起的通过底盘和座椅传递到人体的振动,改善座椅的动态振动特性,提高工程机械乘坐的舒适性,保障人员和机械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座椅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人体的身体质量,减缓车辆传递给人体的振动和冲击,给驾驶员和乘坐者提供良好的乘坐环境和操作条件。工程机械工作环境恶劣且行驶路面复杂多变,座椅减振系统直接影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国内外工程车辆座椅减振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工程机械座椅减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车辆系统的振动是典型的多自由度振动,多自由度减振座椅的减振性能是乘员的乘座舒适性的关键。基于并联机构的多维运动原理,构造出一种新型的具有3自由度的汽车并联减振座椅。对该3自由度的汽车并联减振座椅的主体并联机构建立运动学模型,进行了位置理论分析,最后通过ADAMS软件建立减振座椅振动模型并进行减振性能仿真,验证了该减振座椅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