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环境问题、成本问题,基于粗骨料嵌锁效应和界面水灰比强度理论,在保证高性能和泵送要求的条件下,提出了后掺骨料工艺,并对不同粗骨料后掺比例下的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后掺比例的增大,7 d、28 d混凝土抗压强度持续增大,而28 d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率的上升速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抗压、抗拉、抗折强度、动弹性模量以及超声波速的下降速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据此建议本C30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最佳后掺比例为20%。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热活化油页岩半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选取300、400、500和600℃高温煅烧后的油页岩半焦,以5%~25%的掺量替代水泥制备半焦混凝土,测试油页岩半焦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半焦混凝土内部孔隙信息,剖析半焦混凝土的强度和孔隙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油页岩半焦煅烧温度的升高,半焦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先升后降,500℃时力学性能最好;随着油页岩半焦掺量的增加,半焦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先升后降,掺量为15%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好;半焦混凝土内部以小孔隙居多,其孔隙率随油页岩半焦掺量的增加先减后增,掺量为15%时混凝土孔隙率最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将再生骨料更好地应用于透水混凝土生产中,本实验系统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骨料级配、减水剂及掺合料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水系数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经过数据分析,建立透水系数和孔隙率之间经验公式;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上升,混凝土孔隙率及透水系数先减少后增加,抗压、劈拉强度则先增加后减少,取代率60%左右时,强度达到最大;在100%再生骨料掺量的基础下,20%粉煤灰等比例取代水泥能够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抗压强度,但透水性能有所降低,同时减水剂、硅粉及钢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作用不明显,但钢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劈拉强度。研究成果对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再生透水混凝土在保证透水性的同时,必须保证其强度才能够满足应用要求.为探究不同减水剂对RPC性能的影响,设计10组水灰比,分别掺入巴斯夫、聚羧酸、萘系3种减水剂,通过试验来研究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劈拉强度、抗压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孔隙率和...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硅粉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硅粉的最优掺量,制备10组试件进行不同硅粉掺量下透水混凝土7 d、28 d的抗压试验,并测试28 d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和7 d、28 d的抗压强度均先增加后减小。得到透水混凝土硅粉的最优掺量为10%,此时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为20.2 MPa,透水系数为3.02 mm/s,有效孔隙率为21.56%。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基纤维素作为分散剂,通过"分散系数"和"导电率"两项性能指标来评价分散剂对碳纤维分散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碳纤维水泥砂浆(CFRM)28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甲基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分散系数"和"导电率"两项指标都变小,抗折强度逐渐增大,抗压强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甲基纤维素对碳纤维的分散效果明显。当分散剂掺量为0.5%时,"分散系数"和"导电率"两项指标同时出现拐点,此外,抗折强度的增加趋于稳定,说明其最佳掺量为0.5%。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常规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钢纤维种类及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依据工程实际,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等方法,以抗压、抗折强度提高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四种体积掺量和不同种类钢纤维配制成水胶比为 0. 4 的胶砂试件的抗压、抗折强度增长情况及流动度情况,并采用 SPSS 软件进行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钢纤维掺量在 0. 5% ~ 2. 5% 之间时,试件抗压强度较基准试件提高了 7. 1% ~ 67. 2% 、抗折强度较基准试件提高了 2. 2% ~ 67. 0% 。体积掺量为2. 5% 时,抗压强度可达 69. 5 MPa,比基准试件提高 67. 2% ; 抗折强度可达 15. 2 MPa,比基准试件提高 67. 0% 。相同掺量下微细纤维的流动度优于长纤维的流动度,掺加钢纤维后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不同种类及不同掺量钢纤维均对抗压、抗折强度有显著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低水胶比高强度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选取钢纤维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废弃混凝土路面经破碎、筛分获得的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透水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10 mm和10~20 mm,以水灰比0.3、骨灰比4.5、替代水平100%、单双级配为主要指标制作试件。通过对试件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的测定,综合考虑透水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采用双级配的透水混凝土密度较单级配粒径为10~20 mm的低,试件的劈拉强度与抗压强度正相关,拉压比范围在21%~27%之间,脆性降低,韧性增加。此外,抗压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水灰比0. 3、再生骨料粒径9. 5~19. 5 mm制备再生透水混凝土,研究了不同设计孔隙率(16%、18%、20%、22%、24%、26%)下再生透水混凝土实测孔隙率、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试块进行切片、拍照、灰度化处理,基于Image法对平面孔隙分布进行提取、计算,从细观层面上分析了平面孔隙率、孔个数、等效孔径、分形维数对再生透水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个数、等效孔径是影响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过拟合发现,平面孔隙率、平面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平面孔隙率与平面分形维数呈线性正相关,说明随着设计孔隙率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骨料粒径及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力学特性及透水性影响,分别选取了骨料粒径2.5~6 mm、6~10 mm、10~16 mm以及16~20 mm四种范围单一级配碎石,制作了水灰比在0.25~0.34范围内的透水混凝土试样。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及透水系数测试试验,得到了不同水灰比及不同粒径范围的透水混凝土试样应力应变曲线、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吸收功及透水系数等力学及物理性能,分析了骨料粒径、水灰比对材料抗压强度、吸收功及透水系数等影响,并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建立了材料抗压强度同透水系数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骨料粒径为2.5~6 mm、6~10 mm、10~16 mm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变峰值、吸收功在水灰比0.25~0.31范围内,随水灰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水灰比超过0.31时,随着水灰比增加而减小;材料的透水系数随着水灰比的增加而减小;材料的抗压强度同透水系数之间近似服从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可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