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新一轮科技变革的环境下,机械制图作为制造领域重要的基础学科,企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故而高校针对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也在依托于当代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针对现今存在的具体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与完善,寻求新思路与新方法,高校采用新科技手段与新理念进行教学,在提高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热情,达到进一步主动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工业发展储备人才制定新工科计划,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发展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地方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及行业的特色,是培育应用型人才优渥的土壤,因此,培养方案应综合地方高校、企业及地方政府三者的天然优势。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政府方面,应宏观把控、施策,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管理的机制;学校角度,建立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课程体系,充实师资队伍,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实践训练,理论实践实现无缝衔接;企业层面,把握市场导向,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工程应用能力兼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三者有机统筹。本文提出六个层次的“二元制”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的提出为我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引入新的模式。独立学院电气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应如何发展。文章对独立学院电气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即独立学院应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人才合适的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要求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搭建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坚持产学研一体办学模式,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求。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加强综合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提升创新人才的竞争力,是诸多高校都在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新工科建设需求,在分析传统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实际情况,探讨了以科研项目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系列课程从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实践教学3方面开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教材建设中,重构教材内容,强调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实践教学中,引入电磁仿真软件,做到硬件实验和软件实验互相补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新工科"的核心理念,包括逻辑概念、培养目标以及教育形式,并从调整学科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质量以及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3个方面分析"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就《“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的提出,探讨工业机器人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其在传统领域和新兴行业的应用与现状,介绍工业机器人技术今后一段时间在协作共融、群智控制技术等方面创新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根本着力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与之期望高度契合的优质的、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并以“双高”目标为引领,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双师队伍”,“大赛”“双创教育”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发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对接行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与创新。教师的水平制约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对汽车类专业能否在"新工科"建设方面取得成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术分工,实现岗位分类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以岗位分类管理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加强汽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剖析汽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仕宇 《机电技术》2020,(2):110-112
针对高职机电类专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分析探讨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的基础上,采用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创新"通识创新课程、创新培育课程、创新训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的层次递进式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依托学校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借助工学结合实践项目平台、科技创新团队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实施专业课程"一课一创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仪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观念及教育模式下已经无法适应新工科发展的需要,对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势在必行,如何更好地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通过剖析传统工科教育单一性、趋同性和重理论轻实践的专业现状,发现教学内容、目标达成度评价、项目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对仪器类专业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在政策上引导,逐步推行试点项目;校企顶层设计搭建合作平台,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上游与下游的合作机制;建立产业学院,形成“产业+专业”的新模式、建立“双主线”培养,既注重专业领域知识,又注重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双岗位”聘任,让教师与工程师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能力。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探索仪器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和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提供一定借鉴,为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环境中,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如火如荼,对机械人才提出新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必须适时调整人才创新培养方式与目标,才能满足制造业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诉求。本文对这一课题展开探讨,希望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的科技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对加工制造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急需我国各层次教育系统建立数控加工预备技师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的技工院校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流程从政策背景与社会需求分析入手,阐述“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  相似文献   

14.
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食品产业的行业需求,该行业仍存在产业规模巨大而创造能力不足的矛盾问题。文章立足于新工科时代背景,结合高校食品学院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体系、资源整合、师资配置3个方面探究食品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为增强食品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工程师面对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对工程师的能力要求更好,使得我国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课程急需进行教学改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设定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质量。新工科及CDIO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是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型人才,发展工程师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面向新工科基于CDIO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构建教学模式的策略方法,提高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我国工程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总结了当前GIS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面向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组建自然资源数字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自然资源行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不同的地理学专业课程特点,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新工科GIS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实践,GIS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有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应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方向的核心课程,课程结合机器人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设置了软件应用、码垛与拆垛、产品装配、调试等课程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参数设定、示教编程和调试等技能,达到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的岗位技能要求。依据智能制造行业特点,结合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岗位需求,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提升和重组,将企业真实产品MS-HD5450显卡引入课程,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工作任务,构建了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增强企业人才储备,与企业岗位相对接,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提升了素养,获取了知识,增进了技能,实现了由“学”至“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技术装备,是衡量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专业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对《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有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贴合度低,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未贴近先进制造业实际需求;课时分配不合理,考核方式陈旧。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课程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课程体系更加完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和考核方式。使学生更为熟练的掌握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相关知识和利用工业机器人服务先进制造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面向“新工科”机械工程师人才培养,分析目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痛点,以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为目标,通过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重构及评价反馈(过程性考核方法)改革等手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与宗旨,实现本课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实际效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及促进PPP模式发展的策略,此不仅为我国建设智慧城之投融资体系与智慧民生等方面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同时使得"互联网+"的大门向着全社会人们打开。对此,我们实有必要对"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继而基于治理的视角,并以客户为主导,以积极培育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型管理人才来切实发挥PPP模式在改善智慧城市建设融资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继而在协调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益矛盾同时确保城市治理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