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泥土抗压强度与龄期、软土含水量、养护方式和粉煤灰掺人量的关系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为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泥土抗压强度室内试验成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具有无环境污染与加固费用低廉等特点,为沿海地区在软土层上建造大型建筑物的有关技术人员的重视。本文根据某大型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对工程土样进行室内水泥配比的试验,对试验成果提出个人的浅析。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渗透系数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探讨水泥土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室内试验研究方法,对不同干密度、水泥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土进行了室内渗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渗透系数与水泥土的干密度、水泥掺量、龄期密切相关;在干密度和龄期一定条件下,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增大;在标准击实功干密度和龄期一定条件下,渗透系数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减小;在标准击实功干密度和水泥掺量一定条件下,渗透系数则随龄期的延长而减小。结论不仅对水泥土的渗透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而且对采用水泥土施工或加固的岩土工程建设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具有典型意义的软土地基基础,提出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代替灌注桩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后通过静载试压,动力检测,抽芯试验,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水泥土搅拌法是地基加固处理的一种方法,本文以涡河、沙颍河近期治理工程2座涵闸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处理软土、填土地基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特性,应用条件和使用方法,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具有抗压、抗剪、抗拉强度高,抗渗破坏能力强等工程应用的突出优点,在地基加固、边坡处理、渠道防渗、抗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更深入地认识水泥土抗压路径及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变化规律,采用改装三轴压缩仪,对不同水泥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土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掺量、低龄期水泥土,抗压应力应变曲线较平缓,表现为小应力、大应变塑性破坏特征;高掺量、高龄期水泥土,抗压应力应变曲线较陡,表现为大应力、小应变脆性破坏特征。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逐渐减小;破坏应变随水泥掺量和龄期的增大而减小,且减小幅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7.
蚌埠市部分市区建筑物基础以下约7~8m深多为粉土、淤泥或淤质粘土,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抗震和承载力要求.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由于具有造价低、工效高、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在工程中逐渐替代其它桩型而被广泛应用.结合蚌埠市淮河一级阶地的地质结构和特点,在复合地基处理设计中,选用了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加固剂,用该水泥配制各类土层的水泥土.复搅深度控制在停灰面以下4.0~6.0m,当供料受阻时应将喷口下沉到受阻面以下0.5~1.0m补喷.质量检验采用了激励小应变反射波法、轻便触探法和静载荷试验.实践表明,投入运行的搅拌桩工程达到了设计要求,有的工程还被评为市优工程.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桩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加固软弱地基,而在水泥土搅拌桩所形成的复合地基中,水泥土单桩的承载力是决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上海某水泥土搅拌桩工程进行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从而对水泥土单桩承载力在工程中的实际表现及其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及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单桩的实际承载力一般难以达到设计或理论计算的要求,故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中宜作适当的折减,文章还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10.
11.
水泥土搅拌法是加固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水泥土强度随龄期的发展规律直接影响水泥土的加固设计、施工进度安排和控制.基于我国东南沿海淤泥土特点,通过室内配比试验和力学加载试验,获得了5种以常用水泥为固化剂的水泥土试样90 d龄期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固化剂和龄期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水泥土抗压强度与龄期间的关系式,能根据水泥土3 d强度较准确地预测水泥土的后期强度,对于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纤维素纤维、粉煤灰、煤矸石、硅灰等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拉压比的影响。在保证混凝土劈裂强度的基础上,优选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的强度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矿物掺合料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13.
为综合判定抚顺、鸡西、石河子、六枝、淮南和中梁山六个地区的煤矿石的活性情况,通过煅烧手段和XRD测试方法对煤矸石进行试验分析,得出结论:当煅烧温度为800~900℃时,高岭土等粘土矿物会转变为类偏高岭石相,基本上不含硅铝尖晶石和莫来石相;煅烧温度为900~1 000℃时,高岭土虽仍以偏高岭石相为主,但开始出现硅铝尖晶石和莫来石;1 000~1 200℃,高岭土的莫来石化进一步增加;当煅烧温度达到1 200℃,煅烧产物的莫来石特征峰已明显增强,已由偏高岭土转变为莫来石相,主要成分是莫来石和非晶质二氧化硅;通过对比得出六个不同地区的煤矸石最佳活化温度为900℃,并且煤矸石的活性主要来源于高岭土等黏土和长石类矿物在高温下形成的无定型SiO_2和Al_2O_3。因此,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煤矸石中的SiO_2和Al_2O_3会和Ca(OH)_2发生反应,使得化学平衡方程向左移动。  相似文献   

14.
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某典型原状泥岩为对象,采用平衡加荷法,进行了3组不同膨胀特性土体在初始含水量分别为2%,6%,10%,14%和18%时原状泥岩试验,以研究土体自身膨胀特性和初始含水量对原状泥岩膨胀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力时程曲线变化与土体渗水速度相关;膨胀力随初始含水量增大逐渐减小,膨胀力增量随含水量增量增长变化规律为先增后减;膨胀力与土体蒙脱石含量有关,低初始含水量时,膨胀性矿物颗粒含量对土体膨胀力影响显著;高初始含水量时,膨胀性矿物颗粒含量对土体膨胀力影响减弱。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拟合了土体等效蒙脱石含量和初始含水量两种工况下环刀样膨胀力经验式,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为膨胀泥岩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低黏土矿物含量泥岩的自由膨胀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规范中自由膨胀率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在规范基础之上得到更为精准且具有代表性的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在满足规范试验要求的基础之上,将某工程地基中的低黏土矿物泥岩碾碎,把0.5~0.25 mm、0.25~0.1 mm、0.1 mm三种粒径范围的碾碎泥岩按照不同的质量比例组合搭配完成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土样,依据规范完成的自由膨胀率试验可能会因为试验人员、操作过程等原因导致级配不同,进而出现千差万别的试验结果,且结果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分析建议使用以上三种粒径范围质量比为60∶40∶0、40∶20∶40、20∶20∶60的级配进行自由膨胀率试验。验证发现,建议级配的试验结果能够与各指标更加同步、准确地判别膨胀土。试验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工程地质相关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处理,将粒径小于0.16mm的建筑垃圾微粉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按照0%、5%、10%、15%、20%的比例取代水泥制作混凝土,对其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淡水冻融循环、人工海水冻融循环试验来对其作为掺合料的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微粉掺加比例的增加,混凝土强度降低;在5组微粉掺量不同的试验组中,掺加比例为5%时的混凝土抗折、抗渗、抗冻性能较优;减水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掺量较大时混凝土性能下降的问题;将建筑垃圾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具有环保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小平  陈平  杨华美 《人民长江》2018,49(10):92-96
为研究矿物掺和料单掺、复掺以及改变养护温度对水泥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利用电通量法展开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提高养护温度的情况下,掺入不同矿物掺和料的水泥砂浆其电通量均有大幅度降低,提高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3种矿物掺和料单掺对水泥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改善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硅粉,矿渣,粉煤灰;两种不同掺和料复掺改善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硅粉+粉煤灰,硅粉+矿粉,粉煤灰+矿粉;在提高养护温度的条件下,矿物掺和料复掺的水泥砂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力明显优于矿物掺和料单掺的水泥砂浆。  相似文献   

18.
19.
李响  严建军  杨华全  董芸 《人民长江》2011,42(19):88-90
优良的孔结构是现代水泥基材料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必需条件.通过压汞法(MIP)对含有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硬化水泥浆体孔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掺入使得水泥硬化浆体的早期孔隙率增加,大孔较多;随着龄期的延长,含有大掺量矿物掺和料的样品微观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孔隙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含有矿渣硅灰的样品90 ...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西藏羊八井火山灰的物理性能及活性,讨论了火山灰的最大掺量,掺火山灰试件的强度、干缩和抗冻等试验表明,混凝土中掺入20%的火山灰,仍可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