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P92耐热钢在650℃分别时效600,1 200h后,再在170MPa,650℃下进行单轴拉伸蠕变试验,观察了时效和蠕变断裂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分析了其持久性能。结果表明:时效后试验钢中的板条马氏体发生粗化,组织中析出了Laves相,且时效时间越长,Laves相的数量越多、直径越大;蠕变断裂后,近断口组织中的板条马氏体均变为等轴状;时效后试验钢的蠕变断裂寿命缩短但蠕变断裂应变提高,持久性能下降;时效前后试验钢在蠕变过程中均发生了韧性断裂,时效后蠕变断口上的韧窝较小且较浅。  相似文献   

2.
冶炼工艺对M963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浇注温度、熔炼温度对M963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浇注温度升高,持久寿命随之提高;但浇注温度过高,(γ+γ)相聚集,晶界变宽,导致合金持久寿命下降;随熔炼温度升高,铸态组织中MC碳化物变得细小均匀,合金持久寿命显著提高。但过高的熔炼温度却使合金中氮含量急剧升高,显微疏松增多,持久寿命下降。  相似文献   

3.
表层再结晶对DZ4合金板材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喷丸预变形,研究表层再结晶对DZ4合金持久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再结晶对DZ4合金800℃/500 MPa的持久寿命影响较大,深度为205μm的再结晶(约占断口总面积的8%),使合金持久寿命下降了约29%,并且随着再结晶深度的增加,持久寿命迅速下降。定向凝固合金的持久性能下降的原因,除了受再结晶层低承载能力的影响,还与再结晶层与基体材料的变形不协调以及二者界面处的缺口效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乙烯裂解炉管材料高温渗碳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学东  孙源 《机械工程材料》1994,18(6):28-30,53
  相似文献   

5.
6.
乙烯裂解炉管在服役过程中,外壁由火焰加热到1000~1100℃左右,使管内的柴油裂解为乙烯、丙烯、甲烷等渗碳性气氛和汽油汽、柴油汽、水蒸汽等。因此,管内壁易受到渗碳侵蚀,而管外壁易于氧化和脱碳,这都会导致材料降低持久强度,减少服役寿命,所以,要求管材有良好的耐热性。文献表明国产的ZG4Cr25Ni35WNb离心铸管的高温持久性能已超过了同类型的进口管KHR35—CW,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化学分析、金相和电镜等手段,对其抗渗碳、抗氧化脱  相似文献   

7.
对镍铬铁基高温合金H21炉管试样进行加热试验,研究其碳化物的变化,发现原先块状碳化物(Cr,Fe)23C6在温度800℃时开始溶解,至970℃时全部溶解,根据原先碳化物溶解程度的金相组织,可对炉管作出安全寿命评估。  相似文献   

8.
以SUS310S为研究对象,在高温持久试验机上测定了SUS310S钢在800~1100℃时的高温持久强度,采用时间-温度参数法求出不同温度下的持久强度,以及通过高温短时实验来推测低温长时间下的持久强度。最后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后得出曲线,再用外推法求出持久强度极限。  相似文献   

9.
渗碳和蠕变是引发乙烯裂解炉管失效的最主要损伤机理。按照渗碳体形态特征和蠕变孔洞的状态裂解炉管的高温损伤可分为7个阶段,在这7个阶段中,微观上晶内Cr/Ni含量发生明显且持续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材料的磁特征参数——矫顽力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在高温损伤早期矫顽力曲线呈现U形特征,而材料进入损伤末期阶段则呈现出倒U形曲线,因此可以用矫顽力作为磁特征参数,用于识别乙烯裂解炉管所处的损伤状态,从而评估炉管的损伤状态等级。  相似文献   

10.
应用高速形变机研究了钢中饰及其碳化物对高温塑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1173~1473K温度范围内,钢中固溶的铈和铈碳化合物均有利于提高钢的高温塑性.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名义成分为Ni-9Ta-6Al-6W-4Co-2Cr-0.4Mo-xRe(x分别为6.2,6.8,质量分数/%)的两种单晶高温合金,研究了铼含量对合金铸态显微组织和相转变温度以及热处理态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增加铼后,铸态合金的凝固偏析程度和γ+γ′共晶组织含量均增加,固溶过程中共晶组织快速溶解的峰值温度提高;热处理态合金中的γ′相尺寸略微减小,持久加载过程中拓扑密排相的析出量增加;铼的微量增加显著改变了铼和铬的成分分配比,增强了固溶强化效果,明显提高了合金的高温持久性能。  相似文献   

12.
25Cr35Ni-Nb合金被广泛用作乙烯裂解炉和制氢转化炉炉管材料,服役温度高达1050℃。将25Cr35Ni-Nb合金炉管在不同温度时效100 h,通过对不同温度显微组织的观察和维氏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时效后碳化物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晶界碳化物宽度不断增大,由原始铸态平均宽度1.5μm,增大到1200℃时效后的5.3μm;从900℃到1100℃,奥氏体晶内碳化物平均尺寸由1μm长大至2μm,然而,随着时效温度提高至1200℃,晶内碳化物平均尺寸下降至1.7μm。当时效温度从900℃增加为1100℃时,维氏硬度从173 HV10升高为192 HV10,1200℃时,维氏硬度为193 HV10。碳化物尺寸及维氏硬度与时效温度之间定量关系对炉管服役温度范围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董中奇  陈敏  陈锐  尹迪  刘振民 《轴承》2011,(7):25-28
研究了不同高温扩散工艺制度对GCr15轴承钢碳化物析出形态和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 250℃加热,保温2 h,轧材碳化物液析和碳化物带状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渗烧结法制备CuW80合金,然后在1 250℃下渗碳4h制备梯度结构铜钨基碳化物复合材料;利用材料试验机对渗碳前后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压缩试验,采用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及压缩断口进行了观察,研究了温度对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成了约70μm厚的渗碳层,表面硬度较CuW80合金的提高了约95.1%;复合材料在室温压缩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随温度升高,加工硬化作用逐渐减弱;抗压强度和压缩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均优于CuW80合金的;随温度升高,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由以韧窝为主逐渐变成以塑性孔洞为主,压缩断裂方式是韧脆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耐高温材料蠕变持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有蠕变持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结合本次开发项目的试验数据,给出了试验温度超过900℃的高温合金材料长时蠕变持久试验机及试验方法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在625~700℃和不同应力下对G115钢进行高温持久试验,研究其高温持久性能,并采用Larson-Miller(L-M)参数法外推获得该钢的1×105 h长时持久强度,另在650℃/27 MPa蒸汽参数下对G115钢进行2000 h的氧化试验,研究氧化膜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物相组成及微区成分,并与T92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铜含量对Super304H钢持久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铜含量对Super304H钢持久性能的影响,对铜在钢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铜含量的增加,钢的持久强度增加,在质量分数为4%时强度和塑性均达到最高。钢中的主要强化相为富铜相、M23C6、MC、M6C。在时效过程中,固溶于奥氏基体的铜以细小弥散球状富铜相的形式析出,形成富铜强化相。  相似文献   

18.
陈涛  陈学东  艾志斌  王华 《压力容器》2010,27(1):1-4,34
针对某公司服役30000 h后的乙烯裂解炉管KHR 45A高温氧化现象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KHR 45A炉管内、外壁附近显微组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内、外壁附近均有氧化物、剥蚀区和碳化物区三个区域;内、外表层均有连续的Cr2O3层,亚表层SiO2呈树枝状沿晶界向炉管内部扩展,内、外壁附近剥蚀区分别约180μm和280μm;炉管材料内外壁氧化现象与Petkovic-Luton和Ramanarayan模型基本吻合,其内、外壁附近显微组织变化与该模型第Ⅲ阶段一致。  相似文献   

19.
对700℃长时时效态LF2合金在700℃进行高温拉伸试验,并对固溶时效态LF2合金在725℃进行拉伸持久试验,主要分析了含铌MC碳化物对其断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拉伸状态下,裂纹在大块含铌MC碳化物周围萌生,然后扩展,最终断裂;高温持久状态时,裂纹起源于大块一次含铌MC碳化物周围,然后沿晶扩展直至断裂,表现为沿晶断裂特征;大块含铌MC碳化物是影响LF2合金高温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论述管板强度的文献中,一般只分析了管板的弹性状态,或弹塑性状态,当材料的温度不过高时,这样分析是符合管板结构的受力情况的。由于动力装置中工作介质的温度有提高的趋势,所以考虑管板的蠕变就成为迫切的问题了。当存在蠕变时,强度变为与时间因素有关,因此,管板结构强度计算的首要问题,就是耐久性计算。此外,蠕变还能引起管板挠度的增加及应力在管板中的重新分布。因此,上述两个因素均对管板结构的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设计时应同时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