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发低碳技术,构建低碳水泥工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水泥工业体系的实质是减排CO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中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水泥实现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机遇。文章介绍了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构建低碳水泥体系的优势,探讨了低碳技术的研究内容,归纳了当前CO2减排、捕集与应用技术的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如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CDM机制、CCS技术等,同时提出了应重视CO2产业链的研究与捕获CO2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现状以及目前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固体废物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能使废物得到资源化,而且还能将资源与能源提供于水泥工业,该技术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水泥厂处理废物的技术,分析了国内利用水泥窑处置废物的问题,探讨了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技术应用,以此为促进水泥厂废物处置的良好运行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治平 《中国水泥》2013,(10):47-5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从事水泥窑共处置生产和研究方面的尝试,上海万安、安徽海螺集团和北京金隅集团等均在利用水泥窑处置固体废物方面进行了技术研究及工业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而言,我国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物的研究和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水泥工业对废弃物的利用主要局限于原料替代方面。绝大部分的粉煤灰、矿渣、硫铁矿渣等都在水泥生广:中得到了利用和处理:然而在燃料替代方而尚处于摸索阶段。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正在进行“水泥工业处置和利用可燃性工业废物”问题的研究和工业实践。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标准、规范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丽颖  颜碧兰  汪澜  刘晨 《水泥》2009,(10):1-5
1 国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相关标准、规范现状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日本、美国、瑞士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利用水泥工业处置废物,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已经建立起从废物产生源头到水泥厂处置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既考虑污染物排放、又要保证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是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考虑的系统。欧盟国家利用水泥窑处置废物的技术与应用居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6.
文柏鸣 《水泥》2017,(3):18
<正>根据环保部的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未加利用的工业固体废物的量就有十几亿吨,危险废物每年有上千万吨,全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近两亿吨,其中填埋量仍占很大比例。在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中对废物的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已成为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废物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要使水泥窑能够很好适应这些不同的要求,又  相似文献   

7.
对水泥厂利废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泥生产厂处置和利用废物是当今环保业与水泥业共同关注的课题。许多人士都认为,大部分工业与生活废物在水泥厂以二次原料和/或二次燃料的形式继续加以利用,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生态上讲都是最佳处置方案。近十多年来,在一些水泥专业国际会议上都将利用废物作为主要议题之一,有人甚至提出,水泥窑用好替代燃料是能否经济运行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层面的研究成果颇丰,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废物处理技术的模式与理念,提升水泥窑废弃物处理质量与效率,进而推动我国危险废物处理事业的长远发展。本文结合协同处置在水泥窑危险废物中的应用优势,探析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探究协同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常佳龙  张宝林 《水泥》2020,(5):25-26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物日益增多,环保部门监管力度越来越大,迫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和工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探讨,对工业危废预处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介绍的是基于危废处理前段运输、中间破碎处理、尾端输送一整套的预处理过程,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替代原燃料和协同处置废弃物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替代原燃料是指具有资源和能源属性的废弃物,用于水泥生产可减少天然矿物资源的消耗。协同处置是指将废弃物或是经过预处理的废弃物送入水泥生产系统中进行焚烧,以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替代原燃料应用及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置废弃物,我国也在90年代末进行相关的研究及应用。目前国家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政  相似文献   

11.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是近几年水泥企业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新兴的危废处置方式。水泥生产结合危废处置,如何做到既能控制好水泥熟料的产量和品质,又能最大化实现危废处理,是对现有水泥生产运行人员提出的新要求。MES作为面向生产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具备的数据管理、排产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功能,可以有效地为水泥企业解决跨行业的痛点和难点,协助水泥企业实现水泥熟料生产和危废处置安全、可靠的协同生产。  相似文献   

12.
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四零一负”战略目标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从水泥工业消纳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的实例来看,水泥工业具有独特的利废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烧成燃料减排二氧化碳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烧成燃料煤煅烧水泥熟料,可有效减排二氧化碳。本文首先介绍了可替代烧成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计算方法,然后重点分析了用可燃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替代烧成燃料减排二氧化碳的效果,并对利用水泥回转窑直接焚烧垃圾和在水泥回转窑旁设置垃圾焚烧系统处理垃圾两种方式减少CO2排放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刘健  薛之军  沈博 《水泥工程》2019,32(4):78-8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废轮胎处置技术及应用情况,结合废轮胎特性及水泥工业特点,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轮胎技术及应用现状,并对废轮胎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泥行业环保装备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多年的研究开发,水泥工业粉尘治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粉磨除尘,高温高湿废气和高浓度废气除尘技术,以及高效电除尘器和高效袋除尘器均得到了开发和应用。文章就中国水泥工业的除尘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赫赫  赵敏  高珏  颜伟国 《粉煤灰》2010,22(5):18-22
通过对水泥余热发电采用的两种方法学AM0024和ACM0004的研究,对比分析基准线方法学的来源、适用条件、项目边界、基准线情景、项目排放量、基准线排放量、减排量等方面的异同点,探索水泥工业在生产余热发电项目应用不同方法学原因。研究结果对我国水泥余热发电的项目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泥工业是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大户.目前,制约我国水泥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天然原料和能源的消耗与利用,水泥质量以及水泥生产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与污染等问题.在充分分析这些方面的现状和相关原因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实现水泥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途径.包括:促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型干法窑;进行可燃废弃物(二次燃料)的利用;提高水泥熟料质量;综合利用天然资源与工业废渣及提高水泥生产环境治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工废渣污染现状及资源化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的化工废渣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废渣中包含大量金属,并对几种典型化工废渣(铬渣、砷渣、盐泥、汞渣、磷渣、含氰废渣和磷石膏)组成以及现有的资源化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认为化工废渣的无控制堆放,极易对周边的大气、水和土壤造成不可恢复的污染。最后对于化工废渣的可能的控制手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对于化工废渣,在进行常规无害化处理,减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应着重对其中的一些化工废渣(如废催化剂)提高其资源化利用技术含量,回收金属等有用物质,剩余骨料则可进行如水泥添加剂、铺路等低层次的资源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小明  林勇 《水泥工程》2019,32(6):70-72
文章介绍了水泥工业废气主要污染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国内现行的国标及地标中特别排放标准进行了统计,对国内公布的地方超低排放限值进行了整理统计,介绍了水泥工业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颗粒物的治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水泥工业纯低温余热发电不同于传统的火力发电,是在确保生产线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余热发电效率。如何从水泥工艺线中合理提取余热并确保余热发电参数,提高发电量,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关注和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从窑头篦冷机配风,烧成窑头操作,篦冷机循环鼓风和主要工艺阀门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从水泥工艺上提高发电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