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干线西段泸州长江隧道工程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南干线西段泸州长江隧道为例,阐述了隧道的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等特征,针对隧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洞口边坡稳定性、围岩分级、围岩稳定性等工程地质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超前探水、遇水注浆、堵排结合、控制爆破、锚喷支护等切实可行的岩土工程处理措施和施工手段。实践证明,合理的工程地质分析对隧道工程方案制订、结构设计、施工方法选择、施工安全、顺利贯通和正常营运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从陕西靖边到山西永和段共有10条黄土陆上隧道。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黄土地区输气管道陆上隧道洞口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考虑因素,论述了洞口边坡的受力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中陆上隧道工程设计,分析了天然气管道黄土隧道设计的若干要点:如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形式、洞口位置和隧道衬砌的确定等等。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隧道围岩和支护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其业务范围作了一般性的论述,然后就工程勘察行业由工程勘察体制转轨到岩土工程体制这一问题谈了几点个人看法和体会,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气东输中卫黄河穿越隧道长度约1200m,净跨度5.3m、净高4.5m。隧道洞身位于黄河河床之下最大深度约100m。隧址区地层经受构造变动时间长,强度大,断层较多,主要断裂为香山—天景山断裂带。受断裂影响,主要发育一些短轴背斜和向斜。隧道洞身位于断层影响带内,其中次级断裂和层间错动很发育。隧道围岩为寒武系香山群磨盘井组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千枚状板岩、绢云母化千枚岩,岩层陡倾或直立,岩体较破碎。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潜水,水位埋藏较浅,受大气降水和黄河河水渗入补给。隧道勘察过程中,加强了水文地质分析;根据水文地质分析成果,对隧道位置选择和隧道埋深确定提供了恰当的依据。实践证明,合理的水文地质分析对隧道工程方案制订、结构设计、施工方法选择、施工安全、顺利贯通和正常营运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28日,川鲁天然气管道宜昌长江穿越盾构隧道工程试验开工。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建的距离最长、口径最大、难点最多、地势最复杂的输气管道工程——川鲁天然气管道工程拉开了建设的序幕。同时,这也是中国石化开工建设的首条输气管道隧道。川鲁天然气管道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山东,管道全长1900多公里,计划2007年12月28日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川气东送管道山岭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川气东送管道山岭隧道勘察中高密度电法与其他物探测试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得出在山岭隧道勘察中高密度电法较其他测试方法优越的结论,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测试理论、野外工作及其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密度电法的测试技术与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为今后长输管道山岭隧道勘察中物探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丘东天然气处理站的工程概况,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站区的地层结构、盐渍土的分布与分区,对其溶陷性,盐胀性和腐蚀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场区地基处理与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隧道穿越管道安装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穿越管道安装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管道安装方式选择、管道布置、管道应力分析计算.隧道管道安装方式包括隧道内、外管道安装方式,隧道进、出洞口方式.根据确定的管道安装方式,以及管道口径、管道数量、隧道横截面尺寸、隧道纵断面及隧道长度进行管道安装布置.依据管道布置的平、纵断面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时可以选择CasesarⅡ等模块有限元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10.
工程勘察分为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两个部分。油气管道穿越河段的选择应从安全角度出发,应采取"少跨越、多穿越"的指导思想,利用超前探测技术,将隧道前方岩体的发育与形变规模、河水涌入压力等地质条件进行准确预报,结合地表勘探成果,校核前方的地质状况,为后续穿越工程提供基础。穿越方式主要分为定向钻探穿越、大开挖穿越以及隧道穿越等方式。定向钻穿越技术具有工期短、造价低、节省材料、管道埋深安全以及应用广泛的特点,它是一种非开挖穿越技术;大开挖穿越技术包括不带水开挖技术和带水开挖穿越技术两种;隧道穿越技术包括钻爆法、盾构法和顶管法。  相似文献   

11.
黄石互通浅埋隧道涌水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海西天然气二期管网工程黄石互通隧道主要位于缓丘地段,底板标高-15 m,埋深浅,通过分析评价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针对该浅埋隧道的特点,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预测了隧道的涌水量,并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进行验证计算,通过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的相互验证,进而提出了隧道涌水量施工设计预测数据,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保证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2.
针对PV型旋风分离器的涡壳式进口结构,从实验方面进行了改进探讨。由于受到PV型旋风分离器蜗壳进口水平底板的约束,底板上旋转气流中的颗粒灰带在入口处与入口气流相汇,灰带中的颗粒被卷吸进入升气管的短路流,导致颗粒的逃逸。为此提出将进口水平底板改成螺旋式斜底板,并进行了分离性能的对比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螺旋式斜底板进口结构避免了器壁上的旋转灰带与进口气流的交汇和碰撞,抑制了颗粒的逃逸,有助于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3.
板桥凝析油气藏水锁伤害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着水锁损害,而且渗透率越低,水锁伤害越严重。采用来自大港板桥油田的岩样,通过水锁效应对岩样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证实了水锁效应是导致板桥凝析油气藏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 过实验,认为气水对岩层润湿性的差异、孔喉细小造成较大的毛管压力以及束缚水饱和度与原始含水饱和度间差别较大是造成水锁效应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水锁程度,并给出了水锁伤害的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却尔却克组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针对顺北油气田X井却尔却克组地层井壁失稳的机理,开展了岩石崩解实验、点载荷实验、X衍射、扫描电镜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岩石矿物组分中黏土含量大(15%~35%),其中伊利石含量在60%左右,伊蒙混层主要在10%~30%,吸水率小(2%),崩解率大(5%),岩石属于典型的硬脆性灰质泥岩。室内实验表明,在清水和水基钻井液条件下,岩石强度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强度弱化(岩石单轴强度降低在10~40 MPa之间),但在油基钻井液下,岩石强度几乎无弱化影响,并且油基钻井液对微裂缝起到较好地封堵作用。此地层水基钻井液下井壁失稳机理一方面是硬脆性泥页岩中的膨胀性黏土矿物吸水膨胀,强度弱化,失去有效支撑;另一方面微裂缝在水力尖劈作用下,井壁岩石崩落垮塌失稳。油基钻井液中乳化剂、润湿剂等表面活性剂特殊结构可以对泥页岩中裂缝微裂缝进行有效封堵,减少水化和水力尖劈作用,实现井壁稳定。现场在第三侧钻井眼水基钻井液井壁严重失稳条件下,改用油基钻井液,顺利钻完计划进尺,大幅度减少井壁失稳损失。   相似文献   

15.
司马立强  殷榕  王亮  王琼  唐松 《测井技术》2019,43(2):122-128
准噶尔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发育,高束缚水饱和度是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之一;低电阻率油层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是明确油层低电阻率成因并确定含油饱和度的关键。常用束缚水饱和度确定方法结果差异较大,束缚水饱和度的准确确定存在困难。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为例,实验对比了核磁共振分析法、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毛细管压力曲线法所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岩心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核磁共振分析法、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均小于半渗透隔板法确定的束缚水饱和度。核磁共振分析法中实验所用离心力远大于成藏时油运移的驱替力,造成部分束缚水被离心出来;压汞法在实验过程中,岩样中的黏土束缚水被驱替出来。这2种方法测量的束缚水饱和度均偏小。半渗透隔板法由于充分模拟了油气运移过程中非润湿相(油气)驱替润湿相(地层水)的过程,其中的黏土束缚水未被驱替,与油层实际情况相符,可用于验证另外2种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特低渗透储层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利用能够描述特低渗透储层岩样水驱油渗流规律的两相渗流公式 ,对榆树林油田低渗透岩样进行了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并与原计算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证明 ,该方法能够正确描述榆树林油田油水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岩石导电效率及其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几口井岩电关系的研究,发现导电效率理论能较好地描述岩石的电学性质。对单块岩样,导电效率与含水孔隙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单块岩样之间,由于孔隙结构的不同,这种线性关系的斜率和截距有差别,斜率与孔隙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用孔隙度来估算;全含水岩石的导电效率与孔隙度存在线性关系,用此关系可估算截距。本文绘出了用该理论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方法,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模型误差小于或接近于阿尔奇方程。  相似文献   

18.
岩石导电效率及其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时木 地几口井岩电关系的研究,发现导电效率理论能较好地描述岩石的电学性质,对单块岩样,导电效率与含水孔隙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本文给出了用该理论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方法,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模型识别小于或接近于阿尔奇方程。  相似文献   

19.
自进式高压水射流破岩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应用于开发低渗透性、裂缝性和薄储层等油气藏的高压水射流技术,基于推导的水射流破岩的临界速度,设计了一种用于油田井下破岩的自进式高压水射流喷头,并应用湍流模型对喷头内部的水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应用动力学模型对水射流破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入口压力30MPa时,喷头产生的水射流达到了破岩所需速度,能够实现破岩,并且破岩产生的破碎坑的内切圆直径大于喷头的最大外径,可实现自进式破岩,而且破岩过程中水射流速度是"脉动下降"的。这也说明所设计的喷头用于破岩是可行的,这种设计方法、建模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在分析高压水射流破岩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