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拌磷降解菌XT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用新疆石河子市周边受甲拌磷污染的土壤为菌源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有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甲拌磷的微生物.[方法]以甲拌磷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采用逐渐加量的驯化方式.[结果]分离得到1株对甲拌磷有一定降解能力的降解菌XT2,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斯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stuartii),该菌能以甲拌磷作为唯一碳源生长,接种该菌于500 mg/L的甲拌磷基础盐液体培养基中,120 h时甲拌磷降解率可达77.89%.[结论]筛选获得了1株能有效降解甲拌磷的细菌,被鉴定为斯氏普罗威登斯菌.  相似文献   

2.
朱承余  潘泽群  刘雪微  李昕  张萌  张浩 《农药》2022,(3):177-183
[目的]制备莠去津高效降解菌剂,为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地下水等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种高效降解莠去津的变栖克雷伯氏菌FH-1降解菌株,采用生物炭-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制备成固定化菌剂,提高变栖克雷伯氏菌FH-1对莠去津的降解能力和菌剂的稳定性.[结果]在4种供试载体中,生物炭对FH-1菌株在4 h时固定率最...  相似文献   

3.
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以吡啶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P38,经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该菌耐受吡啶浓度可高达4 855mg/L,降解吡啶的适宜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10,温度32~42℃,转速150r/min。动力学研究表明,P38降解吡啶的过程可用零级反应表示。该菌底物降解范围较广,对喹啉、异喹啉、咪唑等氮杂环化合物也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武钢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以吡啶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考察了吡啶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菌株降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吡啶耐受力较强,可达1200mg/L。吡啶降解适宜条件为30℃,pH7.5和接菌量5%,投加适量Fe2+可促进吡啶降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筛选出具有腐殖质还原能力且能厌氧降解敌草快的菌株.[方法]以蒽醌-2,6-二磺酸二钠(AQDS)为唯一电子受体,从河流沉积物中富集分离具有腐殖质还原能力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筛选其电子供受体谱;并研究其厌氧条件下对敌草快的降解特性.[结果]获得1株...  相似文献   

6.
敌草隆内生降解真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7,(5)
[目的]筛选可降解敌草隆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微生物降解敌草隆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植物体内分离内生真菌,并通过摇瓶富集法筛选有降解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鉴定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离的内生菌对敌草隆的降解效果,并研究其降解的最适温度、pH值、营养源和降解动力学特性。通过标准品比对鉴定降解产物。[结果]从牛筋草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降解除草剂敌草隆能力的真菌,命名为D12,鉴定为镰刀菌属(Fusarium Lk.ex Fr.)。降解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菌的最佳营养源为淀粉,在35℃和pH值6的条件下对敌草隆具有良好降解作用。以敌草隆50 mg/L为起始质量浓度进行研究,经过7 d培养,降解率达57.42%,半衰期为7.30 d。鉴定其降解产物为1-(3,4-dichlorophenyl)methylurea。[结论]镰刀菌属D12具有降解敌草隆得能力,在微生物降解除草剂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6,(5)
[目的]筛选并鉴定莠去津降解菌,分析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土壤中分离降解菌,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DNA序列扩增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明确菌株分类地位。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分析菌体生长、温度、pH值、盐度和碳源对莠去津降解的影响。[结果]降解菌为肠杆属细菌,菌体生长与莠去津降解同步,在25~35℃、pH值近中性、0.5%盐度、单糖或双糖下降解效果好。[结论]菌株具有较高的莠去津降解能力,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张黎  魏炜  冯思琦 《辽宁化工》2010,39(2):122-125,186
对采自某印刷厂的污泥进行驯化、富集、筛选,得到一株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苯酚降解菌,并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对该苯酚高效降解菌进行固定化包埋,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固定化小球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固定化的该高效苯酚降解菌在对苯酚的降解率与对苯酚的耐受程度均高于游离细胞,经30 h,1 200 mg/L的苯酚可以完全降解,固定化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范围30~35℃,最适pH范围为7~9,最适摇床转数为120~150 r/m in。  相似文献   

9.
一株石油烃降解菌的固定化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油污染盐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液蜡乳化效果明显、对原油降解率达56.8%的菌株,命名为BZ-L。经生理生化和16S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沙雷氏菌属。以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为包埋剂,对该菌株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当活性炭含量为0.8%时,固定化微球的破损率最低、渗透性最好;在接种量为35.0g·L-1、NaCl浓度为6.0%时,固定化微球对原油的降解率可达61.7%;菌株BZ-L的固定化微球对原油的降解率明显高于游离菌,且比游离菌的耐盐性能更强,可用于石油污染盐渍土壤的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0.
凌晨  刘波 《安徽化工》2012,38(3):11-13
从受2,4,6-三溴苯酚(TBP)严重污染的污泥中分离TBP降解菌,并采用HPLC分析方法进行复筛,得到高效TBP降解菌株TBPY,通过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及生理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对TBPY菌株进行了初步的菌种鉴定,最终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aeruginosa.TBPY。  相似文献   

11.
硫肟醚[O-(3-苯氧苄基)-2-甲硫基-1-(4-氯苯基)丙基酮肟醚]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研制成功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杀虫剂。采用富集培养法对硫肟醚降解菌的筛选、分离鉴定和降解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从土壤中分离出了5株能降解硫肟醚的降解菌HNX1、HNX2、HNX3、HNX4和HNX5,其对硫肟醚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34、2.02、1.90、2.17和1.27d。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初步鉴定HNX1和HNX5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耐高温秸秆降解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复合菌剂的秸秆降解效果。[方法]从河南地区农田腐烂的玉米秆、麦秸秆、枯枝败叶中通过分离培养基分离出4株耐高温且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种,并对其进行16/18SrRNA鉴定,NGW11菌株为米曲霉菌,NGW12菌株为芽枝孢霉菌,NGW13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NGW14菌株为苏云金芽孢杆菌,复合菌液降解菌种组合为3︰1︰4︰2。[结果]通过DNS法测定各菌株对不同秸秆的纤维素降解酶活,结果表明复合菌液对不同秸秆都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7,(10)
[目的]筛选及鉴定一株可同时降解毒死蜱和联苯菊酯的降解菌,分析其降解特性。[方法]通过富集培养从污染淤泥中分离降解菌,经形态学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分析方法,鉴定菌株的分类。通过改变培养条件的单因素的试验,分析初始接种量、温度、p H值和农药初始质量浓度对联合降解的影响。通过GC-MS等分析其主要代谢产物。[结果]降解菌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降解菌可以单独或者混合降解毒死蜱和联苯菊酯,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发现降解菌混合降解的最优条件:接种菌的最佳初始浓度OD_(600)值为0.5,p H值为7.0,温度为30℃,2种农药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毒死蜱的主要代谢产物为3,5,6-TCP,联苯菊酯的主要代谢产物为2-甲基-3-联苯甲醇。[结论]降解菌对环境中毒死蜱和联苯菊酯的生物降解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室前期筛选分离得到的海洋石油降解菌SI-JHS为供试菌,在不同包埋条件下对SI-JHS进行固定化以提高其对含油海水的降解率,考察了pH值、盐度和温度等海水环境条件对固定化小球降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包埋剂选用10%(质量分数,下同)的聚乙烯醇(PVA)和1%的海藻酸钠(SA)混合液,交联剂选用含3% CaCl2的硼酸饱和溶液,包菌量为20%,活性炭添加量为5%时制备出的固定化小球成球性好,具有较好的传质性能和机械强度。SI-JHS固定化小球对含油海水的最适宜降解条件为:pH值7.0~7.5、盐度3%~4%、温度30~35℃。SI-JHS固定化小球对含油海水的降解率为97.8%,较游离菌提高了22.6%,固定化小球对海水中石油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刘江红  徐瑞丹  潘洋  芦艳 《化工进展》2013,32(4):946-951
从大庆油田采油污水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以聚丙烯酰胺为唯一氮源和唯一碳源的4株聚丙烯酰胺降解菌R1、R2、R3、Y3。通过游离菌与固定化菌降解聚丙烯酰胺效果的实验数据比较,证明了微生物固定化法降解聚丙烯酰胺具有优势。因此,采用微生物固定法修复采油污水污染土壤,通过固定化颗粒的制备难易程度、强度、费用及对聚丙烯酰胺和原油的去除率等条件,比较了5种包埋固定化制备方法,考察了优选出的包埋固化法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PVA+海藻酸钠+添加剂法得到的固定化颗粒强度好,操作简单,不易破损,且费用低,对土壤中聚丙烯酰胺去除率为79.5%,对原油的去除率可达到98.7%。对筛选出的4种菌株鉴定得知R1为芽孢乳杆菌属,R2为微球菌属,R3、Y3为假单胞菌属菌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烟嘧磺隆高效降解复合菌系并明确其降解特性,为高效修复烟嘧磺隆污染土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富集驯化培养,从山西省不同生态区烟嘧磺隆污染土壤中筛选出5株烟嘧磺隆降解菌,通过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的分类地位。通过全组合构建高效降解复合菌修复体系,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明确其降解特性。[结果]筛选获得10株具有烟嘧磺隆降解能力的菌株,其中5株菌株降解能力较强。经16S rDNA和ITS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5株烟嘧磺隆降解菌株分别为A枯草芽孢杆菌、B黑曲霉、C草酸青霉、D土曲霉和E绿木霉。全组合复配结果表明,由3种菌株组成的复合菌系对烟嘧磺隆降解率最好,其中ABD组合对烟嘧磺隆降解能力最高,较单株菌降解率最高的菌株D降解率提高23.74%;将筛选的A、B、D进行不同比例复配,菌株最佳复配比A∶B∶D为2∶3∶1时,烟嘧磺隆降解率最高达98.31%,各菌株对烟嘧磺隆降解的影响效果A>B>D。复合菌系较单一菌株增加了适宜的温度、pH值和烟嘧磺隆初始浓度范围,最适培养降解条件为接种量2%~5%,温度30~40℃,pH 7.0,烟嘧磺隆初始质量浓度50~2...  相似文献   

17.
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竹炭为载体,将假单胞菌固定在竹炭上,用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降解苯酚,研究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对苯酚的降解.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添加量、pH、重金属离子等对苯酚降解的影响以及进水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降解苯酚的反应动力学.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竹炭固定化微生物法相对于活性污泥法的优势.结果表明: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能有效地降解水样中苯酚.在pH 5~8范围内、200 mL水样中固定化假单胞菌添加量为20 g时,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对苯酚的降解效率最高.各种重金属离子对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的生物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Ag 、Cu2 、Cd2 、Co2 、Cr6 、Mn2 、Zn2 .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降解低浓度苯酚达到浓度变化相对稳定态所需时间比降解高浓度苯酚短,对低浓度苯酚的降解效率、降解速率明显高于高浓度苯酚.苯酚的降解过程可分为两阶段,两阶段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竹炭固定化假单胞菌对苯酚的降解相对于活性污泥法,不需污泥回流,固液易于分离,污泥量少,对高浓度苯酚的降解率更高、处理量更大.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化工》2021,48(14)
本研究采用从黑臭河道底泥分离筛选的高效有机质降解菌、光合细菌和脱氮除磷菌,通过固定化和复配,形成用于黑臭河道底泥原位降解结构体,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最佳投加量为200 g/m2,相对于对照组,可提高底泥有机质去除率16.80%,同时分别可提高上覆水COD、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65.05%、64.17%、45.09%和33.56%,有助于控制黑臭河道底泥污染降解和释放。  相似文献   

19.
选取前期实验中从长庆油田措施废液集中处理后残渣中筛选的3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D1、D2、D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吸附法制备固定化菌剂,制备过程的最佳条件为:秸秆和草炭固定化菌剂的最佳固定化时间均为36 h,木炭的最佳固定化时间为30 h;秸秆固定化菌剂和草炭固定化菌剂的最优载体加入量为3.0g/100 m L菌悬液;木炭固定化菌剂的最优载体加入量为2.0 g/100 m L菌悬液。秸秆固定化的最佳pH为7.0,草炭和木炭固定化的最佳pH为7.5;三种载体固定化菌剂的最佳固定化温度均为35℃。在未灭菌的含油土壤40d的室内原位模拟修复过程中,各固定化菌剂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大小依次为:草炭固定化菌剂74.12%木炭固定化菌剂70.25%秸秆固定化菌剂60.74%游离混合菌35.48%不加菌对照11.98%。在灭菌的含油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几种处理方式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大小依次为:木炭固定化菌剂70.75%草炭固定化菌剂69.90%秸秆固定化菌剂68.28%游离混合菌44.30%不加菌对照2.21%。  相似文献   

20.
王益薇 《广州化工》2013,41(4):94-95
在污水处理厂中,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和水体中采取样品,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分离进行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以革兰氏染色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和环境,最后在温室内,通过研究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实验来评估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