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提出以来,是新时代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机器视觉”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将机器视觉在国内各个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在课程教学中加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实践环节,引入天安门这一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思政教育落实到课程改革中,以响应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模式识别"课程作为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模式识别"这门课,将"智慧启迪""情怀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并逐步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以及爱与奉献精神.本文通过分析思政教育在"模式识别"这门课中的特点和目标,进而给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中的具体案例分析.因此,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我们拟从模式识别技术中凝练出所蕴含的智慧、内涵与情怀,并将它们传授给学生.该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由一个"传统工科生",变成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3.
从"模拟电路"课程思政的意义出发,结合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分析思政教育与"模拟电路"教学在家国情怀、人生观及价值观、大国工匠精神、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融合点.探索"模拟电路"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格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电机及拖动基础》为例,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坚持"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思政教育"融合育人理念,贯彻"知识引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化学生爱国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5.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课程"的有效补充.本文从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剖析解耦思政元素,进而从"教育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资源建设与教学设计、考核方式"四个维度探索思政元素融入路径并提出具体策略,初步构建了多维思政元素融入的"传感器"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电机学"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是一难点问题,本文首先明确"电机学"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然后给出教师、学生、课程内容与其关系,最后探索其实现途径: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德育元素;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构建学生自主要求进步的氛围;利用智慧教学平台,教学全过程渗透思政元素,从而使得"电机学"课程思政有效可持续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机器视觉"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典型应用案例,分解案例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开展知识点分解-综合、案例驱动式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案例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以及基本算法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绪论一节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通过采取问题导向式授课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来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鲜活实例,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理工科核心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模式。运算放大器是电路理论分析课程中的一个多端元件,对于帮助理解受控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工程中有着多种实际应用。借助混合式教学这一模式,将思政教育贯彻到运算放大器的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立德树人"和"新工科"理念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将虚拟仿真、项目式教学和校企协作育人等教学模式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链条式的课程知识地图和由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组成的闭合回路,打破了传统观念束缚和时空限制,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与微电子工艺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知识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