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本文针对我校微电子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重点介绍“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建设;首先介绍了“半导体集成电路“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然后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最后对课程建设的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通过三届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是电子科学和通信与信息等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我国急需的集成电路技术人才的入门课程.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该课程及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规律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编写《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工具》的指导思想,论述了该教材的架构设计和内容组织,以便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日益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有助于缩短半导体工艺和器件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因而越来越被广泛应用。通过模拟软件Silvaco TCAD对工艺进行仿真,了解实际集成电路生产涉及的氧化、扩散、淀积、光刻、刻蚀、平坦化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对器件的仿真,熟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如器件的基本结构、材料的性能、载流子的浓度和工作电压等对器件各种性能的影响。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同时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1963年以来,随着半导体,特别是砷化镓应用到千兆赫器件,使微波技术的有源器件实现了小型化.产品采用陶瓷和塑料基片组成的混合电路.目前正在研制独石集成电路.但至今高质量滤波器和高稳定的振荡器还不能解决小型化问题.以前用殷钢合金制作的同轴空腔谐振器,体积大且价格昂贵.本文介绍的介质谐振器经济实惠,可以满足专业应用.  相似文献   

5.
"半导体器件物理"是微电子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是联系半导体物理和集成电路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教育背景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该教学模式可以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实现理论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系根据历届学生分配趋向,存在着学生所学的“专业范围窄”、“工作对口难”的问题,确定了“拓宽口径”的改革措施——从八六届开始,对全系学生开设公共基础课——“基础工艺与实验”课程就是其中之一。该课程包括电真空器件、真空技术与薄膜和半导体等的基础工艺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微电子器件"是微电子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各种微电子器件的原理和特性,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深造打下了理论基础.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本课程组深入探讨了在"微电子器件"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提出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依托专业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颖  李建军  刘桤 《电子世界》2012,(1):156-157,164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方针,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于培养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实践教学中建设了由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设计)、微电子工艺实习基地(工艺)和专业基础实验室(测试)构成的微电子实践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从而达到了依托专业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大类培养方针,结合微电子专业的特点,对"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从而改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促进高校高质量地培养微电子领域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电子电路基础》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半导体物理、器件和电子线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课程内容紧贴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具备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课程组以发挥课程的“爱国、守法、创新”三大思政育人要素为目标,立足课程知识体系,从设定思政元素和目标,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和融入方式,课程思政综合考核模式改革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