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结构振动的数值和图形仿真系统是我们所研究的振动控制仿真系统的一个模块。介绍了振动的仿真的基本方法和实现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概略介绍了作者在微机上实现的仿真系统(SDSS)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防空武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军事系统,具有异步、并发的特点。应用着色Petri网络技术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极适合军事系统的特点。介绍了CPN的基本概念和建模特性,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的CPN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应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胡章芳 《计算机仿真》2003,20(12):33-34,73
纯平彩色显像管中荫罩振动的幅频响应特性分析是工程实际中的一个难题。该文在CPT纯平荫罩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用MATLAB作为仿真工具,设计了振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振动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可为CPT纯平荫罩振动的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一个方便的工具。此方法具有简单实用、修改参数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同步问题是多机驱动系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建立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系统实现频率俘获的条件和对两个两偏心转子相位差进行控制的策略。分别运行自同步条件下的仿真程序和基于振动系统频率俘获条件的相位差控制仿真程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对振动系统施加控制后,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速度同步和相位同步,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物理模型、数值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仿真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正在迅速发展.在振动工程界,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振动试验与计算机仿真技术集成在一起也是一个追求的目标.虚拟振动仿真系统SPVT(Simulation Platform of Vibration Test),是在对振动环境试验和振动环境试验的数值仿真分析的研究基础上,研制的具备试验项目管理、数据信息处理、试验控制、振动分析、夹具设计、模型修正、试验再现等多种功能的集成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分布式异构网络,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实现仿真自动化,为振动环境试验的发展探索出一种试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相互促进的新途径.该文介绍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实现该结构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技术在排队系统进行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本文提出采用一种亲的仿真技术-离散事件系统逆向仿真来解决,并以单急救站系统为例,介绍了 向仿真应用于该系统进行结构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过程,最后通过正向仿真对设计结果进行检验,说明了利用逆向仿真求解该类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方差分析法在制导仿真系统VV&A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鹏  费惠佳 《计算机仿真》2010,27(6):115-117,166
针对制导仿真系统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方差方法的原理,提出了方差分析法在制导仿真系统VV&A中仿真结果验证和设备误差分析两个重要的应用途径.为了在仿真结果验证时充分利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仿真数据和靶试数据,基于方差分析法,对试验条件的不同取值影响仿真结果,并通过对具体试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可行性;对制导仿真系统的误差分析时,提出了设备误差对静态仿真结果影响,丰富了仿真设备误差分析的手段.实践证明,方差分析法是制导仿真系统VV&A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动态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综述(Ⅱ)—仿真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仿真模型、仿真软件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分析等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状况,准确归纳了连续变量动态系统不同域模型描述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并提出了检验仿真结果可靠性的两组易于操作的新方法,即置信通道法和仿真过程的反向验证法。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加固计算机的振动实验成本,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提出了应用神经元BP网络对加固计算机振动仿真的方法.通过对加固计算机振动系统简化模型进行分析,采用最普遍的梯度算法确定BP网络的拓扑结构,利用ANSYS软件分析得到的数据和已有的振动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网络模型进行修正,实现了对加固计算机振动的幅频特性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仿真得到的数据和对样机进行实际振动荻取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慧敏  曾建潮  孙国基 《计算机工程》2003,29(18):32-33,129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矩阵模型是一种逻辑运算与代数运算的混合系统。该矩阵模型给出了分析和仿真DEDS的严格框架,并用类似于控制理论状态方程的分析方法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该文采用一种Petri网描述的适用于仿真的DEDS矩阵模型,用Matlab语言,对某炼钢厂炼钢连铸生产过程进行了实例研究。该方法比一般Petri网分析法简洁、完备,并有严密的数学描述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钢琴弦振动方程推导着手,通过傅立叶变换分析钢琴振动的时域频域特征以及影响其音色的要素,并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柯西函数的方法,用计算机模拟钢琴演奏的音色。实验验证,这种频域的音色重构方法,不触发任何波表,更贴切地模仿了真实钢琴的音色。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变分及四阶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模型的不足,利用小波变换能够聚焦到图像细微变化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域的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算法。并通过对小波的阈值和阈值函数做适当的改进以及利用加权函数将全变分和四阶偏微分方程去噪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一种改进的小波域耦合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模型。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和小波软阈值去噪、全变分模型以及四阶偏微分方程图像去噪模型相比,峰值信噪比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能够在很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的同时提高处理噪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装甲车辆起动过程中,直流电动机部分容易发生故障,传统的电机诊断方法都是定期制定维修计划,这种检修方式容易造成维修不足、维修过量以及盲目维修的问题,为了深入分析电动机故障发生时的参数信息的变化,构建一套能够采集电机运行参数的系统,对采集电枢电流和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能够反映故障发生的特点;该系统以STM32103C8T6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电流、振动信号采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对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进行了编程实现,能够对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和振动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将数据保存到上位机中进行后续的调用处理;通过测量对比直流电动机起动过程轴承部位发生不同故障时的电流和振动信号,利用MATLAB仿真实现时域内的信号显示,并在MATLAB平台中,编程实现了振动信号的时频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能够准确测量信号,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能够为故障特征提取提供较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转子碰摩热弯曲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化了汽轮机转子模型,并根据转子碰摩理论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求解碰摩截面热分布的计算模型,使得碰摩截面热分布的计算大大简化.依据转子动力学理论推导了本模型的运动方程,并作无量纲化以便于MATLAB数值求解收敛,最终建立了转子系统由摩擦引起的弹性热弯曲——碰摩耦合故障动力模型.利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组得到了在不平衡力、碰摩力和碰摩热弯矩耦合作用下转子系统的响应,并对低于、接近和高于临界转速下碰摩热弯曲转子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包括时域、频谱、轴心轨迹以及碰摩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子在低于和接近临界转速运行发生碰摩,转子的振动由平稳状态逐渐发散,而在高于临界转速发生碰摩时转子的振动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主动悬架模型,用ADAMS和MATLAB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主动悬架减小了车辆振动,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联合仿真的方法避免了繁琐的动力学方程、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推导,为复杂机械系统的控制仿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控制系统校正器参数适应系统时-频域特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控制系统校正方法。它以系统的时域误差积分指标为目标函数,以系统的幅值裕度、相角裕度等频域指标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再利用罚函数,将该带约束的目标函数转化无约束的目标函数。之后,在Matlab环境下,将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与Simulink仿真技术相结合,优化控制系统校正器参数,从而实现控制系统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高效,所设计的校正器性能优异,十分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控制系统中的参数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求取控制系统的稳定域,也就是保证系统稳定的参数可变范围,这是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实例,探讨了利用MATLAB求取控制系统稳定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苗甫  张连成  郭毅  王禹  王振兴 《软件学报》2018,29(12):3853-3867
域间路由系统是互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针对域间路由系统的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low-rate DoS againstBGP sessions,简称BGP-LDoS)能够引起大范围级联失效,造成域间路由系统全局瘫痪.已有的防护机制和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应对这种源自数据平面的大规模低速率流量拥塞攻击.分析域间路由系统在BGP-LDoS攻击威胁下的状态突变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突变平衡态理论(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catastrophe theory,简称ESCT)的BGP-LDoS攻击检测方法.以流量周期性特征、路由会话特征和报文转发量为检测特征进行突变模型的选择,并确定相应的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进一步利用采集的历史数据为训练样本,对突变函数进行训练,以定义系统正常和失效状态时的平衡曲面.利用训练后的尖点突变模型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根据分歧集函数判断系统是否出现由正常向失效的跳变,从而实现对攻击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ESCT方法仅需要监控系统中少量的关键链路和节点就能够具备较强的BGP-LDoS检测能力,为及时发现和提早应对攻击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神经机器翻译在资源丰富领域上训练的翻译模型往往在其他资源稀缺领域中表现较差,领域适应是利用资源丰富的领域帮助资源稀少的领域提升翻译质量的一种方法。该文提出基于领域特征的领域适应方法以提升资源稀缺领域的神经机器翻译质量。具体而言,该文尝试构建领域敏感网络以获得领域特有特征,构建领域不敏感网络以获得领域间的共有特征。一个领域判别器被用于区分领域。该文通过训练领域敏感网络使得该领域判别器更易做出准确判断,同时引入对抗机制,使得领域不敏感网络欺骗该领域判别器。最后,提出一种系统集成机制,融合基准神经翻译网络、领域敏感网络、领域不敏感网络以完成神经机器翻译的领域适应。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中英广播对话领域上和英德口语领域上的翻译效果均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simple cell mapping i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domains of stability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s. The generators are represented by two-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dynamical systems 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variable damping and saliency. First,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governing the behaviour of a generator is reduced to a cell-to-cell mapping. A scheme of compactification is introduced in order to obtain a complete cell state space which consists of a finite number of cell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imple cell mapping is then used to prepare a computer program. Using the program, all the singularities of the cell mapping and the domain of stability can be determined readily.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because it can easily take care of any non-linearity. Different systems can be treated by the same program by simply changing the form of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in the program and/or changing the system parameters. Three kinds of synchronous machine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best of those obtained by the Lyapunov method. It is seen that almost the complete domains of stability are obtained by the new approach, including those portions which are not discovered by the Lyapunov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