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破碎大蒜在35 ℃下酶解0.5 h,按料液比1 g∶4 mL加入95%乙醇于25 ℃下萃取1.5 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45 ℃,压强在0.01 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 r/s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可以达到0.25%.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预防癌症、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药物或保健品开发具有广阔前景。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素的含量,研究有机溶剂提取大蒜素的方法。方法:在考察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提取时间3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显示,大蒜中大蒜素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蒜泥在40℃下酶解80 min后,按料液比1:4(g/m L)加入95%的乙醇,温度为25℃下大蒜酶提取物提取100 min。其中酶解温度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酶解时间、提取时间。结论: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大蒜素的得率为0.27%,该工艺可为大蒜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巴西菇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探讨了巴西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分别作了热水提取和酶法提取的正交试验,并对多糖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热水提取巴西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11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25,其多糖最高提取率5.80%。而采用酶法提取巴西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是:木瓜蛋白酶酶用量0.2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h,作用pH值6.5;纤维素酶酶用量O.1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h,作用pH值4.5;果胶酶酶用量O.2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3h,作用pH值4.0。其中木瓜蛋白酶提取巴西菇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到15.08%。  相似文献   

4.
对大蒜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80min,料液比(大蒜∶95%乙醇)1g∶4mL,离心前pH2.8,酶解pH6.0,大蒜素的提取率0.48%。试验方差结果表明:料液比是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蒜多糖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实验研究了大蒜多糖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解可显著提高多糖提取率,在加酶量5%,pH值5.0,酶解温度50℃时,提取1.5h,提取率达20.54%.本实验进一步对大蒜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蒜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大蒜多糖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且在较高浓度下强于大蒜素,而大蒜素的还原能力则强于大蒜多糖.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地从大蒜(Allium sativum L.)中获取活性物质大蒜素,实验选用市售新鲜大蒜作为原料,以95%乙醇作为提取液,辅以超声提取法。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min)、超声功率(W)和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大蒜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大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蒜泥在35℃酶解31min、超声功率49 W、超声温度29℃的条件下,大蒜中大蒜素的提取预测值能达到3.024mg/g,验证值是3.018mg/g,预测值与验证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基因工程菌漆酶用于提取黄芪总皂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工程菌甲醇毕赤酵母(PMAD16/pMETαA—Lcc1)培养产生的重组漆酶,采用正交试验,对水浸提取条件、漆酶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总皂甙最佳提取工艺为:先用重组漆酶酶解,1g黄芪加入3.0mL纯化的重组漆酶(453U/mL),在40℃、pH4.0的条件下酶解1.5h,然后再水浸提取黄芪总皂甙。经过重组漆酶酶解处理后黄芪总皂甙提取率比未经酶处理的提取率提高了65.6%。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影响大蒜素提取率的几个重要因素(酶解条件、料液比、提取温度与时间、反萃取体积、旋蒸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为:取5g蒜泥,加入10mL蒸馏水,pH值调节在6.5左右,然后在50℃下酶解30min。按料液比1∶6加入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并在65℃,120r/min的条件下振荡提取120min。过滤后取滤液10mL,加入20mL正己烷反萃取,然后在30℃时减压浓缩至1~2mL(0.078MPa,75r/min),最终用正己烷定容到5mL,气相色谱仪FID上机检测。  相似文献   

9.
鲟鱼软骨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伯利亚鲟鱼骨为原料,对比不同提取工艺对鲟鱼软骨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确定鲟鱼软骨素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分离纯化方案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碱解与酶相结合的提取路线能使鲟鱼软骨素提取产品有更高的纯度,最佳工艺为原料加入1∶6(m/v)的6%NaOH,40℃水浴条件下碱解7h,用盐酸调至pH7,加入1%胰蛋白酶,在50℃水浴条件下酶解7h,95℃加热5min灭酶,冷却至室温,调pH至中性,加入1∶1.25(v/v)95%乙醇,在4℃沉淀8h,沉淀物用烘箱45℃干燥约2h,得到的鲟鱼软骨素粗产品得率为16.65%,产品中氨基己糖含量为17.35%。  相似文献   

10.
以辣椒为原料,分别用纤维素酶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波乙醇提取法对辣椒中的辣椒碱进行了提取并研究了两种工艺的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5.5,酶量9mg/g,酶解时间1h,酶解温度40℃,此条件下辣椒碱的提取率为0.795%;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优条件为温度70℃,乙醇浓度70%,超声波功率60W,料液比1:11,此条件下辣椒碱的提取率为1.271%。  相似文献   

11.
曾荣  罗学刚 《食品科学》2006,27(11):283-286
本文首次报道了尤曼桉(EucalyptusYoumanii)芦丁的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碱溶酸沉法、乙醇回流法、热水法提取尤曼桉叶芦丁。碱溶酸沉法的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提取时间10min,pH8,提取两次,热水纯化;乙醇回流法提取尤曼桉芦丁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碳酸氢纳用量10%,固液比1:20,热水纯化;热水提取尤曼桉芦丁的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0,时间30min,粒度100目,提取两次,热乙醇纯化。三种提取方法以碱溶酸沉法较优。  相似文献   

12.
菜籽饼粕中菜籽多酚的提取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性乙醇体系提取菜籽饼粕中的菜籽多酚,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40目的菜籽饼粕,pH为2.0的(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料液比(g:mL)为1:4,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40min,分3次提取。在此条件下,菜籽饼粕中菜籽多酚的提取率达到2.09%,高于以往的丙酮提取法。  相似文献   

13.
该文报道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提取大蒜油的相关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蒜油适宜工艺参数组合:即以15%(V/W)无水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温度为35℃,萃取时间为240 min,在上述提取条件下,SFE提取大蒜油得率达0.446%。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大蒜油呈淡黄褐色,半透明状,略有流动性,呈有新鲜大蒜风味。  相似文献   

14.
黄花菜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羟自由基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  任凤莲 《食品科学》2004,25(6):141-143
本文以黄花菜为原料,对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水浴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h,乙醇浓度为95%,料液比1:20。此条件下测的其总黄酮含量为6.98%。且该提取物对羟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白酒酒糟为原料,通过浓硫酸磺化制备了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4种酒用脂肪酸乙酯。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添加量3%,酸醇物质的量比1∶5,酯化时间4 h,酯化温度80 ℃,酯化率达86%;乳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4%,酸醇物质的量比1∶8,酯化时间10 h,酯化温度95 ℃,酯化率达76%;己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4%,酸醇物质的量比1∶10,酯化时间12 h,酯化温度98 ℃,酯化率达68%;丁酸乙酯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4%,酸醇物质的量比1∶9,酯化时间8 h,酯化温度90 ℃,酯化率达73%。活性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6次。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乙醇为浸提剂提取油茶籽饼粕中的油茶皂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皂素提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浸提温度60℃,料液比1:10,浸提时间2h,在此条件下油茶皂素的得率为16.66%,粗产品的油茶皂素的纯度为62.37%。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1:2,V/V/V)是适合于油茶皂素分离纯化的溶剂系统,能将油茶皂素含量提高到91.8%。  相似文献   

17.
藠头皮是藠头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蒜素成分.文章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值做单因素实验,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试验因子,蒜素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在26.81℃,乙醇体积分数为90%,萃取时间1.09 h,蒜素含量达到0.906 g/dL,验证值为0.897 g/dL.  相似文献   

18.
王远兴  胡志国  方志杰 《食品科学》2007,28(10):433-435
采用超临界CO2(SFE)从卵叶娃儿藤中萃取有效成分,萃取条件为:萃取釜压力35MPa,温度50℃,萃取时间3h,夹带剂95%乙醇用量20ml。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色谱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0.25mm×30m×0.25μm),柱温60℃,恒温1min,以4℃/min升至280℃,保持10min;分流进样,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50℃。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卵叶娃儿藤提取物中共检出37种成分。  相似文献   

19.
葵花籽绿原酸超声波辅助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葵花籽绿原酸,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50min,浸泡时间24h;在此备件下葵花籽绿原酸得率为4.17%。  相似文献   

20.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以乙醚、正已烷作为有机溶剂提取大蒜挥发油,详细研究了其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有机溶剂提取的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触杀、抑制和熏蒸作用,尤其是乙醚提取的大蒜挥发油的驱避作用和熏蒸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