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较短的时间内,众多符合RoHS环保指令要求的新款电子元器件依次面市,并很快充斥市场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反过来,那些不兼容RoHS指令的产品开始短缺,对生产厂家元器件储备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2.
元器件生产商正在生产符合RoHS指令的部件.OEM厂商需要理解其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姚琳 《今日电子》2005,(8):19-19
随着2006年7月1日的一步步临近,WEEE指令和RoHS指令这堂必修课开始摆在每个电子产品制造商面前。根据WEEE指令,自2005年8月13日起,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商必须在法律意义上承担起支付自己报废产品回收费用的责任。根据RoHS指令,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电气设备必须禁止使用铅、水银、镉、六价铬等重金属,以及聚溴二苯醚(PBDE)和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欧盟RoHS指令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显然,世界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的改变,而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RoHS法规的确对电子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且欧盟RoHS执行机构正在不断地将之越来越多地“付诸行动”。英国的执行机构国家度量衡实验室(NWML)提前一年就开始了相关的准备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形势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于2003年2月13日发布了《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即人们所说的RoHS指令;并于2006年初完成了其25个成员国根据该指令转换本国法律法规的工作.2006年7月1日.该指令开始实施。中国在2006年2月28日出台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即中国的RoHS规章,2006年3月1日该规章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6.
《电子产品世界》2006,(22):61-62
7月1日,欧盟开始对所有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生产的电子、电气产品强制执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继欧盟RoHS指令的正式实施,由政府七部委联合颁布的被称为"中国RoHS"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也将于2007年3月1日生效.在9月7日召开的"2006国际电子环保标准与循环经济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官员指出,作为中国的电子环保标准的出台,中国RoHS将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污染防止法律法规的缺位,对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和元素控制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对今后我国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3年颁布的欧盟RoHS指令以及2006年颁布的中国RoHS指令,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降低有害元素在电子产品中的使用。这两部指令都严格限制了一些特定的化学物质的使用[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联苯醚(PBDE)],指令的框架结构也有所类似(例如指令的适用范围),而涉及到指令的具体内容,又存在着很多不同。例如两部指令所要求的认证方式不同;标识方式也不同,中国RoHS指令的标识要求包含包装部分,欧盟的RoHS指令对包装并不作要求。  相似文献   

8.
RoHS指令解读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电子废弃物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开始进行和关注电子污染防治的立法和标准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出台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成为国内电子及相关行业中的热点话题。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要求,其各成员国必须在2004年8月13日之前依据WEEE指令和RoHS指令制定本国的相关法律,并在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9.
欧盟的两条指令“电动产品及电子设备废料”(WEEE)与“电动产品及电子设备所含有毒物质限制”(RoHS)已经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其中的RoHS指令,要求生产商必须于2006年7月1日前,为他们生产的电器所含有毒物质(镉、铅、汞、六价铬、PBB及PBDE)寻找替代品。欧盟指令ROHS的推出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0.
欧盟RoHS指令开始实施全球兴起电子环保潮流2006年7月,在欧盟地区开始实施的RoHS指令(欧盟关于限制使用六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法律)给日本电子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包括从供应链的变化到封装技术的改进等。表面上看,在RoHS指令开始实施后一切平静如常,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刚开始实施以后的7月28日,索尼公司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宣称:"索尼的产品并不存在违反RoHS指令的事实。"目的是为了消除在同行业中流传的该公司产品受到罚款及销毁处理的流言所造成的影响。此外,围绕着RoHS指令,其他日本厂商也不同程度受  相似文献   

11.
目前距离RoHS指令实施的限期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许多公司急需得到元器件供应商的支持。Newark InOne提出帮助制造商使产品摆脱铅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2.
欧盟的环保“双指令”(要求生产厂商负责回收电子垃圾的WEEE指令和禁止在产品中使用6种有害物质的RoHS指令)陆续生效后,牵动了全球制造业的神经。RoHS的效力遍及欧盟25个成员国,并且非常可能成为一项全球标准。其它国家也相继制定了各国版本的“RoHS指令”,如日本发布了JIS-C-0950标准,美国虽然没有颁布全球性的相关法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25(1):18-18
目前,志高空调表示,已于2005年12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RoHS指令。据悉,欧盟RoHS指令将在2006年7月1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在欧盟地区开始实施的RoHS指令(欧盟关于限制使用六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法律)给日本电子行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包括从供应链的变化到封装技术的改进等.表面上看,在RoHS指令开始实施后一切平静如常,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刚开始实施以后的7月28日,索尼公司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宣称:"索尼的产品并不存在违反RoHS指令的事实."目的是为了消除在同行业中流传的该公司产品受到罚款及销毁处理的流言所造成的影响.此外,围绕着RoHS指令,其他日本厂商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在RoHS指令实施开始之前大约4个月,尽管佳能公司已经采取了应对RoHS指令的措施,但其从大连向欧洲出口的产品被延迟了大约两个星期发货.今后RoHS指令正式实施的过程中,厂商们仍会有所顾虑.  相似文献   

15.
7月1日,欧盟对所有在欧盟范围内生产和销售的机电产品强制实施ROHS指令,这是继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欧盟WEEE指令之后,欧盟又一次实施对中国机电企业具有很大冲击的指令。专家指出,RoHS指令的实施将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造成560亿美元的直接影响,并将导致国内电子产品生产商的整体成本提高10%左右,出口价格上涨15%左右,中国电子企业传统的价格优势将可能因此而丧失。为了应对欧盟的RoHS指令,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近期,关于中国版本的RoHS指令频频被提及,这就是信息产业部制订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它将于200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6.
欧盟的RoHS指令实施还不到一年,业界就又迎来了一项更为严苛的环保法规,即由信产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七部委联合颁布,并于200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被业界称为“中国版RoHS指令”,皆因其本质与欧盟版RoHS指令相同,目的都在于减少对危害环境、或造成电器和电子废弃物再生困难,以及成本过高等物质的使用,然而,该《管理办法》执行起来更加复杂,正如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组织(SEMI)向全球半导体公司发出的警告:“就算你符合欧盟的RoHS指令,或得以豁免,也不能断言你就可以通过中国的规定或得以豁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欧盟电子电气环保指令RoHS(下称“RoHS”指令) 从7月1日开始正式执行,至今,中国电子出口企业在侥幸和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度过了一个多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欧盟《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正式开始执行(2006年7月1日),电子产品供应链中许多公司需要表明自己的产品符合欧盟RoHS指令,不含有镉、汞、铅、六价铬和PBB、PBDE六种有害物质,及其它禁用的有害物质。现在美国IPC已制定发布或正在制定有关电子产品材料与零部件成份的申报规范,有IPC-1750系列标准。  相似文献   

19.
按照欧盟的规划,《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RoHS指令)将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样进入欧盟市场的所有电子电器产品必须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所有欲出口欧盟市场的电子电器企业都必须获得经过专业检测机构颁发的认证许可证书,该证书是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当前,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专业检测公司开始在中国兜售检测业务,为应对欧盟的RoHS指令,中国针对电子电器产品检测的市场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20.
尽管RoHS指令的实施日期已近在眉睫,仍然有一些人质疑指令的必要性。因为每个人都听说电子行业并不是这些受限制材料的主要用户,所以RoHS指令真的有必要吗?让我们来看一下RoHS指令中主要的受限物质铅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