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弹塑性动力分析,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benchmark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与损伤分布进行研究。该模型的总高度为606.1m,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利用PERFORM-3D软件建立了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在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与超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和结构的破坏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在9度罕遇地震输入下结构未发生倒塌;结构的损伤主要集中在4~8区加强层的相近楼层,并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强逐渐向各区中部开展;各类构件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依次进入塑性状态,实现了结构多道防线的抗震设防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一幢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域的超限超高层建筑为案例,针对所设定的承载力、变形及损伤控制等抗震性能目标,建立了精细的结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弹塑性动力时程方法分析和评估了与性能目标相对应的结构动力响应和损伤状况。结果表明,通过将性能设计与结构动力时程精细分析相结合,能够实现使不同受力构件达到不同的抗震性能需求的目的,从而使得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更具精细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3.
建筑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建立下部结构一周围土体一隔震层一上部结构整体系统的空间模型,对三里河三区12号地办公楼工程中的隔震结构进行有限元非线性分析,通过模拟系统地震振动响应,对比分析隔震与非隔震结构层问剪力和剪力比,以及验算隔震层隔震垫的水平位移,从而验证隔震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天津市鸿吉商贸中心工程是一个大底盘土的双塔楼超高层建筑,且地下室埋深不同,相差6.05m的工程实例,通过大量试验和有机元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大量的数据,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的地震脆性评估分析的框架模型和应用案例。对于这类结构,由于没有任何随机的脆性关系存在,本文工作填补了区域地震影响评估的空白。所提出框架模型的关键是发展了典型的复杂超高层建筑系统的简单集中参数模型方法。在ZEUS-NL环境中所构建的这个模型能够有效进行高层结构的动力响应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6.
武汉某超高层建筑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武汉市一幢结构高175.55 m,地上55层,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超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有限元软件Etabs,分析该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确定振型分解法的合理振型参与数,以及通过弹性时程法分析在最不利地震波作用下该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标准设计反应谱不能满足基本自振周期大于6 s的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需要。今结合某超高层建筑,讨论了场地地震反应特性及其长周期设计反应谱,并根据拟建场地长周期设计反应谱选择了天然地震动记录,为工程抗震验算提供数据,可为同类型超限高层结构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配电楼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在隔震与不隔震两种情况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可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主要出现在隔震层,上部结构发生的变形很小。从而验证隔震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下部结构-周围土体-隔震层-上部结构整体系统的空间模型,对北京市三里河三区12号地办公楼工程中的隔震结构进行有限元非线性分析.通过模拟系统地震振动响应,对比分析隔震与非隔震结构层间剪力和剪力比,以及验算隔震层隔震垫的水平位移,指出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层间剪力比范围为0.103~0.275,依据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隔震层以上结构可以按7度设防烈度且仍具有0.5度安全储备,降低了工程造价,从而验证隔震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高层建筑地震加速度因输入信息不完整而识别难的问题,该文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提出了一种超高层建筑地震加速度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有限测试楼层的地震响应识别结构的地震加速度,然后结合统计平均的思想对部分楼层的地震加速度进行统计平均,提高识别精度。通过对台北101大楼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数值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特点.首先通过对不同支座的竖向力进行比较可知,基础隔震结构在遭遇水平地震波时,位于支座布置平面中非对称轴的支座处可能产生较大的竖向反应;其次对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基础隔震结构对于竖向地震动的隔震效果不明显.因此竖向地震动对结构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进行基础隔震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了多层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问题。首先介绍了地震对结构造成的灾害事故的危险程度。其次,结合近年来各国发生的一些典型的地震灾害,总结了地震造成破坏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工程结构地震灾害的一些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框架模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两榀 1/8比例的型钢混凝土平面框架振动台试验,研究了结构在不同加速度峰值地 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考虑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推导出相应的转角-曲率关系,给出 屈服滑移转角和极限滑移转角的计算公式,并用分段变刚度杆单元模型,编制了弹塑性动力分析程 序,对试验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三维静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高层建筑空间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并推导了在一般情况下反应谱方法的有关公式。本文还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结构用不同振型数目进行各振型的地震反应组合,比较了SRSS和CQC两种组合法,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改变结构刚度和阻尼能改变结构动力特性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变结构控制方法,并采用复模态分析理论对变结构控制状态及其减震效果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抗震性能目标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限高层建筑是指超过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适用高度或结构类型、及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超限高层建筑提出了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以泉州浦西万达广场超高层住宅和江西南昌绿地中央广场为例,讨论了高度超限的复杂高层建筑。利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果,对工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并就结构的受力特性提出了抗...  相似文献   

17.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想要减少这种损失,需要发展抗震结构的建筑,减地震发生时带来的损失。而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就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隔震结构。它和普通的抗震结构比起来减震性能比较好,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利用ANSYS建立起普通的抗震结构以及层间隔离结构然后进行动力特性以及地震相应的分析,通过比较了解层间隔震框架结构相对于普通隔震体系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地震灾害的现场调查,特别是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害分析,发现砖混结构房屋受震害影响最为严重,文中结合汶川大地震有关调查结果并结合笔者震后现场检测鉴定实践,对砖混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及其抗震设计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有关砖混建筑物抗震设计的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板锥网壳结构的抗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锥网壳结构是一种受力性能合理、技术经济效益良好的新型空间结构形式。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板锥网壳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 ,得出了可应用于工程实践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大多数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已经超出了我国有关建筑工程的规定,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抗震设计问题首当其冲。高层建筑抗震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安全,而且还会影响高层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此,本文重点解析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