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不断推出自有IaaS 云计算服务和产品,IaaS 云平台作为其底层资源的统一管理工具,由于其封闭性逐渐成为资源弹性调度与业务灵活提供的瓶颈。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电信运营商云业务的开展,需要结合自身云计算业务需求打造端到端开放式IaaS云管理平台。基于平台实现产业内多厂商的技术合作与开发,联合云计算企业推动国内开放化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平台体系架构以及云间互联互通标准。在实现开放平台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借鉴以OpenStack 为代表的开源云平台的架构优势与技术优势,实现云平台系统的可扩展、底层兼容、差异化服务以及规模部署能力,基于运营商的优势智能管道,致力于功能细化、架构优化与部署规模化,最终实现云平台的精细化、构件化与服务化的运营。 相似文献
2.
李玲俐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1,11(3):121-123
利用计算机和新媒体技术,网络犯罪案件则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云计算平台是网络攻击的最大目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云平台的安全隐患,以及传统电子取证的局限性,阐述云取证工作发展的迫切性,探讨了网络犯罪下云取证的研究热点及模型,以及现有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提出云取证领域今后的改进措施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云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传统模式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挑战,云计算在资源整合和提高设备利用率方面的特点是传统实训室建设无法替代的,云计算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云计算人才需求现状,并提出要将云计算技能人才培养列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云计算实训室的设计模式为IaaS模式,最后详细阐述了建设云实训室的环境部署和所需产品。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环境下的取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其在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取证活动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云计算环境基本特点的实时取证模型. 相似文献
5.
曹敏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9):138-139
本文在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的研究基础之下,提出了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在云环境下的重要性,并对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和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的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为网络安全问题提供帮助,从而加固网络空间安全和云安全。 相似文献
6.
7.
随着企业IT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部署,运营及管理成本的大幅增加、业务实施周期长及烟囱式架构的资源浪费都对企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面对三网融合的激烈竞争,广电网络公司也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原来粗放的管理模式,提升效率。本文介绍了广东有线实验IaaS云平台,对广电基于IaaS平台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将来公司云计算应用打下基础,更好地促进广电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云计算IaaS产品测试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为了保障云服务质量的可靠性,云测试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除了基于云计算资源的软件测试,针对云中的基础设施及云环境本身的云平台测试是云测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云产品的测试过程中,作为云平台基石的IaaS性能好坏将严重影响其他层云服务质量的可靠性。通过研究IaaS的体系结构和系统部署,从物理服务器、虚拟机、策略、安全等不同层面分析了其主要测试点,并展望了未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IaaS测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设计了基于IaaS云管理平台的招飞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招飞系统集成度不高、信息共享度不高、功能单一、人性化程度低等的问题。并通过设立私用航空器服务系统、飞行员跟踪系统和政策研究中心来满足为了航空大发展对飞行员招飞与管理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公有云服务计费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有云应用服务的不断发展,商用云服务的计费模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外亚马逊(Amazon)、微软(Microsoft)以及国内云快线科技有限公司3家典型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计费方式的异同,总结当前公有云IaaS服务计费模式特点,并指出计费模式的未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14.
运营商业务网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平台数量庞大、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运维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建设周期长等问题.随着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运用虚拟化技术建设云计算资源池,对业务平台进行统一承载已成为运营商业务平台整合的重要途径.首先对云计算技术的服务模式作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运营商业务平台资源池的定位.然后针对业务网的特点,提出了利用云平台进行业务平台整合的实施策略,并从某运营商的一个实际案例出发,详细论述了业务平台云计算资源池的建设方案,对硬件设备、虚拟化软件等的配置和选型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A secur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desktop cloud structure:TCCL (transparent computing-based cloud),which was design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nsparent computing,was proposed.TCCL applied the method,separating calculation and storage,loading in a block streaming way which was proposed in the transparent computing theory,to the cloud desktop system,and deployed the defense module of security threats under the cloud VM (virtual machine).As a result,the TCCL could improve the security level on the cloud VMs’ system files and data files,and could optimize the cloud virtual machines' storag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与隐写、数字水印等一起构成了多媒体信息形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这些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但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的挑战,同时也在很多地方暴露出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多媒体化,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参考国内外的一些调查和研究,从技术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对新形式下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Ramon de Oliveira Guilherme Piegas Koslovsk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Management》2017,27(1)
Cloud providers have introduced the on‐demand provisioning of virtual infrastructures (VIs) to deliver virtual networks of computing resources as a service. By combining network and computing virtualization, providers allow traffic isolation between hosted VIs.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 tenants have deployed private VIs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network topologies to increase quality of experience of final users. One of the main open challenges in this scenario is the allocation of physical resources to host VIs in accordance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computing (eg, virtual CPUs and memory) and network requirements (guaranteed bandwidth and specific network topology). Moreover, a VI can be allocated anywhere atop a network datacenter, and because of its NP‐hard complexity, the search for optimal solutions has a limited applicability in cloud providers as requesting users seek an immediate response. The present work proposes an algorithm to accomplish the VI allocation by applying tree‐based heuristics to reduce the search space, performing a joint allocation of computing and network resources. So as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the mechanism includes a strategy to convert physical and virtual graphs to trees, which later are pruned by a grouped accounting algorithm. These innovations reduce the number of comparisons required to allocate a VI.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nds an allocation on feasible time for different cloud scenarios and VI topologies, while maintaining a high acceptance rate and a moderate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fra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云计算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在电信IT支撑系统中引入云计算的驱动力,给出了电信企业级云计算的参考技术架构及与IT支撑系统云的关系,提出了IT支撑系统云的实施策略及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