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前言 六十年代中期,重钢通过试验得知,钢中加入微钛能显著提高钢板综合性能,消除钢板加工裂纹。因此对20g,16MnR钢进行了微钛处理并逐步形成大生产工艺。近年来还开发了低温压力容器用16MnDR微钒,微钛处理钢并进行了一些微钛处理试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承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上,轧制了钒微合金钢及钒钛复合微合金化钢,研究了微钛处理对钒微合金化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钒微合金钢经微钛处理后生成了少量TiN析出物,其数量较少,晶粒细化效果有限;由于钛与氮的优先结合,减少了与钒结合的氮含量,降低了钒的析出量,导致微钛处理的钒微合金钢抗拉强度降低约54 ...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g微钛处理钢14种方案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优化出最佳的化学成分、脱氧、合金化工艺,使微钛处理20g钢具有较高的热轧性能合格率。同时对20g微钛处理铜的组织、脱氧度,夹杂物的形态及分布的分析指出,铜中微量Ti固定了自由N,形成TiN,这是提高时效冲击韧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重钢的20g锅炉钢用钛微合金化处理开展的试验工作及生产工艺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对用钛微合金化处理后的20g锅炉钢板的各项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作了研究分析,同时对钢板的组织性能与钛含量的关系、钢的焊接性能等问题,也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验室和大生产试验,确定了微钛处理45钢的Fe-Ti加入工艺,终脱氧铝加入量和Fe-Ti加入量;研究了微钛处理对45钢的机械性能、疲劳性能及热加工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微量钛在钢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单一钛以及铌钛、钒钛、锰钛、钼钛复合添加时的微合金化作用;着重分析了钛的析出热力学和钛的析出行为在薄板坯连铸连轧过程与传统连铸连轧过程中的差异,以掌握钛的析出规律;并提出了钛微合金化的技术要点,包括成分设计、冶炼技术和控轧控冷技术。对钛微合金化技术的分析将对钛微合金化的工业应用和技术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微钛处理20g钢的脱氧、合金化,浇注工艺进行试验和分析,优化出最佳的标准化工艺参数。从而稳定了钛的收得率并提高了钢锭合格率和热轧性能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发展历程,详细论述了700 MPa以上级别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研发现状,着重阐述了钛微合金化高强钢中纳米碳化物析出行为(形变诱导析出与相间析出)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钛微合金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完善钛微合金化物理冶金学理论,为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发展和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孔隙率为65%的多孔结构纯钛试样,对试样先进行酸蚀作为表面预处理,再利用植酸与饱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进行表面活化改性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接触角分析仪对3D打印纯钛改性前后的表面进行表面形貌观察、表面成分分析及表面接触角测试,并将改性处理前后的各组试样浸泡在模拟体液(SBF)中进行生物矿化实验,利用SEM及能谱(EDS)分析其表面生物矿化效果。结果表明:植酸/氢氧化钙表面活化改性处理后的3D打印致密纯钛表面水接触角为21.04°,表现出较好的亲水性,即植酸/氢氧化钙改性处理可大幅提高3D打印多孔结构纯钛的表面润湿性;在植酸/氢氧化钙表面活化改性处理过程中3D打印多孔结构纯钛试样表面通过植酸螯合反应引入了Ca,P元素,可显著加快其表面羟基磷灰石的沉积速度,提高表面生物矿化能力;在浸泡模拟体液7 d后能在改性后3D打印多孔试样的多孔支架上形成羟基磷灰石包裹层。  相似文献   

10.
王培  杨理京  何飞   《钛工业进展》2020,37(6):41-48
对国内外医用钛及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喷砂、微切削和激光等机械加工方法,等离子喷涂、溅射等物理方法,酸蚀、碱热处理、阳极氧化等化学处理方法在钛及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制备的微纳结构,概述了微纳结构对钛及钛合金植入体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最后,总结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并结合目前医用钛及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微纳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植入体表面微纳结构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生产试验的条件下,通过成分设计和TMCP-RPC-T工艺设计,采用晶粒细化、沉淀强化、位错强化和贝氏体组织强化等手段,辅以回火处理能得到性能优异的Q550D低碳高强度钢板,其金相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细小板条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同时分析了回火工艺对钢板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生产中拉伸试样分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爆炸焊接技术制备的钛/铝复合板可兼具钛合金耐腐蚀性和铝合金低成本的优点。对钛/铝复合板爆炸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论述了炸药种类、质量比R、基覆板间距及爆炸焊接窗口等主要工艺参数对钛/铝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钛/铝复合板结合界面的主要因素——金属间化合物种类、扩散层和界面波形;对钛/铝复合板硬度、抗剪切强度、抗拉强度及拉伸断口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最后,指出了钛/铝复合板爆炸焊接工艺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Viewpoint that using the identification quantity to identify the long ear disfigurement was brought up, and by calculation, it can be deduced that identification quantity should be set as the quantity of long ear disfigurement of the position which is about 0.2 times of plate width to the plate border. Conception of plate head tiny cell was brought up, and the long ear disfigurement was uncoupled into the product of elongation percentage and length of tiny cell. On the base of prediction of long ear disfigurement, process control model of MAS rolling was built up, and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it can fit the on-line producing and eliminate the long ear disfigurement commendably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经Nb、Ti、Al多元微合金化后,低碳锰钢抗氧化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氧化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确定了此类钢抗氧化级别的温度区间。Nb、Ti、Al微合金元素对低碳锰钢高温抗氧化性能的作用,主要是改善钢的高温氧化膜结构,依靠Nb、Ti元素形成弥散分布的微细碳化物质点,阻止铁离子的扩散,从而降低钢的氧化速率,提高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微合金化设计、控轧方法生产的100 mm厚D36高强度船用结构钢采用合理的正火处理,试验成功地解决了特厚规格高强度船板钢组织、性能均匀性的问题。通过比较控轧态和正火试验后钢板的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表明880~900 ℃+50 min的正火工艺可以使D36高强度船用结构钢的强度达到船级社要求的同时,伸长率达到30%以上,-20 ℃和-40 ℃冲击都达到200 J以上,从而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钢板。  相似文献   

16.
低合金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铁素体相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淬火方法,对比分析了钛处理钢和普通C Mn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不同阶段的相变组织,研究了铁素体相变规律。结果表明,C Mn钢焊接粗晶区主要为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钛处理钢焊接粗晶区主要为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晶内铁素体组织。在钛处理钢中,晶界铁素体、魏氏组织铁素体和晶内铁素体的相变开始温度相同,但各自长大的动力学条件不同。当晶内铁素体和魏氏组织铁素体竞争发生相变时,晶内铁素体在晶内弥散分布氧化物夹杂上的非均质形核抑制了魏氏组织铁素体向晶内的长大。  相似文献   

17.
侯登义 《河南冶金》2010,18(5):23-25
对海洋平台用钢板探伤不合部位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厚度中心珠光体带状组织中的微裂纹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检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Micro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the bonding interface in an explosively welded Ti/Ti clad material using the preset angle standoff configuration with various flyer plate speeds have been studied. Explosive welding was completed at flyer plate speed over 420 m/s. The wavelength and amplitude of the wavy interfac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lyer plate speed up to 1060 m/s. The planar interface was obtained at flyer plate speed of 1150 m/s. The trace of melting was observed at the bonding interface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elting layer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onding of explosively welded Ti/Ti clad materials. An anomaly hardening zone was formed at the bonding interface in the clad material welded at flyer plate speed of 1150 m/s. The origin of the observed anomalous hardening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H. MINATO and J. SHUDO, formerly Graduate Students,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 Kumamoto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9.
王霞  周昌勇 《宽厚板》2005,11(6):18-20
本文介绍了D36高强船板的成分控制、性能要求,通过对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掌握轧制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Ti、S元素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力学参数平衡态的第二相析出物的影响,并结合工业生产中实例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态下,随着Ti、S含量的增加,Ti(C,N)、MnS的开始析出温度及稳定析出量均增加;工业生产中,常化板的高Ti低S的样品两种析出物的平均尺寸和面密度均大于低Ti高S的样品,而成品板析出物的平均尺寸和面密度均小于低Ti高S的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