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城市污水处理厂化学除磷效果及运行成本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硫酸亚铁、氯化铁、硫酸铝、聚氯化铝和聚氯化铝铁的小试研究,以及时北京城市排水集团下属三座污水处理厂在沉砂池、曝气池的生产性试验研究,详细论述了化学除磷的除磷效果与化学药剂投加量、运行成本和磷削减成本的关系,用于指导和控制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的直接成本,并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当出水总磷要求小于1 mg/L和0.5 mg/L时,药剂中金属元素与去除磷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Me/P)、运行成本、磷削减成本分别为:2~2.5、0.1~0.13元/m~3、4.5万~5.5万元/t和3~6、0.13~0.2元/m~3、5万~15万元/t。  相似文献   

2.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化学除磷剂强化除磷效果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但化学除磷剂对PAOs的活性及种群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以西安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为对象,通过活性污泥释磷吸磷试验以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方法探讨化学除磷剂对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PAOs的活性及种群影响。结果表明,除磷剂的投加对改善最终出水TP浓度有显著效果,投加除磷剂后污水处理厂出水TP为(0.19±0.05)mg/L。但污泥的释磷、吸磷能力降低40%左右,聚磷菌的含量由10.22%降低至5.05%,污泥中化学磷含量增加5%左右。金属盐投加量(Fe/P)与除磷残余磷浓度呈非线性关系。单因素混凝试验结果表明当金属盐投加量(Fe/P)为3.10时,可使污水处理厂出水满足准Ⅳ类水体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罗凡  李浩  徐浩  于翔  李捷 《给水排水》2023,(9):29-34
以环境敏感地区的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水常规指标和磷组分进行取样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座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差异较大,但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进一步对磷组分分析发现,各污水处理厂磷素与进水COD和SS的相关性差异较大,但4座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的磷主要以溶解性正磷酸盐和悬浮态磷为主,总和占比分别超过了93%和88%。在深度除磷试验中发现,采用两次分段投加PAC的除磷效果明显好于单次投加PAC,两段投加的比例为50/50时,除磷效果最优。生产线的PAC投加应关注PAC投加量与进水总磷质量浓度的比值(Mc/M0),常规情况下Mc/M0值在30~40内能够有效的保障出水TP低于0.05 mg/L,如果进水TP较高和波动范围较大时,Mc/M0值也需进一步加大,来保障出水TP低于0.05 mg/L。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碳量严重偏低、碳氮磷比例失调,其同步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为此以SBR法进行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缺氧段硝酸盐负荷决定反硝化吸磷效果,在硝酸盐足量情况下,缺氧除磷率达到99.4%.通过对ORP与pH的在线监测发现,ORP无法作为缺氧吸磷过程的控制参数,pH可以指示缺氧吸磷情况.以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研究发现,15 mg/L以下的亚硝酸盐氮可以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作用,当亚硝酸盐氮浓度达到23.8 mg/L时,反硝化吸磷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厌氧初始pH在6~8变化时,厌氧释磷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加,pH变化只影响厌氧释磷量,不影响释磷速率.缺氧初始pH降到6时,反硝化吸磷效果变差,缺氧段pH偏碱性条件下,反硝化除磷仍能够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5.
聚硫酸铁混凝剂的除磷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萃敏  龙莹洁  王俊岭 《给水排水》2006,32(Z1):205-207
降低原水中的磷含量可以限制管网中的细菌再生长,从而提高给水的生物稳定性,通过对6种常用混凝剂除磷效果的比较和分析,得出聚硫酸铁(PFS)的除磷能力最强.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表明,影响聚硫酸铁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排序为加药量→慢转速→快转速→pH,最佳运行条件为加药量25 mg/L,慢转速80 r/min,快转速700 r/min,pH为7.验证试验表明,在此运行条件下,磷去除率可达82.2%.  相似文献   

6.
改良氧化沟工艺强化脱氮除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氧化沟试验装置处理生活污水。为了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对改良氧化沟的曝气量进行了优化,在氧化沟的前三个廊道设置缺氧区,将其运行方式改变为缺氧—厌氧—缺氧好氧,在提高氮磷去除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运行阶段,二沉池出水COD_(Cr)、TN、NH3 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7 mg/L、8.9 mg/L、0.5 mg/L和0.3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3%、99%和92%,均稳定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多级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在不征地、不增加处理构筑物的情况下,以提高活性污泥浓度为指导思想,对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中试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出水CODCr为33~43mg/L,去除率92%左右;NH3-N为3~5mg/L,去除率90%左右;TP为1~1.7mg/L,去除率72%左右。系统保证了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温度为9~16℃的低温条件下,考察了双污泥回流A2/O工艺系统处理低C/N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低C/N城市污水时,将A2/O工艺改良为双污泥回流系统,通过富集反硝化除磷菌(DPB)和强化缺氧吸磷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当水温为12~16℃,缺氧池DO为0.2~0.4mg/L时,进水TN、NH3—N和TP平均分别为47.44mg/L、37.50mg/L和6.01mg/L时,系统出水TN、NH3—N和TP平均分别为12.81mg/L、2.75mg/L和0.37mg/L,去除率分别为72.99%、92.66%和93.90%,当水温为9~12℃时,系统对TN、NH3—N和TP去除效果下降,不能达到预定的去除目标。系统对COD去除效果良好,进水COD平均为253.59mg/L,出水为26.85mg/L,平均去除率为89.41%。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除磷脱氮BCFS(R)工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UCT的BCFS 工艺突出反硝化除磷在系统中的作用;考虑了两种可能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情况,充分利用磷细菌对磷酸盐的亲和性,将生物摄磷与富磷上清液(来自厌氧释放)离线化学沉淀有机结合;使系统在稳定的SVI(<120 mL/g)下能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总磷≤0.2 mg/L;总氮≤5 mg/L).该工艺具有处理过程中COD和O2消耗量较少、剩余污泥量低等特点,这使其在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介绍了BCFS 工艺独特的同心圆反应池结构、在线过程控制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再生水厂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总磷(TP)有去除的现象,通过试验研究了在实际工程运行条件下反硝化生物滤池的除磷效能、除磷原理以及进水磷浓度对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滤池对溶解性总磷(SP)的去除主要由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完成,在进水SP浓度为0.1~0.5 mg/L时,其去除量与进水浓度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磷渣掺和料对水泥水化热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磷渣对混凝土水化热和绝热温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磷渣对水化热的影响机理。认为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中采用磷渣掺和料是减少水化热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提出了推广磷渣掺和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掺磷渣粉全级配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掺磷渣粉全级配混凝土的力学、变形及抗渗性能,并与湿筛混凝土进行对比,期望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结论表明:全级配与湿筛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差别不大,全级配混凝土的轴拉强度约为湿筛试件的60%~73%;全级配混凝土的轴拉强度小于劈拉强度。全级配混凝土的抗压弹模比湿筛小试件高,大骨料的存在对泊松比影响不大,受影响最大的是极限拉伸性能。全级配及湿筛混凝土试件的28 d抗渗等级都达到W10,但前者更能真实地反映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渗性。  相似文献   

13.
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应用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典型的A2/C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和DE氧化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总结各自的结构及工艺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最后指出,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氧化沟中微生物活性是氧化沟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后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氧化沟设备性能和监控技术,减少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4.
Excess reactive phosphorus (PO4) in waterways can lead to eutrophication. A low-cost approach to reducing PO4 levels in surface water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alum-based water treatment residual (Al-WTR) or Al-WTR augmented with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PAC-WTR). Batch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continuous flow colum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specific adsorption capacities under various concentration and flow conditions. Both Al-WTR and PAC-WTR exhibited the ability to adsorb PO4. The overall, cumulative sorbed amount after a 28-d desorption step for Al-WTR was 33.93 mg/kg,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PAC-WTR value of 24.95 mg/kg (p < 0.05). The continuous flow column experiments showed a theoretical PO4 uptake of 9.00 mg/g for Al-WTR and 7.14 mg/g for PAC-WTR over 720 h. When surface water was used, the Al-WTR and PAC-WTR columns removed 67.4% and 62.1% of the PO4,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WTR was more effective for in-field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5.
淡水盐碱化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一个新兴环境问题,其中城镇内人工景观水体表现尤为突出。高盐景观水体盐度大,导致植物不易生长,藻类逐渐成为优势种群,影响观感。通过絮凝法同时除磷、除藻,使景观水体恢复藻类爆发前的状态。研究11种絮凝药剂对TP、Chla(叶绿素a)的去除效率,其中PAC除磷效果很好,CPAM可以有效除藻。经过浓度梯度优选实验,优选出PAC和CPAM的最优投加浓度,并进行复配试验。复配结果为当PAC投加浓度10mg/L、CPAM投加浓度3mg/L时组合除磷、除藻效果最佳,TP平均去除率为92.52%,Chla平均去除率为98.3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地下水铁、锰含量过高的问题,在众多研究方法中,吸附法由于具有容量大、耗能少、污染小、去除快和可循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除铁除锰中。重点介绍了锰砂、沸石、火山岩、生物质、活性炭和硅碳素等吸附剂的吸附原理与吸附效果,阐述了一部分吸附剂的改性效果与影响因素。指出了各种吸附剂未来的改进方法和研究方向锰砂可以通过改性来弱化pH值等影响因素对它的吸附影响,沸石和火山岩的研究重心可继续放在改性上,重点研究污染区域的生物质的吸附效果,研究硅碳素与其他吸附剂联合吸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氧对厌氧氨氧化菌有毒,但在颗粒污泥和生物膜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对氧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并且聚磷菌能消耗影响氧氨氧化菌生长的氧。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无需有机物的参与,聚磷菌释磷需要吸收有机物,少量有机物的加入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亚硝酸盐是厌氧氨氧化菌氧化氨的电子受体,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对反硝化聚磷有抑制作用,但合适浓度的亚硝酸盐(该浓度可以通过驯化来提高)可以作为反硝化聚磷菌吸磷的电子受体。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有硝酸盐生成,反硝化聚磷菌能利用这部分硝酸盐。另外,两类菌都适宜于中温略偏碱性的环境。因此,通过创造同时对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聚磷菌有利的微生态环境,发挥两者在脱氮除磷方面的协同耦合作用,达到高度脱氮除磷,是极有前景的废水厌氧(缺氧)处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将传统SBR的曝气和沉淀过程在时间上进行分段,在不同段数厌氧/好氧/缺氧状态下的交替运行条件下,考察了分段式SBR工艺的运行情况并与传统SBR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传统SBR、二段式和三段式SBR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三段式SBR对COD、NH3-N、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33%、96.63%、99.76%.二段式SBR对COD、NH3-N、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6.98%、93.45%、98.63%,传统SBR对COD、NH3-N、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87%、88.47%、98.15%,由此可见分段式SBR较传统SBR对有机物、NH3-N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人工湿地对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探讨了不同湿地植物和不同水流方式的人工湿地对农业面源污染中氮素的去除效果。文章从氮素的去除机理出发,通过植物和水流方式两个方面对氮素的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湿地植物对氮素净化效果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湿地植物的生物量越大、根系越发达净化效果越好;湿地系统脱氮过程中,大部分氮是由微生物作用去除的,而复合式湿地及根系发达的湿地植物对微生物作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