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MT)是利用空间中分布广泛,频率范围很宽(10^-4~10^4Hz)的天然交变电磁场进行测量的一种频率域电磁测深法。其所直接测量的天然大地电磁场具有结构复杂性,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多变性,所以研究大地电磁场的成因,组成及变化对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在武汉近郊采集的MT数据来分析研究日食效应对大地电磁场的影响,其特征表现为:①大地电磁场振幅极小值出现在食甚前约2h。②日食期间大地电磁场振幅与变化幅度都会减弱。③日食活动主要影响4~0.1Hz范围内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   

2.
电磁水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磁场和电场两方面对电磁水处理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常用的磁处理法、电子处理法和高频电磁场法等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概述了电磁水处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建立的煤表面电磁改性实验系统对焦作朱村矿无烟煤的电磁表面改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对甲烷等矿井常见气体的吸附能力明显减弱,主要表现为Langmuir吸附常数b值的降低,是一种典型的表面改性现象.开展了改性前后煤表面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煤表面电磁改性具有时间效应,电磁场不能永久地改变煤的内部基团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垢的形成机理以及高频交变电磁场对加热过程中水中结垢晶体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电磁抗垢装置.首先,采用仿真软件模拟高频电磁场方波信号发生电路,对主要参数进行调整;然后,根据电磁场分布理论分析,计算了螺旋管式绕制线圈的电磁场能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系统共振频率设计出共振螺旋线圈实物,并根据电路实测信号进行微调;最后,对整个装置施加激励源,观察加热水体在施加高频交变磁场前后的结垢程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设计两种不同的螺旋管式绕制线圈,验证了对电磁场能量分布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在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水输送装置机理,对高频电磁场方波信号的参数进行固化,得到合适的方波幅值和频率,实现该装置的最优抗水垢状态.  相似文献   

5.
对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岩电磁改性特征及在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岩吸附CO_2仍旧符合Langmiur方程;温度对煤岩电磁改性过程中的吸附量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电法勘探也叫电阻率勘探法,其主要参照依据是电阻率值的大小.含水地层及构造的电阻率值较不含水地层电阻率明显变小,尤其是对低阻反映灵敏、勘探深度大等优点,分析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地下水探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飞速的发展,在数据反演、时间序列分析、岩石物理的应用和基础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数据采集也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但数据采集中的一些基础问题,如接地电阻对MT数据采集的影响问题等还有待深入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和野外实测试验分析接地电阻对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的影响。理论计算表明:当接地电阻小于30kΩ时,对石油大地电磁测深法的频率范围(320~0.001Hz)的电场测量的精度误差为1.61%;野外对比试验在接地电阻达到15kΩ,和小于1kΩ的电阻对比,接地电阻引起的视电阻率和相位的平均均方误差测量误差仅为4.45%。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表明:在接地电阻不大于30kΩ时,现有MT数据采集系统能采到理想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对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岩电磁改性特征及在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岩吸附CO2仍旧符合Langmiur方程;温度对煤岩电磁改性过程中的吸附量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瞬变电磁法探查综放工作面顶板水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机械化综采设备在煤炭开采中的普及,对煤层顶板管理要求愈来愈高,其中煤层顶板水害体的发育将影响综采设备充分发挥效能,甚至会威胁工作面安全回采.提前查明煤层顶板水害体发育位置,为在井下布置探放水钻孔提供依据,是目前矿井地球物理勘探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地面瞬变电磁法理论及应用技术,根据井下实际应用环境,研究出采用非接触式、多匝数的正方形重叠回线(边长2m左右)装置探测工作面顶板水害体发育位置.依据瞬变电磁场”烟圈效应”理论和物理模拟相似准则,推导出全空间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数学模型,并对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综放工作面顶板水害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查明综放工作面顶板水害体发育位置,通过井下疏放水钻孔和工作面回采资料验证,该方法探测综放工作面顶板水害体发育的空间位置不仅行之有效,而且明显优越于其它矿井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异常是地下水电磁法探测的物理基础,其异常特点为浅层空间连续性差,多呈非线性状态分布。电磁法探测地下水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可以连续测量,成本低廉。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比较成熟的地下水探测技术;地质雷达和空间遥感雷达如果在振幅、频率信息利用和遥感定量多约束反演研究上有理论突破,将大大提高地下水探测的分辨率。近年来地下水电磁法勘探从模型到技术,再到反演,均呈现明显的"联合"、"移植"和"借鉴"的趋势。地下水研究的电磁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定性化多定量化少、一维近似多高维模型少、传统手段沿用多现代技术应用少、单一方法研究多综合影响考虑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面电磁观测的现状与不足,以及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迫切需求,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因此,可以开展"一个观测"、"两个研究"及"两个系统"方面的工作,即:"电磁扰动综合分析与观测"、"地磁内、外源场分离及其电流体系研究"、"地震电磁效应产生和传播的机理研究"、"天然源和人工源综合观测分析系统"、"天地一体化电磁立体观测分析系统"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国内外油田、矿山、水利等领域应用广泛,微地震监测的关键是获取井底微地震事件数据,包括数据采集、震源成像和精确反演等.分析比较国内外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存储式微地震监测仪的研制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某矿区外围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快速增长,物探工作方法已经在矿产勘察各个方面起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磁法、瞬变电磁法和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区勘探中的综合应用。结合当地的物性资料研究了该铜矿与其它矿种的区分,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布置了20条测线进行高精度磁测扫面,对全区圈定大致磁异常范围,用直流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瞬变电磁法对磁测中的重点异常范围做详查,了解其分布范围、产状及埋深,并结合区内地质矿产特性以及岩石物理性质确定异常性质,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域高密度地震映像勘查方法,论述了该方法中震源技术、GPS定位及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资料处理技术不同于常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对造船厂的海上地震勘察,并结合地质钻孔资料对地震映像时间剖面进行了综合处理、分析和解释,作出了地震波探测解释剖面图、覆盖层厚度分布等值线图和基岩埋深等值线图,查明了该区水下地形的起伏和变化情况,覆盖层的分层、深度和分布情况以及基岩面的埋深、起伏与构造情况,为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叶冶  孙容书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26(3):171-173,177
基于大跨度的空间结构,在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考虑多点多维激励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特点,分析了大跨度空间结构在地震作用时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几何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特征只有通过时域分析才能得以考虑和处理,而在时域分析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模拟地震动场。采用谐波合成法(WAWS法)对随机地震动场进行了模拟。由于在算法中引入了快速傅立叶变换,使得计算时间和计算精度明显提高,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地模拟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聚丙烯在磁场作用下的熔融结晶过程.结果表明: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易受外磁场的作用而产生诱导偶极,结晶时与未经磁场作用的分子链有不同的构象.静磁场使聚合物球晶沿磁场方向被拉长,趋于定向结晶。同时在外磁场的“牵引”下,结晶区前沿形成“须状”附加结晶区,磁化作用使辐射状片晶由扭曲生长变为伸直生长,静磁场对聚合物形核有抑制作用,使其形核率降低而球晶尺寸增大,交变磁场对球晶形貌无显著影响,辐射状片晶由扭曲生长变为伸直生长,交变磁场对聚合物的结晶过程有电磁搅拌作用,使形核率增高而球晶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17.
电力变压器铁芯温度场分布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顺序耦合法,分析了变压器的电磁场分布,并将电磁场分析结果作为热生成率载荷,得到干式电力变压器铁芯的内部温度场分布.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变压器的设计成本,也可以对已运行的设备进行电磁场和热场分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用新型模式匹配法计算地球物理中的电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一种新型的数值模式匹配(NMM)理论快速完成了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数值模拟。在解析部分, 应用电磁场在层界面的连续性条件,对传统上所用的广义反射阵和透射阵理论进行了改进,推导出了上行波和下行波的递推关系,首次提出了界面转换阵的概念。这一方法避免了原NMM中复杂的求逆运算,思路简单,其物理意义也更明确。而且根据互易定理,用B-A-M电极系比A-M-N电极系计算速度提高了近一倍。用此方法对均匀介质、两层介质、三层介质进行了实验,并将其结果与解析法、原NMM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这一思想对于三维模式匹配理论和计算成层介质中其他电探测方法的响应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