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3 大幅提高煤比的限制条件 1998年宝钢高炉煤比大幅提高,并在其中一座高炉上实现长期喷煤200 kg/t的稳定操作,1999年宝钢三座高炉全部推广,使全厂平均煤比达到了207 kg/t。将煤比提高200 kg/t以上水平的想法并不是1998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为提高喷煤比,包钢、鞍钢分别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但均未达到预期目标。鞍钢在试验期间煤比达到200 kg/t时,炉况顺行变差,且煤粉对焦炭的置换比明显降低,与喷煤比150 kg/t时相比炉况差得多。国家没有在宝钢组织过试验,但宝钢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将煤比逐步提高到200 kg/t以上,并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且煤粉置换比没有降低(表11)。为什么包钢、鞍钢组织攻关都  相似文献   

2.
张寿荣 《炼铁》2012,(1):1-6
20世纪最后10年内,中国钢铁工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其增速更加惊人。2000年钢产量1.2848亿t(铁产量1.3049亿t),2008年钢产量增加到5.0031亿t(铁产量4.6928亿t),这意味着8年内年钢产量增加了2.89倍。尽管2008年发生了世界金融危机,但中国政府及时采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中国钢铁工业保持了增长趋势,2010年钢产量6.2665亿t(铁产量5.9001亿t)。通过分析中国炼铁领域在过去10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认为中国炼铁工业将面临资源紧缺、结构不合理、能耗过高及环境负担重的挑战,中国炼铁工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我们如何处理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钢铁工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世界钢产量从1900年2850万t增长至2000年8.43亿t。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个快速增长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长是钢铁生产的拉动力,技术进步是钢铁工业发展的推动力。预计21世纪世界钢产量将达到20亿t/年,铁产量可能超过13亿t/年。基于国内市场需求,中国钢铁工业产量保持在4~4.5亿t/年,2015年后铁的年产量有可能下降。中国炼铁将面临资源短缺、炼铁高炉结构不合理、能源过度消费和环境压力的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必须是以国内需求为导向型的。中国炼铁工业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自1959年提出“以原料为基础,以风为纲,提高冶炼强度与降低焦比并举”的高炉技术方针以来的变化,指出21世纪钢铁工业面临的两大课题是提高总体竞争能力并实现与地球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以调整和优化高炉结构,从具体条件出发贯彻精料方针,开发强化冶炼技术,使高炉实现清洁化生产并走出绿色制造化,用高新技术提升钢铁工业并走向先进制造技术化作为高炉炼铁迎接21世纪挑战的对策,提出高炉炼铁技术进步的奋斗目标是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如何评价高炉冶炼强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2.2 国内钢铁工业形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步入快速增长期,由图3可见,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之快,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头20年中国炼铁工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寿荣  银汉 《炼铁》2007,26(1):1-6
对21世纪头20年中国炼铁工业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中国的生铁产量尽管在2005年已经达到了33040万t,但是中国炼铁工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诸如:高炉的结构有待合理调整;能源消耗太高;炼铁工业的排放量和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铁矿资源和能源短缺将成制约中国炼铁工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炼铁工业必须面向国内市场,优先解决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炼铁工业在21世纪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中国在21世纪的头20年如何应对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21世纪的中国高炉炼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寿荣 《钢铁》2008,43(11):1-0
 进入21世纪,中国钢铁工业规模发展空前,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规模快速扩张中出现许多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在许多方面需要改进。虽然在某些方面,中国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仍属于粗放型,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提出了迎接挑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寿荣  银汉 《炼铁》1998,17(6):3-8
在20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炼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产铁大国。为促使我国成为世界炼铁强国,增强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条件出发,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炼铁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炼铁系统节能--我国钢铁工业21世纪技术进步的重点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张寿荣 《钢铁》2005,40(5):1-4
21世纪我国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需要强大钢铁工业的支撑。资源和能源短缺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炼铁系统能耗在钢铁生产能耗中占有较大比例,必须以炼铁能耗降低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系统节能的重点。提出了未来15年炼铁系统的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浅谈21世纪初中国氧化铝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氧化铝工业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铝工业受到的冲击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21世纪初我国氧化铝工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我国海绵钛工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前言钛的密度为 4.5 1g/cm3,是一种银灰色轻有色金属。钛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 0 .4% ,仅次于铁、铝、镁 ,在金属中居于第四位。钛在 2 0世纪 4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 ,其优异性能被不断发掘 ,应用范围不断开展 ,已被诸多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 2 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结构金属。我国是世界上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也是较早生产海绵钛的几个国家之一 ,但我国的海绵钛生产能力仅占世界现有能力的 2 %~ 3 % ,在世界海绵钛工业中地位无足轻重。鉴于钛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重要作用 ,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寻求加速发展我国钛工…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钢铁产品市场竞争的态势,分析了21世纪钢铁工业所面临的挑战,简述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现状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寿荣 《钢铁》2004,39(9):7-13
对解放后我国炼铁技术的发展进行回顾,对成就、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炼铁工艺流程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钢铁仍将是21世纪中国结构材料的支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忠侠  顾海澄 《钢铁》2001,36(7):68-73
从矿产资源、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环境协调性、加工及使用性能、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钢铁与其他结构材料如有色金属、塑料、陶瓷及复合材料相比的优势,指出钢铁仍将是中国21世纪结构材料的支柱。  相似文献   

15.
张寿荣 《炼铁》2001,20(3):1-6
1 武钢高炉炼铁历史回顾 武钢自1958年投产以来,至今已有42年,生铁生产能力由最初的147万t/a增加到2000年的640万t/a左右;高炉炼铁系统的技术装备由50年代初的较落后水平发展到目前主体工艺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作为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欧洲炼铁代表团成员于 1 999年 9月 2 2日~ 9月 30日访问了德国钢铁协会和四大钢铁企业 ,并就炼铁技术与外国同行进行了交流 ,现将德国炼铁工业的现状作一介绍 ,其中的不少经验对我国炼铁工业值得借鉴。1 概述1 998年德国产粗钢 440 0万 t,生铁产量 30 0 0万 t。钢铁生产的最高水平是在 1 974年 ,产钢 532 0万 t,铁 42 80万 t。1 998年转炉钢与电炉钢之比为 72 .5%∶ 2 7.5%。在德国铁水是炼优质钢的主要原料 ,炼钢平均铁水单耗 650 kg/t粗钢。2  1 998年高炉生产状况2 .1 生产高炉状况1 998年德国有 1 8座高炉…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2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自1996年以来成为世界上最大钢铁生产国,但是中国钢铁生产仍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与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相比,中国钢铁工业的竞争能力并不太强,中国钢铁工业必须进行调整。本文叙述了21世纪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宝钢炼铁节能降耗的生产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传斌 《冶金能源》2002,21(3):15-19
投产以来,宝钢股份炼铁厂在注重单体设备节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余能余热回收装置的作用,大力推进系统节能,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开发节能新技术,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寿荣  银汉 《炼铁》1995,14(2):9-12
80年代以来,我国炼铁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已成为第一产铁大国。实践表明,十几年来执行的以现有钢铁企业现代化改造为重点的政策是正确的。在90年代,我国炼铁工业必须把扩大喷煤量和降低能耗做为基本技术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