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泳池循环水臭氧消毒和氯消毒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氯消毒和氧消毒机理的分析比较,说明其在泳池水处理中应用的各自特点,通过在应用中几个问题的分析,提出最佳的游泳池水消毒方式是臭氧消毒和氯消毒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的消毒副产物控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天津市某水厂进行了新型安全氯化消毒工艺——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的中试,结果表明,进水相同时安全氯化消毒工艺比传统的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接触池进水水质越差,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在控制消毒副产物方面就越有优势。试验中还获得了含较高浓度溴离子原水的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相似文献   

3.
试论水的氯消毒及副产物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氯消毒方法和其它消毒方法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副产物控制问题及避免方法。  相似文献   

4.
氯氨消毒     
氯氨消毒是给水消毒中的一种消毒方法。在三十年代的给水处理中曾相当盛行,但在四十年代,由于“折点”的发现,以及剩余游离氯的杀菌效果较之氯胺大好几倍,因而失去了优势。在废水处理中氯胺对控制细菌和病毒几乎与游离氯同样有效。但是在饮水领域中人们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试试验,对比研究利用氯化和氯胺消毒对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次氯酸钠投加量的增加,氯胺消毒和氯化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氯胺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明显比氯化消毒低,可降低76.58%;受限于前体物,氯化消毒产生的三氯乙醛随次氯酸钠投加量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氯胺消毒则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氯胺消毒产生的三氯乙醛明显低于氯化消毒,可降低83.41%。  相似文献   

6.
研究开发了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顺序消毒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工艺对指示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优于游离氯消毒,游离氯和氯胺存在协同消毒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与游离氯相同.相同原水条件下,顺序氯化消毒工艺比游离氯消毒工艺产生的三卤甲烷浓度减少了35.8%~77.0%;卤乙酸减少了36.6%~54.8%.消毒进水水质越差,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在消毒副产物控制方面就越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氯胺消毒的给水管网中发生硝化作用造成末梢水总余氯不达标等水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根据实验室烧杯试验结果,提出了对给水管网进行纯氯气消毒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定期对氯胺消毒的给水管网进行纯氯消毒,能有效提升管网末梢水水质,同时减少了净水生产消毒药剂的消耗。据统计,在控制出厂水总余氯保持1.0~1.2 mg/L的条件下,定期对给水管网实施纯氯消毒,可使管网末梢水总余氯平均值由0.06 mg/L提升至0.42 mg/L,另一方面生产氯耗下降约4%,生产氨耗下降约12%。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临江水厂紫外/氯胺组合消毒供水系统,研究了紫外关闭前后,紫外/氯胺组合消毒和单氯胺消毒对供水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氯胺组合消毒对出厂水微生物的消毒效率比氯胺消毒更高。目前工艺条件下,组合消毒可做到对可培养细菌的100%灭活,单氯胺消毒只能达到97.71%~99.98%。单氯胺消毒下,管网异养菌平板计数均值相对紫外/氯胺组合消毒增加128.78%,二次供水异养菌平板计数均值相对增加8.94%,紫外/氯胺组合消毒相对单氯胺消毒可改善管网微生物生长水平,但不能改变管网微生物生长变化规律。二次供水的微生物水平仍明显高于供水管网。二次供水模式中,直供水模式的水质相对最好,水池+水箱供水模式的水质相对最差。相同供水模式下,组合消毒比单氯胺消毒对二次供水微生物的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张格维  魏琪 《供水技术》2015,9(2):17-19,31
通过模拟水厂消毒工艺,比较了氯气与氯胺两种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生产量。结果表明,氯胺消毒能有效灭活水中的细菌和致病微生物,氯胺消毒较氯气产生THMs等致癌致突变的化合物明显降低;氯胺的稳定性好,在管网水中持续时间长,可以有效控制管网中的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物膜的形成,杀菌持久性强,可以更好地满足管网余氯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与氯消毒相比,氯胺消毒能有效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昆山市在水厂清水池加氯消毒后,将氯胺用作维持管网水质的辅助消毒剂,使管网水质监测点的消毒剂余量和细菌总数合格率从92.8%上升到99.5%,管网消毒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与氯消毒相比,采用氯胺辅助消毒可降低饮用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含量达48%,因而在保证清水池和出厂水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清水池的投氯量,以使氯消毒副产物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通过对三卤甲烷、氯苯和卤乙酸等氯化消毒副产物含量的测定分析,证实氯胺消毒可大幅降低饮用水中的有机卤化物含量,这与对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测定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王俊良 《工程质量》2010,28(4):68-70
研究配水管网中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余氯的衰减规律,分析铸铁管、钢管和PVC管中不同消毒剂投加量下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管材中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衰减速率不同,联合消毒衰减速率低于单独采用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  相似文献   

12.
消毒是保证污水再生利用水质安全的必要措施,氯消毒是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在氯消毒过程中,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与氯反应会生成有毒有害的有机氯胺。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有机氯胺的研究,而国内对有机氯胺的关注较少。有机氯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自然水体中长时间稳定存在,部分有机氯胺在脱氯时不易被亚硫酸钠脱除。有机氯胺一般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而且一些有机氯胺也是致癌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质,对水中的生物以及人体健康会产生毒害作用。消毒过程中有机氯胺的生成不仅会降低消毒效果,而且也会影响水体中余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次氯酸钠消毒在水厂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氯酸钠液替代氯瓶在水厂中应用,从源头上消除了氯瓶使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上海迎世博安全保障技术措施之一。气/气喷射器设计引进,突破了次氯酸钠应用中遇到技术瓶颈,从技术设备上确保了次氯酸钠和氨投加的氯氨消毒工艺。  相似文献   

14.
国内水厂多采用便携式仪器检测出水的游离氯及二氧化氯含量,在实际检测中,常常出现液氯消毒出水中检出二氧化氯,液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出水的二氧化氯含量大于二氧化氯投量、游离氯含量偏高等问题。为此,基于GB/T 5750.11—2006中游离氯及二氧化氯的显色原理,分析了M水厂液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生产试验中消毒剂余量数据异常的原因。通过现场试验发现,国标中用硫代乙酰胺消除背景干扰是不合理的,分析了水样背景显色物质的来源、优化了游离氯的测定方法。对于液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在缺少国标规定的条件下,给出了现场测定游离氯及二氧化氯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铸铁管、钢管和PVC管中不同消毒剂投加量下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时二者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管材中二氧化氯和氯联合消毒时二者的衰减速率各不相同,且联合消毒时二氧化氯的衰减速率低于单独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的.  相似文献   

16.
给水处理厂氯消毒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模拟给水处理厂氯消毒过程的八类余氯模型和三类消毒副产物模型,分别介绍其建模方法、基本方程、主要参数等。近30年来,氯消毒模型在建模方法、计算需求、反应级数、反应组分等方面的复杂性明显上升。今后我国应加强氯消毒技术的基础研究,建立实用的氯消毒模型,同时开展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重点介绍了紫外线和氯顺序消毒以及氯和氯胺顺序消毒对供水管腐蚀的影响,这对减少管网腐蚀,延长管网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还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紫外消毒逐渐在给水厂得到应用,紫外/氯联合消毒有效保障了供水水质的微生物安全性。为了考察单独氯消毒与紫外/氯联合消毒的灭菌效果,设计了一套低压紫外消毒系统,并置于水厂炭池出水后。同时,为了更全面评估不同类型紫外灯的消毒效果,对水厂的中压紫外消毒系统一并进行考察,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种消毒方式的灭菌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独氯消毒时,微生物量随停留时间的增长速率仅与加入的消毒剂浓度有关;采用低压紫外/氯消毒工艺时,随着氯消毒剂投量的增加,水中的微生物衰减速率提高。将两种不同方式的余氯衰减情况与除菌效果结合来看,紫外/氯消毒方式可在仅有少量余氯存在的情况下,就能充分保证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因此,当采用低压紫外/氯消毒工艺时,可适当降低消毒剂的投加量。另外,中压紫外/氯消毒方式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在加入浓度相对较高的氯消毒剂时要明显优于低压紫外/氯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建筑小区的供水管道存在的生物作用等二次污染问题,研究了冲击氯消毒技术对DOC降解和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以及对副产物溴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氯消毒可有效控制DOC降解和硝化作用,生物降解作用明显减弱,可显著降低微生物超标的风险和威胁。停止冲击氯消毒后DOC降解和硝化作用逐步恢复,在冲击氯消毒后的第52~80天,DOC降解和硝化作用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冲击氯消毒。冲击消毒后,Br O-3浓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在冲击氯消毒第80天后,供水管道的生物作用限制了Br O-3的生成,因此在进行冲击氯消毒时,应考虑供水管道中相关消毒副产物的变化趋势以及可能造成的化学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再生水紫外-氯组合消毒与单一氯消毒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准平行光束仪对再生水进行了紫外灭活大肠杆茵试验,并考察了紫外-氯组合消毒与单一氯消毒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与单一氯消毒相比,紫外-氯组合消毒可有效降低氯的投加量.在组合消毒试验条件下,大肠杆菌完全灭活,紫外剂量从3mJ/cm2提高到5mJ/cm2,加氯量可降低1mg/L;灭活率相同条件下,紫外剂量与加氯量的关系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