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模型化合物在煤液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应用模型化合物研究煤液化过程的概况。研究内容包括:全煤结构模型化合物的研究,煤液化时桥键裂解过程的作用,氢转移及煤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利用模型化合物考查煤液化中缩聚反应的研究等。并指出利用模型化合物研究煤液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煤直接液化油中硫氮化合物的形态和性质,采用石油研究中的先进分析手段GC-PFPD和GC-NCD,对煤直接液化低分油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详细的硫氮化合物组成含量。结果发现:煤直接液化低分油中含有大量的杂环化合物,S主要以苯并噻吩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存在,N主要以五元环化合物形式存在。在高压釜中进行了催化剂添加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加氢实验,对总硫总氮的加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得到了高压釜煤液化油加氢脱硫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通过模型计算的S含量与反应实测的S含量相对误差仅为7.8%;对实验得到的震荡式高压釜中煤液化油加氢脱氮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发现相对误差也仅为0.97%。  相似文献   

3.
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点介绍了木质素结构及其液化、煤与木质素共液化工艺及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煤与其它生物质的共液化情况,对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研究发展方向以及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4.
煤与废塑料共液化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和废塑料共液化技术产生的背景、共液化理论及影响液化效果的主要因素,综述了国内外煤与废塑料共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前人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指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氢的有效转移、塑料的传热与结焦;今后的研究重点是煤-废塑料的相互作用、合适催化剂的制备、共液化反应机理等,认为煤与废塑料共液化对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煤直接液化机理,详细介绍了煤直接液化动力学模型及其研究方法,包括单组分分析模型、多组分分析模型及煤液化过程的分段处理研究。通过对煤直接液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的综述,认为近年来煤直接液化动力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是通过分段处理,并根据多组分"集总"反应模型来处理煤直接液化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煤炭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态燃料及软化为高品质化学品的利用方式。石油的供需矛盾使我国对煤炭液化技术的需求更加紧急,且煤液化产物中分离出具有特殊结构的化合物用作高附加值化学品及聚合材料的原料,经济效益可观。本文围绕煤液化技术为出发点,分析了煤炭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重点阐述了煤液化技术和煤液化残渣的性能与利用,指出了煤液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凌开成  申峻 《煤炭转化》1997,20(1):27-31
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应用模型化合物研究煤液化过程的概况。研究内容包括:全煤结构经合物的研究,煤液化时桥键裂解过程的作用,氢转移及煤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利用模型化合物考查煤液化中缩聚反应的研究等。并指出利用模型化合物研究煤液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煤的温和液化及共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述煤的温和液化及煤与有机废弃物共处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煤直接液化的发展方向是温和液化;煤与废塑料的共液化为这类有机废弃物及煤的非燃料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煤与生物质的共热解液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液化将是燃料与化学品重要的转化技术之一。本文从共热解液化机理、共热解液化反应动力学、煤与生物质的协同作用、催化剂、共热解液化工艺、共热解液化产物等方面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液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煤与生物质的快速共热解液化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催化剂的应用和液化产物的精制将对提升液化油的品位和降低成本,对实现共液化油替代现行石化液体油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煤直接液化制油技术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为全面了解煤液化反应机理、动力学、催化剂及工艺的全过程,促进煤直接液化技术基础研究的快速进步和新工艺的开发,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在煤加氢液化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催化剂以及液化工艺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德国IGOR、日本NEDOL和我国的神华煤液化工艺,分析了这些典型煤液化工艺的开发历程和特点;指明了煤直接液化制油技术发展趋势。煤的加氢液化反应是自由基反应机理,是一系列顺序反应和平行反应的综合结果,包含煤的热解、自由基加氢、脱杂原子和缩合反应等,总体上以顺序反应为主。借助同位素示踪、原位实时检测、等离子体技术以及微波快速加热技术等现代分析方法和试验手段,重点研究自由基的产生速率、活性氢产生速率及定量传递机理,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精准阐明煤加氢液化反应机理。各国学者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煤种、催化剂、工艺条件和供氢溶剂等,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从单组分到双组分和多组分,从连续反应、平行反应到复杂的网络反应,从最初的一步反应到后来较为合理的多段反应,模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接近工业应用。根据反应阶段不同进行分段处理的多组分"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将是今后煤加氢液化反应动力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借助先进分析手段及科学的处理方法,建立真正揭示不同条件下煤液化动力学规律的通用型动力学模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借助纳米合成、等离子体等高新技术,调控组分配伍、降低催化剂粒径、优化制备方法是制备高活性催化剂的有效手段。强化系统合理配置和优化集成,重视煤的温和液化和分级转化,优化产品结构,发展直接液化-间接液化耦合技术是煤直接液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煤结构特征与煤反应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冯杰  李文英 《煤炭转化》1996,19(2):1-11
煤大分子结构特征与煤反应性的关系反映了煤最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为煤加氢、热解等涉及这一领域的煤加工过程研究提供直接的依据和改进操作条件的方案。本文就以上各点综述了近年来对煤结构及煤反应性关系研究的几种主要技术方法及各自的成就,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在对比大量样品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煤直接液化油窄馏分样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与冰点降低法分析结果相比,考察了NEDOL法计算煤直接液化油窄馏分样品分子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用NEDOL法计算四种煤直接液化油窄馏分样品的分子量时,47个样品的计算结果与冰点降低法测定结果十分接近,对神华油样品来说,两种方法的平均误差为-1.7;对胜利油样品来说,两种方法的平均误差为-1.3;对内蒙油样品来说,两种方法的平均误差为-3;对黑山油样品来说,两种方法的平均误差为-2.7.NEDOL法可直接用于计算液化油平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13.
Robert A. Durie 《Fuel》1982,61(10):883-888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perties of coals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selection of coal for use as feedstock for coal liquefaction processes. Matters emphasized include the heterogeneous and variable nature of coals, the differences that occur between coals of the same rank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ue to their origin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periods, the influence of petrographic composition and rank in coal liquefaction, the inorganic ash-forming constituents in coal and their impact in coal liquefa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yrolytic decomposition of coals in coal liquefaction.  相似文献   

14.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及对煤炭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和来源、几种煤化学结构模型以及低分子化合物的主要研究方法。温和条件下的溶剂萃取和有机波谱法是研究煤中低分子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低分子化合物游离或镶嵌在煤大分子主体结构中,明显影响煤的成焦性能、加氢液化以及其他加工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振刚 《煤化工》2003,31(3):8-12
介绍了煤炭直接液化工艺过程 ,几种典型煤炭直接液化工艺特点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的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情况以及目前国内煤炭直接液化产业化进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煤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质与气化制氢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简要介绍了煤直接液化残渣的物化性质以及回收利用方法,着重评述了国内外在线残渣气化制氢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残渣气化制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同时介绍了煤的集成液化工艺。该工艺将煤的加氢液工厂和煤的气化工厂联合起来,利用液化残渣作为气化的主要原料来制氢,从而可实现对煤的分级转化,达到降低煤液化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John H. Shinn 《Fuel》1984,63(9):1187-1196
Using detailed chemical analyses of both coal and products from various liquefaction schemes, molecular mode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to show the steps in the conversion process, and the nature of the products. Products from short- and long-contact time dissolution are shown in relation to structures found in the parent coal. Such molecules are highly functional, high molecular weight material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process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tend to associate causing product stability problems. In contrast, products from two-stage liquefaction have greatly reduced molecular weight and functionality, and are consequently more amenable to downstream processing. The accurate and quantitative presentation of models reflects the analytical data on the coal and liquefaction products in terms of elemental distribution, aromaticity, functional group chemistry, and re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简要讨论了原料煤特性对煤直接液化的影响,在煤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等与煤液化关系之间建立良好的对应关系并总结了适合直接液化用煤种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9.
煤液化——绿色的煤炭深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煤液化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煤液化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清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煤液化技术是洁净的煤炭深加工产业技术。  相似文献   

20.
煤的直接加氢液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中国搞煤液化的必要性,介绍了煤液化的方法,重点对目前世界上较先进成熟的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提出了综合利用煤直接和氢液化技术炼油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