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喷泉码是第一种与码率无关的编码方式.LT码是在删除信道下性能优异的稀疏随机线性喷泉码.与传统编码相比,大大降低了编译码的复杂度.通过分析影响LT码性能的预译码集,提出了优化LT码预译码集的方法.主要在编码端改变初始预译码集大小以及修改度为2的生成矩阵,在译码端利用编码冗余情况来破解译码停止集,同时消除短环.大量的数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译码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短码长LT码(码长在103以下)的随机编码方式,需要较高的编码冗余才能保证一定的译码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限制Tanner图连接边随机关系的随机置换展开编码算法,可以实现在较小编码冗余开销下提高短码长LT码的可译码概率。在此基础上,针对短码长LT码的传统BP译码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充分利用BP算法译码失败的停止集剩余信息,设计了采用上述编码算法的短码长LT码的停止集高斯译码算法,可以获得接近最大似然译码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编译码联合算法有效降低了短码长LT码满足10 4译码失败概率时所需的编码冗余开销。  相似文献   

3.
Fountain码的无速率特性使得它可以在信道删除率未知的删除信道下高效传输信息。但是由于传统的Fountain码(主要是LT码和Raptor码)在译码过程中未对差异信息进行处理,丢失了部分可以被译出的信息,从而增加了译码代价。针对传统Fountain码这方面的缺点,提出一种利用消除度数为2的校验单元来处理差异信息的Fountain码译码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验证,采用该方法不但保证了Fountain码的无速率特性,而且提高了信息利用率和译码效率。  相似文献   

4.
Fountain码编译码算法结构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LT码的基础上对Raptor码进行了分析。根据IRA码的结构及其线性时间的编译码特性,提出了Raptor码和IRA码相结合的改进Fountain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既保持了线性的编译码特性又能有效增强信元的恢复能力。利用其它编码技术与Raptor码相结合是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宋时立  刘国超  杨玲  陈霄  文红 《通信技术》2012,45(8):17-18,21
LT码是一类可现实的喷泉码,喷泉码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可以克服深空通信中反馈难以实现,距离远,变时延的困难。依次介绍了在有中继传输的深空通信中适用的分布式LT码编码以及相对普通LT码编译码复杂度更低,系统开销更小的系统LT码。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两信源分布式LT码的编码方法,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其性能,为喷泉码在深空通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类性能优良的编码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LT码在窃听信道中窃听者截获效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LT码编码的防窃听方案.该方案在传统LT编码的基础上,将第一次LT编码得到的部分码字作为第二次LT编码的信源再次进行LT编码,推迟接收者译码开始时间,致使合法接收者先于窃听者译码概率增加,窃听者无法继续接收LT码并对所接收到的LT符号进行译码,进而使其截获效...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PEG算法,该算法增加了编码符号节点的连通性,减小了小的停止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LT码不但具有更低的错误平层,而且在AWGN信道条件下的性能明显优于瑞利块衰落信道.  相似文献   

8.
Luby变换(LT)码作为一种抗干扰编码技术,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可提高次用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编译码是影响LT码抗干扰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LT码联合泊松鲁棒孤子分布-叠层(CPRSD-H)编译码算法。编码过程中,编码器首先采用CPRSD进行编码产生编码分组和编码矩阵,随后通过编码矩阵中度数为1和度数为2对应的列向量携带双层信息:度数为1和度数为2的编码分组和与其相连接的输入分组的连接关系;部分原始数据信息。译码过程中,译码器首先通过第1层存储信息采用置信传播(BP)算法译码完成,随后一些未被成功译出的信息再通过第2层存储信息进行填补。仿真结果表明,将CPRSD-H编译码算法应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能够显著降低LT码的误比特率(BER),提高次用户有效吞吐量以及加快LT码编译码速度。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的融合扩展窗喷泉码(Expanding Window Fountain, EWF)和规则变量节点度LT码(Regularized variable-node Luby Transform, RLT)策略的不等差错保护(UEP)算法,称为EWF-RLT编码算法。首先利用扩展窗口技术给不同重要等级的数据加窗,编码时让较高重要等级数据以更高的概率参与编码;同时,结合规则变量节点度算法,改变传统LT 码编码过程中随机选取邻居节点的编码方式,使较高重要等级的数据具有较大的最小变量节点度,改善错误平层现象。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EWF-RLT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能对较高重要等级数据进行更强的保护,提升网络传输质量;在UEP方案设计中,加入RLT码编码参数,使得该文方案更加灵活与适用。  相似文献   

10.
Raptor码是喷泉码模型中可靠传输的一种最新的码,它包括一个高速率预编码和LT码,是信道领域的一项新发明.其编码的特点是在原始数据分组后,通过Raptor码生成的无穷多个编码分组中搜索这样的原始数据编码分组,通过它们即可实现成功译码.本文主要阐述Raptor码的编译码的基本原理,同时介绍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显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LT码是喷泉码的一种,它是线型无速率码,在删除信道中性能优越。数据传输中有一些数据相对来说可能更重要,在这样的传输模型中,对于关键信息的保护显的尤为重要。基于此目的提出了一种分布式LT码多信源节点信息的保护措施,分级保护LT码是通过改进每个节点的度为1和2的数据包的原始数据包的选择以提高整个码字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引入分布式模型,使得得到的分布式分级保护码字结合了分布式LT码和分级保护LT码的双重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停止集的喷泉编码有限长性能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喷泉编码是一类基于删除信道、面向数据分组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该文分析了停止集的尺度分布对固定码率喷泉编码解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估算低误码条件下喷泉编码有限长性能的方法以及一种低复杂度的停止集尺度分布搜索算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文给出的喷泉码解码性能上下界与实际仿真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3.
LT码(Luby Transform Codes)属于喷泉码的其中一种,它是一类基于图的线性纠删码,其应用的信道环境是删除信道(BEC,Binary Erasure Channel)。这里主要介绍在二元删除信道模型下,LT码的4种度分布设计方法及,分析了短码长和长码长情况下的LT码在不同信道删除概率情况下的性能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删除概率非常大的情况下,只要译码端接收到足够多的包都能以高概率译出原始数据包,只是产生的冗余度大,这里的结果将为系统选择不同参数的LT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LT码是喷泉码的一种,由于深空通信不能实现反馈,距离远,变时延的传输特性,LT码适合用于深空通信中,由于传统的单信源通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通信需求,多信源多中继通信系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介绍了短长度分布式二、四信源的通信模型,以及各自的度分布,并选取了码长较短、删除概率较小这几种情形通过仿真验证了各自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二、四信源分布式LT码比LT码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的喷泉编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小筱  陈云榕 《通信技术》2009,42(8):228-229
喷泉编码是一种新颖的编码技术,核心算法使用简单的同位及线性方程式,编译码只需要很低的处理功能,随着其学术理论的日益完善,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喷泉编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详细地分析了LT码的编译码过程,介绍了两种良好的度分布函数,并对度分布函数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述了喷泉编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喷泉码是一种新颖的基于图的纠删码技术,在工程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针对几种典型分布数字喷泉码的编码方式进行综合比较和规律总结,同时对喷泉码的两类译码方式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仿真数据和图形比较了不同分布编码方式的性能差异和不同译码方式的优缺点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为克服空间光通信(FSO)链路受大气湍流效应的影响,将LT码应用到FSO系统中.多进制LT码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提出一种新型度分布函数来改善多进制LT码的译码性能.计算不同进制LT码的译码失败率,并模拟强湍流信道,对采用不同编码方案的FSO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度分布的LT码能够降低译码失败率,且能有效改善FSO系统在强湍流情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