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W”火焰锅炉燃烧稳定性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厂300MW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在168h试运初期燃用山西长治贫煤,锅炉燃烧稳定。在“磨内掺混”50%无烟煤后,发生了后墙火检强度弱、炉膛负压波动大、飞灰含碳质量分数高等现象。试验分析表明,“磨内掺混”效果差,前墙、后墙燃烧器燃用实际煤质分别对应给煤机入磨煤机煤种。后墙烧无烟煤、前墙烧贫煤,无烟煤粉偏粗,是发生燃烧稳定性差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混煤掺烧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炉膛温度均匀、火检强度高、负压波动小,锅炉效率较“磨内掺混”提高1.65%。  相似文献   

2.
某电厂主要燃用的两种无烟煤工业分析指标基本接近,但其燃烧特性和可磨性差异较大.为优化混煤掺烧方式,提高燃烧经济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炉前掺混、炉内混烧"和"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对比燃烧试验.试验均在300 MW负荷下进行,2种无烟煤按1:1掺配.通过试验发现:"分磨制粉、炉内掺烧"方式较"炉前掺混、炉内混烧"方式飞灰可燃物和炉渣可燃物有不同程度降低;"分磨制粉"时不同的磨煤机给煤方式燃烧效率以及炉膛温度分布有较大差别.通过试验,验证了煤质特性差异较大的无烟煤通过"分磨制粉"可提高锅炉效率、改善炉膛温度分布,试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混煤掺烧方式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某电厂大量燃用无烟煤时灰渣可燃物偏高、锅炉效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典型适炉贫煤与典型无烟煤不同混煤掺烧方式的优化对比试验,试验均在满负荷下进行。选定一套制粉系统单独磨制无烟煤,严格控制细度,利用输粉库叉管向2个粉仓同时输粉,进行"分磨制粉、仓内掺混、炉内混烧"的锅炉效率及制粉出力测试。按照同样的入炉煤量比例在进入磨煤机前将无烟煤和贫煤预先混合,进行"炉前掺混、炉内混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在大量燃用无烟煤时,"分磨制粉"方式较传统的"炉前掺混"方式燃烧效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4.
针对火电厂煤质波动大、难燃烬无烟煤比例大的现状,探讨了“W”火焰锅炉直吹式双进双出磨煤机制粉系统混煤的掺烧方式,进行了“磨内掺混,炉内混烧”和“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对比试验,在负荷不高时,“磨内掺混,炉内混烧”和“分磨磨制、炉内掺烧”两种掺烧方式经济性相差不大,但在高负荷下“分磨磨制、炉内掺烧”方式优势明显,锅炉效率提高了1.79%。  相似文献   

5.
在直吹式制粉系统W火焰锅炉上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不同煤种采用"磨内掺混、炉内混烧"的方式难以掺混均匀,难燃尽煤种细度难控制,燃烧稳定性、经济性差;"分磨制粉、炉内掺烧"的方式煤粉细度可控,不同煤种燃烧器可均匀投运,并可采取不同的配风和燃烧控制方式,炉膛温度均匀,燃烧稳定,锅炉热效率比"磨内掺混、炉内混烧"提高1.65%。  相似文献   

6.
在某电厂W型火焰锅炉上研究贫煤、烟煤和无烟煤混煤的着火特性。在燃烧器附近进行煤粉气流温度测量,分析了掺烧烟煤前后燃烧器轴向煤粉气流温度的变化,分析了贫煤和无烟煤不同比例时燃烧器轴向煤粉气流温度的变化,比较了侧墙燃烧器和炉膛中部燃烧器轴向煤粉气流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混煤的煤粉气流分两次进行燃烧。首先燃烧的是易着火的烟煤,当烟煤逐渐燃尽后煤粉气流温度有所降低,随后着火温度高的无烟煤才开始燃烧,煤粉气流温度再次上升。当无烟煤和贫煤混煤掺烧时,随着无烟煤比例的提高,煤粉气流温度降低,着火距离逐渐延长。炉膛壁温和漏风降低了煤粉气流的温度,使得煤粉燃烧需要更多的热量,使得靠近侧墙的燃烧器着火推迟。  相似文献   

7.
电厂锅炉混煤掺烧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受电煤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国内燃煤发电机组普遍燃用非设计煤种的混煤.在进行混煤掺烧技术研究与实验室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炉前掺配,炉内混烧"方式的优势与不足,创造性地提出适用于不同燃烧系统的"分磨制粉"掺配方式,明确了根据掺混煤种的可磨性、燃烧特性、输配煤设备、锅炉燃烧系统等选取最优混煤掺烧方式的组合式方法,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丰富混煤掺烧技术,提供了中储式制粉系统煤粉仓内混配和炉内混烧2种可选方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典型贫煤与无烟煤混煤配比优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燃烧性质的燃煤在掺混后,其掺混比例对于最终混煤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等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典型的贫煤和无烟煤进行了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灰成分分析、可磨性指数测试和磨损指数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获得了不同掺混比例混煤的燃烧特性曲线。随着无烟煤掺混比的增加,混煤的燃烧特性和可磨性及磨损特性单向恶化。考虑到煤价因素,贫煤和无烟煤存在一个最佳掺混比。提供了典型贫煤和无烟煤在不同掺配目的下的掺配比例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W”火焰锅炉燃烧系统的设计特点,该锅炉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炉膛负压波动大、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对该炉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锅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偏低、燃烧调整不平衡、燃煤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过大以及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过大是造成炉膛负压波动大的关键问题。通过优化调整燃烧、加强燃用煤质管理、减小各煤粉管道风煤比偏差、增加炉膛卫燃带的敷设面积、加大磨煤机出力裕度,保证满负荷运行中合理的煤粉细度等措施,基本消除了炉膛负压波动大的问题,同时还降低了锅炉飞灰可燃物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燃用褐煤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的干燥出力,必须增加磨煤机一次风量。运用Tascflow软件分析燃用高水分褐煤的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在一次风率升高的情况下,炉内切圆相对直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一次风率由25%提高到45%时,炉膛内切圆相对直径由0.5逐渐增大到0.75,可能导致炉墙结焦。为此,在增大一次风率的同时,将一次风速由18 m/s升至30m/s以上,甚至达到35m/s,在满足燃用高水分褐煤四角切圆燃烧锅炉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的同时,减小切圆相对直径,使炉膛内具有良好的燃烧动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